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写书人太多出书太难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2 15:51: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strong>德国写书人太多出书太难</strong> </p><p align="center"><img alt="光每年出版的书就没有人能读得过来" src="http://www.deutsche-welle-musik.com/image/0,,3721532_4,00.jpg" border="0" /><br />光每年出版的书就没有人能读得过来</p><p><strong>德国每年出版的新书数量高达10万种,然而对于尚未成名的作家来说,出版作品还是非常困难--乍一看这似乎自相矛盾,但这其实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纯文学作品在整个市场中只占总营业额的20%;另一方面,出版社越来越偏爱已经出名的作家,或是购买国外已经出版的图书版权。这样一来,出版行业的盈利是得到了保证,但是新手作家出版处女作的机会就很少,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坚持写作。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strong> </p><p>夏洛特·布罗姆巴赫是德国舒尔坎普出版社的审稿人,她几年前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每年送到她这里来的手稿平均有2000部。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星期就有40个人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出版社。</p><p>"创意写作"目前在德国蔚然成风。很多业余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都增加了写作班的课时量。当然,现在有不少靠稿费无法维持生计的作家,也开设一些收费的写作工作室。只要到大书店里看一看,就能发现很多教写作的书籍,比如《新手作家上路手册》、《怎样写出畅销书》等。韦尔纳·索尔纳是位于法兰克福的黑森州文学论坛主席,他告诉记者,“对于那些新手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经验,他们不了解市场,他们对于出版作品的设想和现实相差甚远。"&nbsp; </p><p>那些在送到出版社的手稿里附上一封友好的自荐信和文章内容摘要的人,成功的几率相对要大一些。舒尔坎普出版社编辑夏洛特·布罗姆巴赫介绍说,大部分出版社都不会把那些没有附上自荐信的手稿丢到废纸篓里,她说:“我们的确每一份都看,但是有些一看就不合适的,我们会放到一边。有些人事先没有弄清楚应该把稿子交给谁合适。有一些我们会仔细读一读,而那些没有附上说明的手稿很少有第一次投稿就得到出版的。”</p><p>出版社要想靠一位不知名的作者赚钱,要等上很长时间,而且常常是永远也等不到盈利的那一天。这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一项风险投资。必须要替作者搞宣传,让媒体注意到这个人,还要说服连锁书店把这部作品摆放在比较显眼有利的位置上。这本书只有能够让读者爱不释手,并且马上推荐给朋友,才有机会成为畅销书。假如着眼未来的话,出版社对年轻作家当然是感兴趣的,但他们只会选取一个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p><p>夏洛特·布罗姆巴赫向记者介绍了舒尔坎普出版社的遴选方式,“我们必须关注很多不同方面的信息。最好要阅读所有的文学杂志,包括那些介绍新生作家的短篇报道--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此外,我们还会关注那些图书文化节,关注写作大赛等等,这都是新兴作家有可能出现的地方。”</p><p>如果出版社主动出面和一个作家联系的话,那说明这个人的作品的确是相当的棒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作家都是苦练酝酿了数年之久,要不就是在大学里接受过专业的教育,比如莱比锡大学就有专门培养作家的专业。</p><p>接下来,出版社就该为其千挑万选的"千里马"出版作品,让他闪亮登场了。<br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6 18:2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