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符號學/Nattiez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5: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翻譯/ 利文
A Theory of Semiology/Jean Jacques Nattiez

所有符號學理論,一般或應用,是以符號為基準.在我前言中,我不快速重複一般對符號學的看法,也不提供過長對於
符號(sign)的看法.為表達目的,檢視兩種現代符號學建議的兩種理解符號方法最適合.

最知名的定義是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在普遍語言學中提到的:"語言符號(linguistic sign)結合不只一件事物與一個名字,而是一個概念與一個聲響景象".這後者不是一個物質聲響--一種純物理事物--而是心裡上對於這聲響的印象,即它在我們獨自的感受上留下的印象: 這聲響景象是感覺的,而如果我湊巧稱它為"物質",它就只在那意義上,並因此與藉由反對而達到
另一個關連性的辭語,概念性(concept)--這一般太抽象了.(1922:98;english trans.1959:66)

我稱這概念性與聲響景象的結合作一個符號(a sign),但在目前用法上這辭一般只被用作一個聲響景象,也就是一個字,例如
(abor,etc.) 人傾向忘記abor被稱作一個符號只因為它攜有樹的概念,如果這牽涉到三種名字, 每個建議並反對它者,則模糊性可能會消失.我建議保持這個字"符號"為全部性,並尊重地取代"概念"與聲響風景"為"被指涉者(signified)"與"指涉者(signifier)",後面這二詞對於反對性將它們彼此分開有利,並在全部性中它們是其中一部份.


在索緒爾的"心理邏輯學"中有充分討論,這些論述特別受到他的"聲響風景"啟發.對於致力在索緒爾研究上的領域目前而言, 這問題或可能一直仍是個殘忍的興趣.總歸而言, 在這辯論上有一留存下,即由被指涉者與指涉者概念連結而來的符號想法,而後者作為"一種純物理性的事物".這尤其在杰爾姆史雷夫對於索緒爾"對語言學的衍生"覺醒的闡釋上特別真實, 在此"解心理邏輯"經由一基本途徑完成,被指涉者成為"內容"而指涉者成為"表達".

Music and Dscourse
Toward a Semiology of Musi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 11:05:38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1 踩0
創造力暴衝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25:49 |只看该作者

音樂學太厲害了

索緒爾運\用在兩個特徵上的定義相當值得嘉許,它能發生在符號所有的定義上.
(a)一個符號是由兩個項目組成,索緒爾留下的是給予它們啟發性的名字.
(b)這兩個項目間的關係是透過一種指涉(referring[renvois])而表現特性.通常這過程被賦予符號(semiosis),這指涉性連接
當代符號學與傳統學者對於符號的定義,例如奧古斯丁:aliquid stat pro aliquo .
(c)藉由賦予一個符號指涉者與被指涉者的連接,索緒爾接受符號在兩種表面性之間的關係:穩定性與雙重-單一意義.
超越此, 這關係是abitrary.

(d)接下來的,是索緒爾其中最艱難的想法之一,因為這也是最抽象的:即經由它的價值(value)符號才顯現特徵.除非對在同一系統內的符號反對與異化,否則價值並不與符號的系統相存.“語言是一種互相依賴的系統,其中每個辭的價值全來自它者
近似的存在."(1922:159;trans.1959:114).索緒爾將價值同時應用到一個符號被指涉者的表面性與指涉者的表面性.當他即刻
寫下"音位(phonemes)高於所有其他的反對,關係與負面項目".(1922:164;trans.1959:119),他本身建立了語音學的訴求,並且,藉由擴充,也建立了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本身,即使結構這辭從未在他的一般語言學課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出現.在索緒爾的組織體系中,價值的觀念要求互相依賴的關係.這也是為何索緒爾分開同時性與非同時性(即 語言有一種體系是獨立於語言的歷史可以解釋的).語言(langue)來自說話(parole),(這體系不是在各自層次上而是在一種語言性的集合上具體實現),表面上來自於語言元素的內在性.(只有在內部元素的關係之間這系統成立).
(e)最後,我們可得知,在索緒爾的觀點,結構(structure)若無穩定的指涉者與被指涉者間的關係,是不可存在於語言.

譯自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Music and Discours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 19:56:16编辑过]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9 03:2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