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郑保瑞自述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0

好友

276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3 20:43: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念完高中之后出来工作了,先是在其他行业里干了两个多月。后来因为我很喜欢画画,就进入了电影圈,那个时候我十九岁。一开始我在现场做一些零散的小工,场务之类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在现场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开枪、放火、杀人,我觉得很有趣。这样过了一年,就觉得不能一直做小工,于是第二部电影就跑去当了场记,后来又做了副导演,然后一直干到现在。
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对电影没有太大的概念,也不像其他那些从小酷爱看电影,立志一定要当导演的人。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普通观众,对喜欢的电影我也会很有兴趣,但是完全说不上影迷。
在当副导演时,在你说的几个导演中(王晶,林岭东)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林岭东。我真正懂得副导演的工作就是在帮他筹备《大冒险家》时,整个过程差不多一年半。

《第100日》:原来我和别人这么不同
在马伟豪的公司工作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蛮重要的,遇到了很多很好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叶伟信。我那个时候当他的副导演,当时觉得对于作为副导演的我来说,导演是个蛮遥远的事情,因为合作的都是在我心目中很厉害的导演,林岭东、王晶、杜琪峰、马伟豪。但叶伟信告诉我成为导演不是不可能,只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冲动。于是我想应该去找一些机会把这些东西拍下来。
拍《第100日》用了八万八千港币,当然它不是一个电影,只是一个DV的作品,蛮地下的那种,拍它就是为了证实我能不能处理一个90分钟的故事,单是想,不行,你得拍出来,你才知道你到底能做什么事情,我当时就是这个心态。
这笔钱是一个很小的公司投给我的。那时候我的拍摄时间只有五天,在整个剧组里我是唯一的电影工作者,其余的全是学生,我必须在这五天里完成90分钟的电影,现在想来都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了。但最后也是完成了。
剧本来自于报纸,当时看到一个新闻很特别,讲一个老妈妈,差不多60多岁,她老公比她更老,三年前死掉了,但三年她一直没有将他葬下来,而是将他老公的尸体放在家里面,把冷气开得很大很大,用很多方法去保全这个尸体,她的孩子受不了,就报了警。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很恐怖的事,但是我在里面看到很深的爱情,这个爱很重,他们之前一定经历很多,我从这里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其实我之后的《怪物》《狗咬狗》也一样,《怪物》也是在一个很幸福的大厦里面有一个很不幸福的人,幸福当中有一丝恐怖,但恐怖里面有一个很深的感情。
在这个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我有一些想法和别人不同。当然有些时候会为此开心,因为你感觉到有一些东西可能是属于自己的。但并没有自信,想法是有,但怎么落实还是个问题。我跟你讲,拍完《恐怖热线》和《热血青年》之后,做完两部戏的导演之后,当然有人找我再做导演,评论也很好,你知道我干什么?去做副导演。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导演。当时的心态是,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长的路,发觉自己有些不合格的地方,那就去找再学习的机会,所以就跟杜琪锋去做副导演。



《发光石头》:就是要让你马伟豪看看
当然一开始是我和马伟豪谈,但后来因为一些问题他预算没有那么多,我就离开他的公司,自己去找了100万回来拍了一个DV一样的地下作品,《发光石头》。
电影首映时,我想一定要找马伟豪过来看。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是很热血的年轻人,心态就是你不给我钱,我自己找到钱拍出来了,现在就要让你看看。放映结束亮灯的时候我起身寻找马伟豪,我看到他好像也在找我,看到我以后他举起手说,好,拍得好。那时我突然觉得很内疚,因为好像揣着个坏心眼去想这个人似的。(笑)后来他就开始给我机会,说你不要再拍地下电影,过来拍真正的电影吧。他问我要多少预算,我说三百万吧。结果他说,三百万,不行啊,四百万吧。于是我拍了我真正意义的第一部电影《恐怖热血之大头怪婴》。之后他又赞助了我拍《热血青年》。





《狗咬狗》:拍得蛮HIGH的
《狗咬狗》达到了我的想法。这是一部非常忠于我自己的片子,最初的设想和最后剪片出来是蛮吻合的。如果问我最喜欢,不是最满意的,一定是《狗咬狗》。这也是吸取了《怪物》的经验,日本的投资商对我非常放心,给我很大的发挥空间,也不用想国内市场,我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拍得蛮HIGH的,总共20天把它完成。
你现在看到的风格来自陈冠希的角色,我尝试用他那个角色的角度来看香港。他的造型是脏脏的,他在香港走动的时候一定也是在脏脏的地方,我们一起寻找这些景,我们用灯光上色彩上把那个脏脏的感觉带出来。出来以后效果很好。
每一场戏我会确定一个镜头是肯定要拍的,然后会顺着这个点去想。我不会去弄一个分镜剧本或是什么。因为现场很多变化,如果想得太实的话,可能有一些很好的变化就抓不住了,我希望放开一点点。

