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五彩斑斓的抽象时代——观《太阳照常升起》有感

[复制链接]

81

主题

0

好友

4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31 09:4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font size="7">五彩斑斓的抽象时代</font><br /></strong></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5">——观《太阳照常升起》有感</fon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范典/文</p><p><br />昨晚兴致勃勃跑去电影院了,看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恰巧在刘小枫的一篇文章《怕与爱》中看到这一句,是摘自法国影片《芳名卡门》的台词:卡门问道——“如果人们将一切毁灭,一切都失去了,可太阳照常升起,空气依然清新,这叫什么?”男侍者说:“这叫曙光。”</p><p><br />而电影的片名据说是来自《圣经》之《旧约》的一句话:“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不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暗指了世事无常而宇宙永生的道理呢?日升日落原本稀松平常,带上“照常”二字,就显出时间的深邃,与之相比的,必然是生活的无奈与细枝末节的繁褥,姜文是不是要告诉我们,规则下面潜伏的是人类的不幸?</p><p><br />这是我在看影片前的一点猜测——人物命运必定不幸!因为有太阳,太阳下的人,特别是日升之前,充溢着一种癫狂式的崇拜与希冀,与之作比的,是事实本身,也即个体命运,那么,姜文是如何来分解这些人物命运的呢?</p><p><br />据说电影改编自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而姜文自然是用一种大男子主义去解构它、美化它。我知道姜文超迷恋文革时期,超崇拜毛泽东,因此,他的影片,无论是本片还是此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都以其特有的视角去展现那个红色年代,色彩明丽,完全有别于一般的文革电影。也许他有一种强烈的法国式情结,极力想把凝重的历史状态稀释成一种精致的“玩笑”,我们去看法国片,会觉得轻松之余有所体悟,而姜导明显也受此风格影响,把电影玩成一种形式,一种眩目的美,然后又带上一点历史烙痕,其实,正因为他的刻意,使得本片看起来并不轻松,至少不够完整,人物形象塑造上不够全面,故事叙述上差强人意,更像一种片段式的散记,而非故事。在18日的《东方早报》上还登了条新闻,说该片票房已冲破680万大关,似乎预示着它的成功,但对于姜文来说,这一棋走得很险。在威尼斯参赛期间,就有记者说该片完全就是讨好欧洲之作,故事虽发生在中国,却以一种略显夸张,或者说带点魔幻色彩的形式来讲述故事,而且在看的过程中,很多人物台词在表述上说出前一句,后一句紧接着便解释一下,似乎就是说给外国人听的,怕他们看不懂(比如“最可爱的人”之类)。而影片中又用各式样的物件、道具象征男女之间的性爱,比如喀秋莎(大炮名,女子名)、鱼鞋(据说象征女性生殖器)、白石宫(象征子宫)、枪(男性生殖器)……似乎堆磊的东西太过了些。姜文自己也曾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反复为观众观摩,而非仅仅一次。但他也许把故事讲得太没劲了,虽然分为四部分:疯、恋、枪、梦,故事人物独立成章,在后面两部分又有交合的地方,前三部分为顺序,而最后一部分是倒叙,也即揭露真相、故事探源部分。似乎前三部分是为后一部分铺垫,想把高潮在这一节中尽情展露出来,可是并未真正打动人心。不可否认的是,姜导把影像画面拍得很漂亮,在结构安排上有些差强人意,故事就讲得没《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流畅。至少,我觉得他在讲故事的时候含蓄不少,房祖名与孔维那场感情看起来有“乱伦”之嫌,他却讲得不动声色;陈冲那场戏精彩是精彩,她的个人表演很有意思,但是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人物应该属于夭折——我的意见是,她那种受环境制约的性欲罪魁祸首是谁,她的归宿怎样,应该说这个人物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姜文让她表现一个片段而已,她可挖掘的背景实在是一片空白。对于周韵饰演的疯妈,带点魔幻色彩,也是象征喻意最浓的一位,她表现出来的对儿子的狠、对树(高度)的迷恋,完全出于人物内心那种爱,她的是无法企及的,因为丈夫早已捐躯而亡,在她那种封闭式的“疯狂”中,我们可以看到爱之深,这一段是成功的。到了孔维那段,关于“枪”,其实单单表现了姜文那种对男性性欲征服一切的狂妄自大,忽略女性往往遭致的是反向报复,因此他老婆孔维便与小了20岁的房祖名偷情。到了“梦”,便是揭晓答案的时候,原来孔维和周韵是朋友,二十年前,两人共赴新疆,一个去奔丧,一个去结婚。极具戏剧性。那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就是在特定时期,农村女性(而且是疯的)对性的渴望、城市男女对性的渴望、城乡人民对性的渴望,以及在异域环境中情欲的始端。当影片最后,一轮庞大的太阳弹跳起来,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在之后,那些压抑的性生活才刚刚从他们的个人命运中展开……</p><p><br />看完全片,我只觉得影片刻意把人物关系表达得简单明了,人物对白也是简朴易懂,然而那些影像却是浓墨重彩,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得叹为观止,可导演似乎考虑得过多,既想使一般观众看得懂,又想使影评人深掘进去——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多少带有动机与企图,片子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未能斩获奖项,多少因其痕迹过重。</p><p><br />我想,姜文的野心是挺大的,他想透过状态的描述让人们看到一个对性十分敏感的时代,想表现那个时代的悲剧爱情,但是他的方式有点独特,不是通过故事本身,而是通过对人的状态的描述,比如对周韵的疯妈形象的塑造,对陈冲饰演的那个林大夫的塑造,对孔维那个人物,都是用某个时期的某一时段来展现她们的变异,有为爱痴狂、为爱变花痴、为爱背叛……而爱情本身被稀释——难道那轮庞大的太阳象征的就是爱吗?它是万恶之源吗?所生出的种种状态,就是因它而起吗?而日升日落,多少爱情衍生为赤裸裸的性欲,最终无疾而终!</p><p><br />这种象征的本事,姜文在《寻枪》中已经有所表现,这儿就更加肆意妄为了,真希望他不要再装深沉了,要么让我们快乐,要么让我们惊叹。我想,中国观众不缺哲学,缺的是快乐。这样一个五彩斑斓的时代,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光影,而它却只是缥缈的光影而已。<br /></p><p>&nbsp;</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vandean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2#
发表于 2007-10-31 11:16:56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e61a1a">据说电影改编自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font></p><p><font color="#000000">你是不气死人不罢休。“据说”——功课做足一点。如果你要写据说随笔,你就发到随笔去,不要往影音里扔。</font></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93800662[/lastedittime]编辑过]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3#
发表于 2007-10-31 11:20:30 |只看该作者
<p>影音讨论该片帖子的地址:<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amp;id=31412&amp;page=2">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amp;id=31412&amp;page=2</a></p><p>做人要谦虚,但是不要跟据说扯上什么暧昧不清的关系。</p>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0

好友

4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7-10-31 14:38:06 |只看该作者
<p>ORZ^ORZ^ORZ</p>
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vande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06:1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