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只记凸点——罗伯格里耶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9 17:3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p><p><img alt="" src="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9/4/jinyadan,20080229162831954.jpg" border="0" /></p><p>1.《去年在马伦安巴》是法国新浪潮左岸派一部很重要的电影。导演阿伦雷乃。于今未看过此片。后知编剧就是罗伯格里耶。罗伯格里耶同样被划入新浪潮左岸派,就我个人来看,其影片数量还是可以的。</p><p>2.《反复》是我正规地阅读其的第一本小说。非常喜爱,阅读数遍。另我兴致最高的莫过于那些“反复”出现,随时逃逸又随时登场,后脚紧跟前脚的总是双双登场的人物和事物:可以说是影子、重影、孪生气质的等等。这几天阅读《什么是哲学》的前半部分,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中看到一段注释“‘<span class="content">您谈的大多是事物在您心里所留下的印象,而很少谈及事件和对象本身。这就属于抒情派了。您爱抚着世界,而不是把它攥在手里’——古斯塔夫.亚努什《卡夫卡曾对我说》</span>”,由此得出结论我们不得不去爱卡夫卡,于是我们也不得不去看格里耶。</p><p>3.在《反复》之前我就购买了湖南美术出版社的罗作品选集第三卷,每每都是翻上两页便忘之而不顾,阅读完《反复》后下决心一定要读完这本厚重的第三卷。其间出现的蓝色、亮片、高跟鞋的意象让我十分着迷,简直毫无缘故。</p><p>4.随即购买第二卷。间或翻起。又不了了之。</p><p>5.在Q家翻看《幽灵城市.金姑娘》。</p><p>6.在博尔赫斯书店买了小册子罗伯格里耶的《我的电影观念和我的创作》,并录入成贴在黑蓝影音版内,地址<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amp;id=30535&amp;replyid=&amp;skin=1">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amp;id=30535&amp;replyid=&amp;skin=1</a></p><p>6.购买《幽灵城市.金姑娘》,没有读完。</p><p>7.从黑蓝阅读版打印录入的《橡皮》,后购买译林07年出版罗伯格里耶系列中的《橡皮》,书本设计及尺寸不得我喜爱。阅读半途而废。</p><p>8.买入《漂亮的女俘》,开头舞厅的一段让我感觉非常不好,我的结论是在我所看到的段落(到一名女子穿着黑衣骑摩托这里我就不想再继续看下去了)来看它完全是平面的。这部片子也是国内9区DVD第一次出现他的作品。该片于80年代拍摄,评价不高。记得在焦雄屏编著的《法国新浪潮》中提到其片中的演员演技不行(也有可能是指的他另外的作品,但是肯定不是指雷乃导的《去年在马伦安巴》)。在查找格里耶资料时发现他在拉乌尔.鲁兹的99年拍摄的《追忆似水年华》中亦有出演。此片人物繁多。其扮演的人物叫Goncourt。当然他在自己的几部影片中亦有出演。</p><p><img alt="" src="http://lobelia.douban.com/lpic/s2668413.jpg" border="0" /></p><p>(国内DVD封套不是上面这样的。<a href="http://www.imdb.com/media/rm4010381824/tt0085226">http://www.imdb.com/media/rm4010381824/tt0085226</a>从这里可以看到DVD封套的图片。)</p><p>9.重看《反复》,未读完。</p><p>10.没过多久,尚方短信于我告之罗伯格里耶去世。</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4277673[/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08-3-1 10:24:10 |只看该作者
<p>关于格里耶涉足的电影我只看过马里昂巴,这确实是一部迷人的电影,而至今我也没有明白它的光辉是属于雷乃还是格里耶。因为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无不充满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画面中乐队演奏的是弦乐四重奏,但是听到的却是管风琴和手风琴的声音,并且叙述者的旁白和画面总是如此冲撞出一种有失逻辑的冲突——时间和空间、偶然和必然的交叉变换,又比如说男女主人公相遇的明明是同一个有雕塑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地点,但这个标志或者说符号仿佛又长了腿可以肆意变换地点到处溜达。所以这座雕塑应该是格里耶的某种阐释,当然他自己说是一种“解释”以防观众冒被搞糊涂的危险。所以我曾经强迫自己阅读德勒兹的《时间-影像》来希望自己找到迷宫的出口或是开门的钥匙,可目前还是困在原地踏步,因为我又发现自己已陷入另一个迷宫,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而难以理清头绪。还好,这都是我自愿自找的快乐。</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08-3-1 10:29:00 |只看该作者
<p>最让我怀疑自己IQ的是格里耶说《去年》是他认为看过的“最容易”(理解)的影片,有一个前提是观众向纯粹的主观性让步让影像带着自己走。很抱歉,我是没走出来。。。</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4338620[/lastedittime]编辑过]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4#
发表于 2008-3-1 20:44:55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从多处看到的关于去年在马里昂巴,再对比我看的格里耶自己拍的漂亮女俘的音效、镜头等,我认为前者主要是雷乃的功劳。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2336

积分

论坛游民

撒马利亚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8-3-8 20:52:30 |只看该作者
我说句凹下去的话,其实死了也好。不然那些书上总是光环缭绕,很难冷静地去读,所以说死人的书比活人的书更有价值
俄底修斯白着眼,却乱打将来;口里乱道:“我是宙斯的女婿!丈人教我领十万塞克罗普斯来杀你希腊人。哈德斯做先锋!达拿都斯做合后!与我一面金盾,重八百余斤,杀你这般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5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