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5-31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8854 点
- 注册时间
- 2007-10-30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24
- 精华
- 0
- 积分
- 447
- UID
- 19646

|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简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strong></font></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范典/文</p><p> </p><p>看完许鞍华的新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觉得她退步了,同样是刻画女人的题材,我更喜欢萧芳芳的那部《女人四十》。这部片子拍得有点“流水账”,讲了姨妈人生的后半段生活,从上海到东北,与男人与邻人与女儿与陌生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虽说表现得稍加凌乱,却也有型有章,网上有载:“后现代文化在文学上,作为一种叙述话语和风格,表现为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叙述的过程呈发散形,意义的中心被消解、发散到文本的边缘地带”,显然本片有意识的往这个方向靠,却做得并不成功,只是当姨妈碰到那个骗子潘知常时才稍稍显出一点花样,滑稽好笑中充满生活本质意义。我却是觉得它还不够“搞”,而且剧尾那种苍凉完全和前面不搭调,又回归到一种中国人的传统情绪认同中来。总的来说,如果要从“后现代”着手来展现这位姨妈的生活,影片技巧方面的呈现显然要弱一些。我不喜后半段急转直下的腔调,也不喜李樯关注小城镇平民的生活状态——在《孔雀》中他便向我们展现小城镇小市民的生活情景,而在此片中,姨妈叶如棠身处上海大都市,却过着小城镇市民的生活——宽宽提出要开空调,都以她患风湿性关节炎而遭拒绝,人物性格中的缺陷披露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她身上可以搜索到上海女人的精明,却没有上海女人的精贵、傲慢。倒是卢燕女士饰演的水太太更显出一点造作、虚荣的模样来——叶如棠身上有着小城镇市民的淳朴、善良,在对待异性或看待某件事时有着一种执迷不悟的痴狂,这本不应放在一位上海女人的身上,我们可以从各种影视剧中理解上海女人的个性与条理,比如《茉莉花开》的三代女性,比如《长恨歌》中的王琦瑶,程乃珊说过:“要欣赏上海历史,就看上海女人。女人是城市气质的具体化,犹如灯笼里亮起的那一点火,有了她,整个灯笼就生动起来。”斯琴高娃演绎的这个女人一开始还跟人理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可见其知识层面非同一般,但却在最后安身立命,屈从于命运甘心淡泊,这就显得不太真实。</p><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