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生效的1994年1月1日,凌晨,墨西哥恰帕斯州(CHIAPAS)的聚集大量欧美游客的古城圣克里斯托佛市(SAN CRISTOBAL DE LAS CASAS),色彩泼辣的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们沉沉地睡着,包括政府官员和军警在内的市民们大都在元旦前夜的狂欢中多喝了酒,除了鸡鸣狗吠,整个城市人迹全无。
忽然,数以千计的以黑色滑雪帽蒙面的印地安土著武装部队出现在街道上,他们训练有素、计划周密,迅速占领了交通要道和重要机关,还打开监狱释放了犯人。整个起义过程只死伤4人。据说,为首的是个白人知识分子叫马科斯(MARCOS),是个电脑玩家和大学教师,他1983年就进入恰帕斯山区,在印地安社区中发动群众,准备武装起义。真可谓“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占领圣克里斯托佛市的当天,蒙面军就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向世界宣布了这个以墨西哥民族英雄萨巴塔来命名的“萨帕塔”解放军在恰帕斯州成功地举行了武装起义,马科斯并且向媒体宣称:起义的目的是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
接着,起义军向丛林撤退,让政府调集的4万正规军扑进了一座空城。虽然整个起义过程只延续了12天,但是,恰帕斯州发生的土著蒙面军的起义被各国媒体以“打响反全球化第一枪”的大标题刊出,已经足够引起全球关注。于是,研究拉美问题的学者据此把萨帕塔的武装起义称为“符号革命”。
(按语:明明是山区土著印地安农民争取土地和生存权益的起义,却冠以反全球化的名义,还恰好找个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的日子开打,这种策略上的安排至少说明这个蒙面军的领导人会聪明地利用媒体!从那时起,这些神秘的印地安战士就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