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5-28
- 在线时间
- 3039 小时
- 威望
- 18642 点
- 金钱
- 123473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7435
- 精华
- 5
- 积分
- 25875
- UID
- 5288
  
|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0-9-11 16:31 编辑
做个假设,如果有一天你在自己的创作领域里达到了一定成就,那么你最乐意让自己的哪些旧作公开呢?艺术家们在达到一定知名度后,以旧作示人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它不仅有趣,于作者、于观众也各有意义。
2008年3月15日到4月12日,名为“新约”的中国当代美术名家早期作品展在北京798工厂的艺·凯旋艺术空间开展。这个展览中的作品包揽了目前在国际艺术拍卖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知名画家的旧作——诸如专画秃头无赖的方力钧、专画猥琐笑面人的岳敏君、专画艳俗红配绿的俸正杰,专画尖脸人老照片的张晓刚等等。
艺·凯旋艺术空间在798很好找,从二号院进去一直走,在路左边有栋刷着“**万岁”标语的红砖楼,灰色的铁门,进去就是。展厅分为两层,如果赶上中午工作人员吃饭,二层就暂时谢绝参观5分钟。
如果不以画幅大小论,毛焰1997年的作品《小山的侧面像》在一层的展厅里是相当醒目的。这位擅长人物肖像的画家,他笔下的人物有些你可能喜欢,有些你可能不喜欢,但他的作品无一例外都致力于捕捉人物瞬间表情内隐藏的真实性格——而这恰恰是照片有时也办不到的事。《小山的侧面像》画面晦暗,表现手法也没有他近期作品的自在随意,但仍不失为心灵捕手的佳作。而与《小山的侧面像》正相反,展览中更多的画是通过描绘并夸大人物的外在面具来表现人物深层灵魂的。比如俸正杰同样绘于1997年的《浪漫旅程18号》和岳敏君1998年的作品《塔》。
《浪漫旅程18号》是《浪漫旅程》系列中的一幅,采用同该系列标准的正方型尺寸,画面主角依然是新婚当天身着婚礼服的夫妻。如果忽略大红大绿的色彩运用和人物表现上的神经质,实际上对普通中国百姓的状态把握是非常写实的,其中尤以男性(丈夫)的刻画最为传神,第18号作品也不例外。画面底边缘照例有非常小的类似罗马角斗场的奇怪小建筑和拍婚纱照的小人作为远景,照例有蓝天、气球等“传统元素”,画面中的色彩和元素我们在照相馆见得很多。岳敏君的《塔》没太多好说的,粉白色的蓝天、肉粉色的裸体男人,面带着招牌式的笑容,搂着荷兰阿姆斯特丹西教堂的塔尖,它的可译性是丰富多面的。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也和前两者一样,是从外部形象入手的,也是最常被杂志引作插图和封面的那一类作品,它们初看之下非常惹眼。
一层展厅还展出了方力钧1984年的作品《乡恋之二》。这是画家早年求学期间所仅剩的两幅习作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类似这样的作品是不可能在当时的画展中出现的。而迫于当时美术界主流审美的压力,在创作这幅作品时,青年方力钧做出了年轻艺术家必然的一些妥协,比如他保留了画面中的农村人物,并且按“正常”的方式描绘太阳光。按他自己的话说,这幅画只是“稍微偏离一下正常的轨道”。
参与此次画展的两位女画家喻红和蔡锦的旧作带有明显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特征。喻红1989年作品《肖像》中的女人留着90年代初从香港流行到大陆的卷发。蔡锦1990年的作品《变幻中的旋律》色彩压抑,旧时代气息扑鼻。
而同样留下旧时期痕迹的作品,还有二层展厅的《消费形象 No.13》,它是画家祁志龙1993年的作品。绿底大红花、泳装女子写真、青年毛泽东头像轮廓水印等元素拼凑在一起,以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和批判力量。在二层的画展中,周春芽的《绿色的黑根——名牌时装》和曾梵志的《跳水》也相当醒目,两幅画同时创作于1997年。
和其他那些画面风格粗野、象征性突兀、仿佛在烂泥塘里和藕一起长大的作品相比,刘野的《还猪格格》在这次展览中则是一个另类。画面背景介于砖红色与橘红色之间,露出乳房的卡通女孩怀里抱着一只闭着眼的小猪。可以肯定并且令人羡慕的是,刘野依然在绘画他小时候就一直试图表现的某种东西,这暗示出画家良好的成长背景。他的作品从维米尔、保罗·克利和蒙得里安等同样迷恋于“纯净表达”和“色彩搭配”的前辈身上吸取了很多营养。单看这一幅画,你或许会担心画家的动机,但如果你曾看过他创作的以舞台红帷幕有关的《啊呀!》和《旗舰》以及充满孩子式悲伤的《阮玲玉之二》,就会相信他的作品良心——这也引出此次画展的重要特点:整体而言,这个画展是为了解和喜爱这些参展画家的青年人所准备的。不熟悉这些画家的观众则很难从本次画展单一的早期作品中了解艺术家的艺术发育史。
本次展览照例不可以拍照。一位女工作人员甚至站在二层对楼下偷偷拿出相机的参观者发出警告——可见女性有时更执着于自己的责任。
原文见《外滩画报》2008-04-10 总第 279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