《意外》:在一个电影中我不是神
为什么拍《意外》,也是因为《军鸡》拍得不好,《军鸡》是我很想拍的漫画,但是有很多妥协在里面,我的有一些决定是错的,这个不能因为压力或者别的原因推卸责任,因为我是导演。当时首映的时候我看了十五分钟就受不了走了。所以后来的路怎么走,我也在想,我很想改变,有一些新的拍法,后来有机会就拍了《意外》。
《意外》的制作班底不是银河印像,全是我这边的,跟《狗咬狗》差不多。有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银河映像,其实我拍电影的时候风格是放在最后考虑的东西,在这部戏中,镜头为什么要动,我们会问很久,我们会问很多这样的问题,最后出来的东西就有一些不同。我只能说一部电影有它自己的性格,如果它的性格是这样,那就随它去,导演擅自要改变的话,这对电影并不是一件好事。在《狗咬狗》中,有人说你好暴力啊,最后把那个女人的肚子划开,我说,它的性格是这个样子,那就只能这个样子,在一个电影中我不是神。
如果这个《意外》很银河映像,那这就是它的个性。不管怎样,我相信我的东西一定会存在于我的电影中的。


我自己一直不喜欢看恐怖片
是恐怖片选择了我。之前拍DV类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探索自己适合拍什么类型的片子,直到《发光石头》之后感觉自己处理气氛一类的镜头时候把握比较强。当马伟豪问我想拍什么,我说有什么气氛很强的电影,他说鬼片啊,我说,好啊,那就拍鬼片吧。其实我自己一直不喜欢看恐怖片,因为我很怕鬼。可能正是这样我才能拍鬼片,因为我知道怎么样拍出来会可怕。
我记得拍《恐怖热线》时,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关掉,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看着厨房,或者角落,一直看,看到我感觉里面有一个东西,第二天就带着这个感觉去片场。每一天都是这样。我不能把这种感觉丢了。
我最感兴趣的题材一直是人,当感情到极端的时候这个人心里会想什么,其他人会怎么去看。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我的电影里面人物是比较极端的,对一些感情的投放会比其他人处理得更强烈。我很包容这个世界里有另外一个世界,很包容每个人心里有不同的感情,变态也好,暴力也好,他们有不正常的外表,我很想了解他们,而不是批判。我要找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那一个点。
我一直在想,这跟我的出身可能有点关系。我是澳门人,11岁跟父母来香港,当时香港和澳门分别很大,澳门是一个宁静的小村,而香港则很吵很吵。我们当时攒了一点钱买了一处房子,但是原来的租客不肯走,我们被迫住在一个很小很小的房子里面。最后我妈妈要赔钱给他才让他离开。我那个时候就特别不理解,会想为什么我们买了房子不能住,为什么会有人赖着不肯走。觉得这个世界很荒谬,而它是真的有这个世界的。
你说很开心,也没有很开心,但我比较好的一点,我会找很多方法去投入这个城市,但外人就是外人,到现在我还是感觉我是一个外人。也许这样一些小小的事情在改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为什么要用这个技巧?
年轻的时候会把很多技巧性的东西放进电影里,现在想更成熟一点去看这个世界。我相信,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原因在。我并不抗拒那些风格或者技巧的东西,只是我现在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个技巧。近两年我想去更接近电影原本的那个模样,想怎么在类型片当中增加一点人性,或者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放到里面去,把类型片提高到那么一丁点。《意外》之后我还在寻找一种新的表达方法,可能我一辈子都找不到——我有这个感觉,可能一辈子的工作都是去寻找。
李安是很会把娱乐和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人,《卧虎藏龙》、《断臂山》,融合得很好,很聪明。我喜欢他,这两年我一直拿着他的书在看,《十年一觉电影梦》。他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而我现在能讲得深,但浅出做不到,因为我令我的角色很辛苦时,观众也会觉得辛苦。没有找到一个很聪明的方法去做到让你很明白却又舒服。

拍一个纯商业电影,我也会压力很大
我知道我有些想法比较极端,但又不想放弃,你说得对,我的想法和观众有一点距离,有变态,有暴力,我一直在平衡。但如果你说,拍一个纯商业电影,我也会压力很大。我也尝试过(指《古宅心慌慌》),票房也不是太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喜欢?你的想法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我回答不了,可以说我一直在这个问题里面挣扎,在想怎么既能保留自己的东西,又能把自己和观众的距离拉近一点点,但是我可以告诉我,我也会担心,但不会放弃,纯商业的电影我没有什么兴趣。
我不太了解内地的市场和文化,我知道一定不同,两个地方就是两个地方。就像《非诚勿扰》在内地收三亿多,在香港收100多万,这两年对我来说,比较好一点,因为有两部电影比较成功,《叶问》和《窃听风云》,它们全是很香港片的模样,但是在内地很卖。我可能内地观众已经开始习惯看香港片,让我觉得有一个空间可以再做一下。我们每一个人很重视国内,但不能够乱去,不然也会很快垮掉。所以我会很小心,一定要让我觉得这部电影拿到内地放我会觉得骄傲,我才会做。如果只是出于想赚一点钱的话我最好不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17

主题

0

好友

276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10-12-13 20:44:25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看好的香港电影导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0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