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5-28
- 在线时间
- 3039 小时
- 威望
- 18642 点
- 金钱
- 123473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7435
- 精华
- 5
- 积分
- 25875
- UID
- 5288
  
|
“他的武功到底怎么样呢,就是说真打起来”
见这个——
前一阵在网上看到一个贴子,题目叫《愤怒!柳海龙竟然说李小龙欺世盗名》,大致内容是作者看到有传言称,中国著名散打王柳海龙说李小龙限于身高、体重等条件,其实战技击能力不会高到哪去,贴子作者的观点自然是极力维护李小龙的声誉。当然,我们可以猜测到,柳海龙应该没有说过那样的话,作为拥有散打王称号的他没有必要靠贬低别人来达到什么目的。但是,不管这些话是否出自柳海龙,既然今天有人提出来,这就代表了它所表达的观点,这就促使我们客观地看待李小龙。
李小龙是一个武技被神话了的英雄,当然,武技是否被神话并不影响他的伟大。李小龙的一些战绩属于误传或误解,比如说他获得1964年加州长滩国际空手道大赛冠军,事实上,根据官方记载李小龙只是出席了那次大会并做了表演。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那次比赛中击败了Chuck Norris,而我们知道,Chuck Norris是不可战胜的。另一个传闻是说李小龙在西雅图街头勇斗4个流氓,救下华人少女,这件事根据目击者James DeMile证实,流氓是1个而不是4个。至于他力挫泰国拳王的说法更是无从考证。
人们杜撰或讹传李小龙的战绩是出于对他的崇拜和敬仰,而李小龙赢得大家崇拜和敬仰的原因就是他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中国武术。李小龙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丝毫没有被夸大,他因此受到的赞许甚至还不能完全彰显他的功绩。在李小龙之后,全世界知道了Chinese Kung Fu;在李小龙之后,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人练武;在李小龙之后,格斗游戏中总能找到一位身材精炼、动作迅疾并伴随尖锐呼啸的拳手。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武术,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也做出了必要的妥协。在李小龙的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他展示肌肉线条的特写镜头,而这种肌肉紧绷的状态是技击中绝对的禁忌,但为了在镜头前好看,他必须这样面对“敌人”。李小龙的另一个妥协是将西方的格斗模式融入到中国传统武学中,让每一拳、每一脚都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这让很多外国人迅速投入到截拳道的学习行列,也令不少人认为截拳道不是纯粹的中国功夫。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李小龙在电影、教学等过程中的技击动作,就不难发现截拳道建筑在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尤其是李小龙早年修习的咏春拳,对他后来的技击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影片《龙争虎斗》中,有一幕李小龙和敌人在比武场竞技的镜头,比赛开始时,两人以右手相搭对峙,李小龙站了一个“奇怪”的姿势,这个看似有些软弱的姿势使他全身处于协调的状态,双腿略微弯曲,身体将展未展,全身关节放松,这正是发劲前的最佳状态。在接下来的一瞬间,他通过肢体微小的旋转将全身能量推到了前手上,迅速击中了对方。整个过程都在依照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进行着,就连李小龙著名的绝技“勾漏手”和“寸拳”也都源自咏春拳,所以,怀疑李小龙中国功夫的纯正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李小龙的实战能力究竟如何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了解一句老话——“拳怕少壮”,这句话的意思不仅是说年轻人打拳有优势,其实质意义指向的是技击的基础——体格。可以想象,李小龙1米72的身高,130多磅的体重,其蕴涵的能量终究有限。假设让李小龙面对柳海龙这种身高体重具有明显优势,并且也极具技击经验的对手,恐怕难有胜算。这个结果可能在很多人的想象之外,但李小龙并不会因此而黯淡,对比两个人,李小龙是真正的武术家,柳海龙则只是个优秀的散打运动员。抛开李小龙的特殊贡献不谈,仅就其本人而言,李小龙的技术创新、钻研精神和“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武术哲学,已够让他被称为伟大的武术家了。
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93bcb01000am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