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美国男人中国经验谈

[复制链接]

336

主题

0

好友

3549

积分

业余侠客

拉丁鱼级宙斯盾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1 01:12: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span></span><img alt="" src="http://www.lao5.com/wall/c9/c93ce1687cf8cd2c7a156c64d9830f5e.jpg" border="0" /></p><p><span>我还记得第一次进入中国时的情景:穿过带刺铁丝网的一个开口,沿着铺满石子的铁路路基,火车把数十名中国人和几名外国人从香港九龙购物中心带到中国大陆人烟稀少的边境。一手拎着手提箱,一手拎着便携式打字机,我就这样从一个世界进入到另一个世界。</span></p><p><span>中国在过去30年发生的变化远远超过了它以前的任何一次变化。那时,中国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它现在享有的全球影响力和举办奥运会的前景,在那时想来简直是数光年以外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span></p><p><span>接下来两周多对奥运会的空前报道将会彰显世界上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取得的成就,毫无疑问也会暴露出它的一些缺点。</span></p><p><span>作为《芝加哥论坛报》的一名记者,我是1949年以后的30年内允许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8名美国记者中的一员。</span></p><p><span></span><span>那时,从中国农村向城市进行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才刚刚开始。街道被成千上万辆自行车堵得水泄不通。建筑工程——一点也没有奥运会会址这样的工程那么雄伟宏大——需要很多年才能完工。从农村运往北京的货物要依靠马车运输,半夜时分才能到达北京。<br /><br /></span><span>那时,你必须到上海或香港才能收听到美国之音广播,《国际先驱论坛报》两天后才能从巴黎送到这里,而且只卖给外国人。我不得不半夜开车沿着北京空旷的马路行驶,发电报把我的文章传出去。当地电视新闻只报道官员在机场的迎来送往、农业节目和京剧。3年时间里,我唯一看过的一部西方影片是《尼罗河上的惨案》,还是中文配音版。</span></p><p><span>那时,商人只被允许通过短期签证进入中国。精心挑选的西方教师也只能在几个大学校园里生活。所有外国人只限在北京市区活动,除非获得同意进行国内旅行的公文。</span></p><p><span></span></p><p><span>Now,世界正在观察中国内部,而且中国也欢迎这种仔细的审视。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当大多数人阅读和观看关于奥运赛事的报道时,我将寻找这个国家的光明前景,它的发展之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span></p><p><span></span>提摩西·J·买可那提</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8388663[/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笑过才知情偏少 泪罢方始思天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18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