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前都是从网上下载论文,这次是我自己写的。

[复制链接]

42

主题

0

好友

906

积分

注册会员

一切象征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4 10:29: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受人文因素潜移默化的美育美术课堂既要受到教师的影响,同时,受环境影响也是很重的。美术论文不应成为理论的纸上空谈,而应结合当下实际。下面我具体谈谈在近十年美术教学中,我是如何做到利用各方面人文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 大自然的熏陶——农村孩子养育的摇篮。我来自川东地区一个普通的小学校,这里的地势接近高峡平湖,空气怡人,生态优美,民风十分朴实。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捧泥土,都成为我们农村美术教育可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我经常带领学生到田野去望远、写生。学生们通常才能较好地完成作业。大自然是农村孩子成长的摇篮,自然的和谐带给学生直接的熏陶能让他们养成爱家乡,爱自然的良好品格,让他们受到了人生最初级的美育。二、 美化的校园环境——无声传递美的信息。作为学校唯一的美术教师,我积极地参与了校园环境的美化,在我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本来苍白的教学楼瓷砖变得丰富多彩。壁画内容有同学们喜爱的卡通画、风景画,也有平常课堂中的优秀作业,这些作品既有艺术性,又融进了教育意义。学生们动手完成的校园美化,既能带给参与学生的成就感,又能给所有学生带来一个具有艺术感的和谐的校园环境。三、 课堂常规中,突显人文因素,促进学生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成为一个金口玉言,惜字如金的误导者形象,而应该与全班学生打成一片,引导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轻松的课堂气氛带给学生高昂的兴致和对对象的充分想像力。为了让课堂更有吸引力,我采取了加入人文因素的方法。比如画家的故事,画派的故事,脑筋急转弯等,都可以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四、 亲身演示,将自身经验传授给学生。教师本身也是学生成长环境整体中的一部分,初为人师时,我是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的。其实教师会长久地成为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不得不更加注重自己的着装、言谈举止。有时我会放弃教材中规定的内容,而选择自己在师范学习和毕业后学习到的,自己比较擅长课程来作为课程内容。学校开会时三声五令不能不完成课本规定的常规教学内容,美术教研会时,却鼓励我们这样做,鉴于这方面学校管理不严,也为了给学生更充分的美术培训手段,我钻了学校的这个空子。没有关系,只要自己觉得对得起教育这个职业就好了。我上的课本以外的课程主要有以下几课:《我最爱吃的食物》、《我最喜欢的玩具》、《魔力数字拼画》、《假如我会飞》、《我喜欢的卡通人物》。《我最爱吃的食物》、《我最喜欢的玩具》这两课迎合了学生胃口,能让他们觉得贴近自己的生活,容易调动起学生兴趣。《魔力数字拼画》,是让学生知道数字除了数学层面上可以作为经济、人口等的统计手段外,还可以从美术这个侧面看到数字的外形特点。比如“4”像鼻子;“3”像嘴唇;“8”像眼睛;“1”像香烟,组合起来是一个抽烟的人。《假如我会飞》和《我喜欢的卡通人物》是我平时比较喜欢看的漫画。《假如我会飞》,第一节课先让同学想像自己有了什么可以飞,画一幅想像画。第二节课根据自己的画,思考三个问题: 1、遇见了什么变得会飞? 2、飞的过程中会遇见什么? 3、会飞后生活会不会发生改变?画一幅四格漫画。《我喜欢的卡通人物》,学生照自己书包、文具盒等画,也可以画自己在书或电视上看到的卡通形象。第二节课,一、在图画本上写下卡通人物的下列三种信息: 1、 这个卡通人物的性格怎样? 2、 这个卡通人物具有哪些能力? 3、 这个卡通人物是否有什么使命?同桌两个同学扮演两个卡通人物相遇,扮演出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然后把所演的内容画出来,占用一至二两页的图画本,采用纸分格漫画的形式,两个同学合作完成作业。介绍一下分格漫画的分格技法后学生作画。比如有两个同学画的都是“汽车人”,他们就画了一幅名为《真假汽车人》漫画。综上所述,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应该里应外合,既有校内环境,又有校外环境。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一个可靠的稳定的丰富多样的人文环境。让现代学生在小学阶段潜移默化地受到最初的人文熏陶,对学生整个人生走向成熟稳定具有非凡的童话。就能让学生窥探到知识和文明的无穷魅力,就能让学生拥有朝无涯学海进军的无尽动力和渴望,就能通过潜移默化地手段在学生身上播下文明和希望的种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4 03:1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