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5-31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8854 点
- 注册时间
- 2007-10-30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24
- 精华
- 0
- 积分
- 447
- UID
- 19646

|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汽车·人的情仇问题</strong><br /></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5">——《变形金刚》影评</font></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范典/文</p><p> </p><p>导演:迈克尔·贝<br />主演:西亚·拉伯夫<br /> 梅根·福克斯<br /> 蕾切尔·泰勒<br /> 特瑞斯·吉布森<br /> 雨果·维文(音)<br />发行:派拉蒙/梦工厂<br />类别:科幻/动作/冒险<br />片长:135分钟<br />上映:2007.7.3(北美)<br /> 2007.7.11(国内)</p><p> </p><p>这个暑期因为《变形金刚》的专横侵占,电影市场只能一枝独秀了。好莱坞以其科技含量极高的技术再一次征服了芸芸众生——只能对国产电影表示一下安慰了,要达到人家这样的水平,恐怕还有待进化十年呢。</p><p><br />在看这个电影时,我一直在思考,以前好莱坞似乎衷情于“肉体”类的巨兽怪物,比如E·T、大白鲨、金刚,而今次这种脱却肉身,上升到机器类的、高智能化的变异,是否是好莱坞的一大突破呢?也未尽然,至少我已在不少影片中看到外星球生物被拍成机械化模样的,但同样拍外星球生物,如果都建立在大致统一的状况下,谁拍得更有影响力,谁就能独占鳌头。我相信《变形金刚》是这样一部在“后机器工业”时代下极具代表性的电影作品。</p><p><br />影片以“车与人”的关系展开一场正与邪的斗争。</p><p><br />大学生Sam得到平生第一辆车,却原来是外星球来的汽车人所变。这辆黄色“雪佛莱”跑车系代表正义方的大黄蜂,应该说是开路先锋,为了夺回被代表邪恶一派的威震天所夺走的火种“魔方”,他们来到地球。威震天早在19世纪陷入冰河,引擎失灵而冰藏多年,直到Sam的曾曾曾祖父——一位船长无意中发现了这具“冰人”。而船长的眼镜里记录了坐标地点。正邪两派在地球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时候,代表正义一方的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与人类为伍共同激战邪恶一方——当然,结局又是老套,正义战胜邪恶,还埋下一点伏笔,以待拍续集。据说美国人从来不把影视作品给做“绝”了,从来都是看市场来一拍再拍续集的。</p><p><br />如果说,人类已经从对大白鲨和大猩猩(金刚)的巨兽恐慌症中摆脱出来,那么他们现在更大的恐慌是冷冰冰的、尖锐的机器巨兽。机器工业时代,那些高科技产品带来便利的同时,一方面说明它们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另一方面,这些高科技产物同样给人类带来新的恐惧。例如有人预测200年后机器人将掌管人类,美国微软公司的科学家比尔·乔伊曾说过:“我尽一生的力量编写机器人软件程序系统,然而我个人认为未来并不会如人类想象得那么美妙。我们努力使计算机速度变得更快,然而这也许不会成为我们的胜利,而是我们的墓志铭。”然而,在这部电影中所呈现的汽车人虽然外型极具机器人形状,但却有独力思维的能力,也会有像人一样的感情。之所以将战场搬到了人类生存的地球上,就是为了真实呈现这种类似高科技工业的产物对地球造成的摧毁性,这种恐惧是活生生的——至少不会觉得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假想的故事。</p><p><br />导演一分为二的看待这种人与机器(说得更为详细,应该是汽车人)的关系,一种表现为情谊、互赖性——比如Sam与大黄蜂的关系,他们建立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上,达成一种默契的友情,当大黄蜂遭致人类袭击受伤时,Sam极力保护他——即使现代人骑的已经不是高头大马,而是冠冕堂皇的宝马,如果对物品融入了情感(可谓“移情”状态),操作熟练得当,它们也会驯服于你的操纵。当然现实生活当中的车子不会像大黄蜂那样极富人性,也包括所有:那个由立体音响变成的迷乱(间谍),都不会对主人的恩惠作出反应,但如若操作不当,它们同样会以强硬的态度反过来对付你——这理解起来,是不是人类不良行为的反弹呢?其实,两个外星球正邪两派在地球上打仗,就是对地球的一种侵犯,而以Sam为代表的人类却倾向于一派,使得另一派对地球的侵掠更甚——这可以说明好莱坞倾向于表现大英雄主义,而且以一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大框架来保证影片市场。它在大难临头时常常又表现出小儿女情长、家庭亲情等观念,使得影片在冰冷的械斗中散发出人情味来,还有不失时机的幽默感,这些符号早已用滥,可是花高价打造的影片视觉冲击力上的确很强,征服了很多对故事看得一知半解的人。</p><p><br />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唤起了80年代孩子们的童年回忆,我小时候也看过此类漫画和动画片,只记得“擎天柱”、“大黄蜂”、“威震天”等称号,对故事情节却忘得一干二净,只觉得创作者的想法特别新奇,将汽车变成一个人,多么奇特的想法!时至今日,当屏幕上看到这一个个巨型的机器人在搏斗时,我想,最伟大的还是人类,是我们创造了这些虚拟物,是我们赋予了他们生命,而同时,我们也听到里面某种自我吹嘘的口气,当然,这是由擎天柱口里讲出来的。</p><p><br />另外,当汽车已经普及大众之时,这部影片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所以童年时读过漫画的那群人如今开上了小汽车,当然就会走进影院观赏这部电影……电影的商业味十分浓厚,达到一种赤裸裸的表现,时不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贴着LOGO的高科技消费品出现,诺基亚、雪佛兰、易趣网……我们享受的同时也遭到报应,就跟机器与人的关系一样,情仇都有。<br /></p><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