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1-4
- 在线时间
- 707 小时
- 威望
- 663 点
- 金钱
- 62446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4714
- 精华
- 11
- 积分
- 12326
- UID
- 200
  
|
Exuberance is beauty
杨卫第一个出场, "杨卫"是国内重金属fan们的叫法. 老将
Malmsteen曾经是我们心目中的技术巅峰, 记得多年前我的吉他老师巴特曾经对着那张冰火专辑感叹, 觉得里面展现的速度是世界第一.
见到杨卫上场, 我心里多年积聚的对速度的崇拜一涌而出.他是那种为了炫技而炫技的选手, 而且毫无疑问, 炫的有理, 炫的大气. 他手下的功夫是古典的底子, 帕格尼尼, 莫扎特.....一律被他的奇妙的手指驯服.
他的台风是最典型的重金属范儿, 卷曲的长发, 黑亮的皮衣,华丽的装饰, 夸张的姿态, (尤其是他的抡吉他360度, 和侧马步的招牌动作), 都让他显得充满80年代的气息.
速度, 速度, 高速冲杀的华丽喷涌. 背景中的交响乐一起, 杨卫真是八面威风. 然后中间一段古典吉他的独奏显示出了他的真正传承是欧洲的艺术风格. 他也玩了一段BLUES, 但显然是欧式的, BLUES的最高境界是以慢制快的, 以少胜多的. 杨卫is too much.
总体感觉杨卫是个青春焕发的老将, 活泼, 夸张, 演奏仿佛一个"高贵野蛮人", 有仿佛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杂技大师. 在演出中间他把吉他支在台前的音箱上, 反复摩擦, 发出飞机轰炸般的巨响, 有一根弦显然是断了, 只见一丝银光飘出, 之后是回授之中飞入奥林匹亚神殿的高音. 一时间我灵魂出壳, 几乎从三楼看台一跃而出.
他的正反绕琴桥滑弦的手法显然来自Jimi Hendrix这位吉他之神, 最后作为致敬, 他弹了美国国歌, 这里面有这位欧洲大师对美国观众的敬意, 也辉映着对Woodstock上Jimi Hendrix那段惊天动地的演奏.
Vai is immortal
很多人是冲着Steve Vai来的, 他是奇迹般的吉他大师. 上台的时候, 舞台灯光幽暗, 只有他一人轻巧的走上来, 仿佛一只高大的蝴蝶, 抱着令人无法置信的三重吉他. 出手很慢, 显然这吉他是又一件他和制造专家研究出俩的新武器, 调弦方式恐怕非常复杂, 因为他滑弦的手法太奇怪了. 不可否认, Steve Vai是整个电吉他历史上最有发明创造精神的大师之一, 恐怕只有Jimi Hendrix本人在他之上, Eddie Van Helen也是大发明家, 但似乎还没有Steve Vai这么大胆.
坐着弹三吉他, 吉他背带断了, 有工作人员上来想帮忙, 谁知Vai
大师干脆站起来, 抱着这半面墙玩起速度来, 一时间我觉得他的人就象一只蝴蝶大风筝, 飘忽着弹出瀑布般的SOLO, 如水银泄地, 恣肆无涯.
之后他有改回他的经典的伊万那兹的带手柄的白色镶嵌贝壳的吉他. 几首个人经典出自Passion and Warefare. 他的节奏显然比扬卫的要复杂的多, 是一个大综合的展示, 速度上也毫不逊色, 有时候我感觉他的点弦速度似乎在杨卫之上. 而泛音的控制尤其出色,
这么帅的一个人, 站在台上和他的乐器尽情做爱, 刚柔相济,风炉日炭, 雌雄一体, 气象万千. 当他弹For the love of God的时候, 我感觉他的技艺比当年更强了, 花巧之处更加稳重, 凌厉之处下手更加直率, 当真是通神之技. 他问道, "谁是世界上最好的贝司手?" 观众大呼Billy Sheehan的名字, 老妖魔抄着一把绿光闪烁的电BASS上场, 他有名的轮指技术对任何和他合作的吉他手都是一个考验.在MR. BIG之前, 他就和Steve Vai一起对练.Mr. Big大名鼎鼎的光速吉他手Paul Gilbert当然
的是个利索的角色, 但实际上速度没有他快, 因为轮指的时候少用一根手指.
