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里·希克给陆蓉之的信

[复制链接]

161

主题

0

好友

2745

积分

论坛游民

不靠谱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font size="5">乌里·希克给陆蓉之的信</font></p><br/><p>亲爱的蓉之:</p><p><br/>&nbsp;&nbsp;&nbsp;&nbsp; 我既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非专业联合策展人,便可使用平白简单的文句,所以容我献出这封信,给为文献展日夜不停努力的您。<br/>&nbsp;&nbsp;&nbsp;&nbsp; 仍记得我们首次见面,您讲述了您的想法并邀请我参加策展。但为何是我? 因为您读遍了那本厚厚的《麻将: 希克的收藏作品》,而您心情激动。在我看来您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下面这些原因,当然您尽可提出反对意见。其一,是作品的选择: 您认为所选作品不是过度表现了政治艺术,就是倾向于只符合西方眼中的“前卫”,全然脱离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您觉得在作品的选择中忽略了中国美学,而当下的作品应继承丰富的历史传统,而非一味质疑及破坏;其二,是我对”中国性”的重视,正如在书中,我个人及其他人用尽方法从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上提炼出这种气质。<br/>&nbsp;&nbsp;&nbsp;&nbsp; 而您锐意回应这些挑战。您用展览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证明它比西方所见的更多,证明它当中的中国美学,证明它丰富、与众不同而毫不逊色的一面。而您如此宽容地邀我加入这策展队伍——我就是那个想对了问题,却错过了正确答案的人。此举是您的智慧,亦是您的亲切。<br/>&nbsp;&nbsp;&nbsp;&nbsp;于是我细读策展序言,愈读愈觉得有趣。文章是以差别为基本,道出了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观点的不同,指出了一条通过彻底研究,或者说出色的艺术,来发现中国新美学的道路。中国完全可以成为世上最大的单一文化空间,但她也面临着被全球的主流文化冲淡其日常生活和文化。我本人也是这一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我创立的首间中西合资公司是以西方经营模式为基础的。若我们细看当代艺术,亦可见到相同的对抗: 在中国的近二十五年,我看到她由开始时的富有中国特色发展成现在的样子。同时,全球的主流艺术都围绕着艺术世界之外的机制和收藏家发展。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中国艺术在主题、语言和造型上,都是朝这种方向发展。事实上,可以预见一切都在未来被同化。当代中国艺术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吗? 它是否会被吸纳吞噬,还是有力地与主流抗衡? 我们可以向马里或哥伦比亚的艺术问相同的问题,可它们或者是任何的非西方文化体系,都没有达到中国文化的博大浩瀚,也没有在将来发展成超级大国的潜力。<br/>&nbsp;&nbsp;&nbsp;&nbsp; 幸好,决定这场比赛的不只是艺术理论家、作家、生意人、观众或其他,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出色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他们的舞台是更为宽广的。一些艺术家有意选择有关中国的主题,一些则相反。二流或三流的艺术家会难以决定自己的位置,而一流的艺术家则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他的主题且能层出不穷。很多艺术家都不太愿意接受一个过于特定的文化身份,如”中国当代艺术”,可如此的身份的确存在。或者,以全球最主流的艺术家之一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为例,他能否在美国文化身份这一语境之外创作出他的艺术?他的幸运在于全球主流艺术正是与他同属一类或是他所熟识的——但他们必定不熟悉中国的文化语境。<br/>&nbsp;&nbsp;&nbsp;&nbsp; 假设我们可定义“中国新美学”,那是否只有中国文化才能创造? 中国新美学又能否反过来在全球主流艺术的洪流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上的热潮,掩盖了全球主流艺术的把关者(肯定不是中国人)对“中国新美学”的忽略。那“中国新美学”对这些把关者来说,是否很有新鲜感和创意? 是否正是如此?<br/>&nbsp;&nbsp;&nbsp;&nbsp; 您真的把我们这几位联合策展人,都推到了一个对中国当代艺术极为重要的关口,这不仅值得占据MoCA 文献展的中央舞台,同时也值得之后的持续研究。<br/>&nbsp;&nbsp;&nbsp;&nbsp; 所以我们从您这里得到了一篇很好的策展序言,那假设让我着迷。我们的这个展览是否能实现这假设? 至少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努力,而您在种种的时间和沟通限制下把我们的队伍团结得这么好!俗语云聚沙成塔,我们既已埋积了一个相当大的沙丘,也一定能建成一座巨塔。<br/>&nbsp;&nbsp;&nbsp;&nbsp; 以我们策展队伍之名祝愿。</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