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从司马师目下黑痣说起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0

好友

276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6 17:27: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国演义》第107回,骠骑将军司马师“纵马横刀而出”,与诸葛亮关门弟子、蜀汉大军总指挥姜维相遇交手。但见他“生得圆面大耳,方口厚唇,左目下生个黑瘤,瘤上生数十根黑毛”。如此形象,在《三国演义》中独一无二,给人印象十分深刻。司马师面部黑瘤,应是现代医学所称黑痣。  痣,俗称“痦子”,几乎人人都有。其形态多变,大小不等。通常为黑色、黄褐色或蓝色。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按痣生长部位,有皮内痣、交界痣和混合痣等多种。人体绝大多数痣为皮内痣。毛痣多为皮内痣或混合痣。绝大多数痣是良性的,有的痣可自行消失,但有些痣可以发生恶变。司马师左目下痣,其上有毛,应属于“分化良好”的良性痣。而长在眼睛下方的痣,难免因洗脸而经常、反复受到摩擦。久经沙场,无疑要受风吹日晒,多种刺激因素相加,可诱发恶变。司马师此痣后来发生恶变,疼痛异常,“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最终“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大叫一声”而死。  诱发痣恶变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痣的种类。先天性痣较易恶变。交界痣和混合痣较皮内痣易于恶变,尤其是生长在皮肤和黏膜交界处(如口腔、肛门附近,司马师痣位于“目下”,也在皮肤和黏膜交界处)。  2.生长在易摩擦的部位。  3.受阳光(紫外线)长期照射。  4.长期机械刺激。如脚底、手部痣经常受到摩擦,恶变率较高。  5.继发病毒感染或免疫功能下降。  6.女性绝经期体内激素变化。  司马师目下痣原无不适,后来“不时痛痒”,正是恶变征兆。虽经手术治疗(“乃命医官割之,以药封闭”),却很快死亡。可能是手术时机太晚,或是手术方法欠妥。  现代医学认为,从预防痣恶变角度看,对黑痣应尽量减少刺激,洗脸、修面、洗澡时应避免触摸,更不可有意去捏、掐、抠。痣发生下列改变,必须提高警惕,去医院诊治:    1.生长速度突然加快,短时间内明显增大。    2.颜色较以前明显加深,尤其是变成红色、白色、蓝色或黄色。  3.痣的表面有结痂、出血、溃破、感染等。  4.感到疼痛或瘙痒。  5.痣体上原有毛发脱落。  6.痣周围或中间发生较硬的小结节。  7.痣周围皮肤出现黑色小点或放射状黑线或黑色圈。  面部黑痣范围较大,影响面容美观者,应到正规医院整形外科就诊,不要等到发生恶变时才去处理。此外,经常受到摩擦的部位如手掌、脚底等处黑痣,为了避免恶变,也应及时手术切除。  值得注意的是,时下有些游医或非法行医者,打起“祖传秘方” 或“美容”旗号,干起“点痣”勾当,用染发剂、烫发剂或其他化学腐蚀剂等去痣。这些人未经医学培训,极易出事;或造成感染,形成大范围的疤痕;或损伤附近深部重要结构。更为严重的是,去痣不净,反成刺激,诱发恶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4 09:1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