弹键盘的人不知道是谁, 他背着吉他弹键盘, 有时候突然跳出来和Steve Vai玩一段吉他SOLO对杀, 技术之高让我大跌眼睛,以后一定要考证此位大侠的背景.
Vai的演出就效果而言, 盖住了Malmsteen的风头, 同样, 他也玩了一段音效, 不过走的是前卫路线, 他人半伏在地上, 长发飘着, 人向前探出, 回授音如鬼似魅, 整体上给我的感觉仿佛是模拟一条龙在北极冰川中发射神光.
The Extremist Satriani
Satriani的吉他到了收发自如的境界, 他的节奏带着冲浪音乐(surf music)的味道, 可给人的感觉是他不是用冲浪板而是飞碟在一浪接一浪的高潮中冲刺. 看他弹琴的姿态, 整个人都处于勃起的状态, 他绝不跳来跳去, 也不做夸张的动作, 技巧高超然而没有丝毫炫技, 带着流星和花瓣的一股音乐急流向你直冲而来, 透彻而浪漫, 爽朗而明丽.
他的Flying in a blue dream, 我大学的时候常听, 幽蓝色的节奏部分, 配合着超长的一个单音的延时, 慢慢起飞, 猛然间流云四散, 一个新的视野展现在眼前, 一线高音绕着明月飞转,众星闪烁有如无数个自然泛音刚刚离弦.
Summer Song是我看的他的第一个MTV, 当时并不知道此人是谁, 只是惊讶于他的从容大气的演奏. The Extremist最早是在一家乐器店听的, 当时觉得弹琴的人真是牛啊, 怎么做的音效啊.后来爱上了Steve Vai的演奏, 觉得他更新更怪, 后来才知道原来Steve Vai少年时代是跟Satriani学的吉他.
Always with me, always with you. 我在杨耘的那里复印过这首曲子的乐谱, 99年在租来的房子里弹, 那时候天气寒冷, 半夜出门一看, 星月如画, 大雪满地, 隔壁房东烧的暖气让我微微的中毒.
这首曲子的开篇原来是木吉他的节奏部分, 简单的几个和弦,娟秀无比, 而这次用电吉他压制着弹出, 更添几分摇曳. SOLO部分慢慢加入, 仿佛是对情人无望的低语, 到后来一连串的点弦连翩而来, 如花似玉, 死而无憾.
Keep on Rocking in the free world!!!
Always with me, always with me 弹到最后关头, John Petrucci缓步走上舞台, 和Satriani互飙SOLO, 一时间全场振奋. John Petrucci是上届G3的客座吉他手, 是近年来声誉越来越高的前卫金属乐团Dream Theater的灵魂人物.
G3的集体Jam开始了, 三位大师, 加上John Petrucci, 还有闻讯赶来的另外一位老年吉他高手(名字没听清楚, 有待考证), 成了五人大战.
第一首合奏的是Jimi Hendrix的Voodoo Child, 由Malmsteen领奏并主唱. 第二首仍然是Jimi, little wing由Steve Vai主打. 说到这首曲子, 我曾经在梦里反复的练习, 也曾经收集过各种翻唱版本.
最伟大的Jimi, 我永远的最爱.
第三首是Neil Young的Keep On rocking in the free world. 想当年Neil Young和Pearl Jam的现场演绎是何等激动人心, 老Neil那发疯般的SOLO让新一代的Grunge大腕们相形失色. 我跟着Satriani一起把这首歌唱到底, 不过是三四个和弦的简单的曲子, 竟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和许秋汉同志讨论过多次Neil Young, 老辣啊.
三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
我坐火车回家, 仿佛坐在高潮之后的余波中, 人世浮游, 天高皇帝远, 心中狂云万里, 激情无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