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外媒如何看待“烛光示威”?</p><p>朝鲜日报驻纽约特派记者 朴宗世/ 驻东京特派记者 鲜于钲 </p><p>美国时事周刊《新闻周刊》最新一期就走向暴力的韩国烛光示威分析说,由于民主主义尚不成熟,所以权威主义时代的习惯不会轻易消失。</p><p>《新闻周刊》援引民主主义学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拉里-戴蒙德的话报道说:“当今的烛光示威主导者是20世纪80年代反抗军队独裁而成长起来的极端反美左派一代,他们在市民团体和媒体中位于领导地位。”据报道,他们现在正在用抵抗独裁者时使用的同样的强硬战术迫害民主领导人。</p><p>《新闻周刊》就烛光示威的开始和展开过程指出,夸张的媒体和左派市民团体的煽动是主要力量。报道说,媒体有关疯牛病的夸张报道使包括诸多高中生在内的普通市民走上街头,参与到烛光示威之中,学生们被极端性工会等各种左派市民集团的煽动家所操纵。可以说,他们以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大义”为借口,抗议想要改善韩美关系和减少支出的李明博总统的其他政策。</p><p>《新闻周刊》指出:“要记住,韩国的民主主义历史只有20年,这一点非常重要。军队独裁及权威主义时代形成的习惯不会轻易消失。”</p><p>报道还说,在12月大选中失败的阵营虽然没有直接否定选举结果,但却在使用夹在中间形成障碍的战略。《新闻周刊》指出,这种“民主过剩”现象损害了国家利益。该报道称,李明博推进自由贸易谈判,要使韩国进一步得到世界化带来的巨大实惠,但现在这个目标却很难实现。在政治攻击向着非理性和极端方向偏离时,选民会出现返回原位的倾向。就像对前总统卢武铉的弹劾遭遇抗议时那样,很多选民会对目前的示威背过身去。<br /><br />另外,日本的《每日新闻》29日在题为《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示威群众,以报社为目标的暴力和破坏活动》的报道中评价说:“示威规模在6月10日达到顶峰后虽然出现减少趋势,但在普通市民急剧减少的同时,真心希望李明博政权下台的好战成员参与示威的比率却有所增加。”该报道指出:“左派报社和抗议政府国有企业民营化方针的国营和半官半民电视台纷纷强调‘警察的武力镇压’,不断发表向示威者示好的报道。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很难主张说这是‘非暴力市民示威’。”</p><p>《朝日新闻》当天在发自首尔题为《韩反政府集会升级群众袭击报社》的报道中表示:“已经变成暴徒的部分示威者袭击了报社。一直主导集会的市民团体网站上也开始出现谴责暴力行为的声音。”</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4830227[/lastedittime]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