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3-21
- 在线时间
- 11 小时
- 威望
- 1021 点
- 金钱
- 6136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580
- 精华
- 0
- 积分
- 1845
- UID
- 102
 
|
《人•NET》约稿函
生于70年代后的人,在一切宏大的事物都与他们无关的时候,他们更容易感到生活的荒诞和无稽。被遗忘的尴尬造就了他们反叛的性格。“反叛”伴随他们的成长,渐渐形成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在文化领域中得到消解——大众文化作为一个抵抗的战场应运而生,它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的早产儿。而这些与资本勾结后又反过来形成“70后”无法摆脱的巨“网”。他们挣扎着。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关注完全可以构成一本有责任感的杂志的全部内涵。
根据以上基本思路, 《人•NET》杂志现向您致函约稿.基本栏目设置如下(任何栏目都急需稿件,任何栏目都向所有人开放),欢迎生于70年代后的朋友们踊跃投稿,稿酬100元/千字.投稿邮箱:shw79@vip.sina.com shw79_0@tom.com 联系电话:0931-8773104
我们的广告语是______________我们伴随70后成长
栏目设置如下:
人•观察——“以社会学的角度做大众文化”的选题,比如“兰州地下音乐”“标语与政治”等等。
[开机]卷首,必须与选题结合。
[浏览]选题的主体部分,由1到3篇独立的纪实性或专访性、调查性稿件以及大量图片组成。
[存盘]与选题相关的观点性的东西,但不能有说教的成分。
WWW•记忆•NET——记忆与讲述性栏目。
[老街]一个城市的历史信息就隐藏在它的角落里。以图片为主,可以借鉴<老照片>的形式。
[他们]他们是一些平常的人,但与我们具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在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同时,也在拓展着我们的生活。比如知青,比如老三届,比如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我们的父辈。本栏目也可以以“对话体”的形式呈现。
[讲述]生于70年代后的人,是一群没有历史的人。他们注定离一个宏大、抒情的时代越来越远,他们终生的财富也许就是对童年的记忆和成长过程中无法忘却的小烦恼。本栏目也可以以“日记体”的形式呈现。
[藏品]物比人更永恒。值得收藏的,往往并不是那些已被盖棺定论的名画与古玩,而是一些极为普通的物件,比如一个小日记本,一块石头,一个书签……这些微小的东西对于时代也许不具有任何意义,但对一个生命个体,也许就是全部,因为它包含了成长的信息和坚持的理由。
WWW•现场• NET——社会、新闻综合栏目。
[目击]新闻是历史的素材。新闻发生时,我们不在现场,但总有目击者。他们对事件的记述构成了我们生存的话语真相。本栏目做纪实。纪实侧重于对生存状态(人的和动物的)的关怀,现场感必须非常强烈。可采用“关键词链接”“话剧”“新小说”“漫画”等方式使形式活泼一些。
[链接]与“目击”内容相关的酷评类的文章,要求“诙谐、到位”,相当于《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或者做成背景性、小资料性的东西。
[报道]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典型性的人物。人物与事件的选择以在70年代后出生的人中能引起共鸣为准则。
[论坛]话题类栏目。
WWW•别处• NET——生活方式、心情故事类栏目。
[飘一代]文化上的无根性和天生的反叛特质让他们无法在一个地方恒久地坚守下去,所以飘来飘去,但在内心深处,他们有自己不愿放弃的理想和不能为外人道的忧伤,在生活方式上,他们更多地像不断远徙的候鸟……生活永远在别处。
[财富故事]避开先入为主的对富人的仇视或膜拜,等待财富降临也许才是一个真切可感的过程。作为叙述者,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立场上对“先富者”做一些财富品质的剖析,比如勤奋,比如胸怀大志。等待才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中充满艰辛和风雨,并且谁也不知道能否等到她的降临……
[驴行]游历,而不是景点介绍。对于真正的游历者来说,总有什么等着他们去发现和体悟。
[心绪]散文,可采用日记体。不求对人生有多少开启,只要真实记录下内心的细节。
CRY俱乐部——亚文化类栏目。
[专栏]有关亚文化、泛文化的酷文。
[尖叫]有了感觉你就喊。以特别夸张的摄影作品\\海报\\行为艺术作品\\广告作品\\爆料类短文为主。
[泡泡吧]生活有太多不如意,到泡泡吧来吹个泡泡吧。以“漫画+游戏”的模式,让人进入一种狂想与迷醉的世界。
[’70后]生于70年代后的美女图片故事。每期让读者投票评出一个优胜者,授予“’70后”称号,“后”取“王后”之意。
[资讯]淘碟•读书•游戏•购物
[我们•你们]大话编辑部,读者反馈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