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5-31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8854 点
- 注册时间
- 2007-10-30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24
- 精华
- 0
- 积分
- 447
- UID
- 19646

|
<p align="center"><font size="7"><strong>生与死的困惑</strong></font></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font size="3">范典/文</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p><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p><p align="center"><strong>《乞力马扎罗的雪》</strong></p><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br />前些天淘过一些老片,有一本是这部根据大文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改编拍摄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翻出来看了,以为会花一个半小时便把片子看完,谁知看了好久,因为一边看电视一边看碟,轮换着看,直至电视节目结束,才专心把影片看完。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在另一部影片,也是一个男病人和一个女护士,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回忆与爱情交织出现。那部片子我记得很牢,因为是我喜欢的两位明星演的:拉尔夫·费因斯和朱丽叶·比诺什,而且原作者加拿大的翁达杰我也很喜欢。便是《英国病人》。而这里,男病人身边的换作了他的女友。在影片中,随男主人公回忆了一番他的情爱史,由此而引发出一串思索,那是人在死神降临前的反省与迷途知返。虽然在这里海明威用了一个谜语,用设想的假象提问我们,一只强健的豹子为何会登上高不可攀的雪峰,最后却冻死了。他将这个谜语藏在男主人公哈利叔叔的遗嘱当中,从而引发了哈利对自己人生的反省,最终他得出答案:豹子是迷路而死。有时候当我们不知道在寻找什么的时候,会迷惘、会误入歧途,不知不觉就耗费了人生、虚度了光阴。哈利也是如此,影片开始时,他立志当一名作家,他的叔叔便劝他当作家一定要有忍受孤独与坚强的毅力,否则写作便会成为一种徒劳无功。结果,他过份沉缅于旅游嬉戏,忽视了女友辛西娅追逐“幸福”的愿望,孩子流产了,他们也就此分手。当他遇到伯爵夫人以后,时常想念辛西娅,但最终他们在战场相遇时,辛西娅却被炮火击中,这段感情成为哈利心中永远的痛。故事开始,哈利因为拍摄河马时救船工腿部受伤,患了坏疽病,第四任女友陪伴他身边。这是一条进行时态的线,从倒叙的手法回忆了他俩狩猎的过程,在最后才引出他俩初次见面的情景;而哈利的回忆是一条过去时态的线,以顺叙铺展出他的三段不成功的爱情经历。暂且称前一条为主线,后一条为次线。主线中,我们主要还是从哈利与女友的对话中了解他俩的过去,以及他们对死亡的理解。次线中场景变换较多,从西班牙马德里斗牛场到打仗现场……可以看出导演的纪实拍摄手法,场面非常逼真。主线到末尾时,哈利在生死线上挣扎那出戏特别出彩,死神以一条野狗的形状出现在他那账篷内,那些树上栖息的鸦鸟、夕阳、树影都形成了很浓烈的死亡情境的隐喻物。死亡,成为横向发展的情节点,哈利在这个点延伸的波浪线上挣扎,最终摆脱了死亡,这就有很多可以描写到的地方,比如他内心的恐惧、他对待新一段感情的态度、对人生意义的领悟……而回忆显然是纵向发展,从他个人成长经历入手,交代了年轻时候无知、懵懂造成日后他悔恨终生的原因。两条相互观照的情节线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故事,虽然是短篇小说改编的影片,涵盖的信息量及疆域范围却很宽广,同样,这些镜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是在某些杂志、书籍上看到的海明威的照片,他游历各国,并爱好大自然,在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与鲨鱼搏鱼的老人,在这部片子中又看到很多非洲原生态的奇美风光,有评论说这篇小说是海明威自我写照,我也如此认为,但是文学和电影上的他对人生的领悟及反省是及时而冷静的,现实生活中的他却执迷不悟、十分固执。因为有影帝格里高利·派克的加盟,影片显得更有吸引力。</p><p align="center"><strong>《导盲犬小Q》</strong></p><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br />周六的“佳片有约”,重温了这部感人的《导盲犬小Q》,以前记得在电脑上看了一半,还未至感动处,因种种原因没有继续看完,“佳片有约”让我有机会把它全部看完,并且彻头彻尾被感动了。很早很早以前,是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过这本书,名为《再见了,可鲁》,以摄影照片的方式讲述了一只导盲犬为人类服务的故事。展现了一只狗的一生。<br />电影虽然难拍,却被韩国裔导演崔洋一拍摄了出来。从小Q出生到最后病死,向我们真实展现了导盲犬与人之间的感情,最打动我的是,它毫无索求,乖巧听话,总是不辞辛劳的重复着为人带路、充当盲人的“眼睛”。也许是人类本身太富有感情,他们用主观的视角探索了与动物之间的微妙情感,使得生命无论贵贱,都被放置到一个值得尊崇的地位上来。狗虽然生来是动物,不会说话,不能与人类并起并坐,但其有着某种灵气与人类的情感息息相通,当人发出指令时候,它完全感受得到,并作出相对的回应。这便说明,它虽然在各方面不及人类,却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毫无索求,不会像人与人的交往会处于一种利益、情面或欲望上的基础,它只会将自己的一生贡献出来,却不会有更多的冀求。它对人类施予己身的关怀心存感恩,这与人类的情感是一致的,只是人类更善于表达,他们会将这种感情转化为文字或图片或电影,去感化另外的人而非狗。狗的善良是被放置于人类的环境才显现出来的,它们展现的只是天性,如果同样放置于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它们同样会表现出残酷一面。因此,影片并非单纯让我们理解一条狗是如何尽职心责的,而是让我们理解了生命,理解了从它身上反照而出的人类的美德。人们被小Q感动的时候,其实是被他们自己所感动。<b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