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3-24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39459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1457
- 精华
- 0
- 积分
- 10118
- UID
- 96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世纪在线艺术网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05-9-14
鉴于艺术市场的日益繁荣,逐渐在北京周边形成了许多区域性艺术家和艺术空间的发展群落。边缘艺术群落最早兴起于圆明园,也是被政府唯一取缔的现代艺术集中发展区;随后在宋庄和通州县城逐渐构成了以平房居住发展和以楼房居住发展的两大艺术区域;东村、上苑和蓝山亦成为拥有为数不多的知名艺术家的工作居住地;由于大量艺术家进驻工厂厂房进行艺术创作的现实成就了大山子艺术区的显赫盛名,也是艺术家和各国画廊及反映当代艺术活动生存空间和学术状态的重要集中地;费家村和索家村是集约发展艺术家工作室的特殊艺术群体,是集创作、生活、展示、推广一体化的独特艺术发展区。这些艺术区基本上都是自行发展起来的,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逐渐演化成具有独到特点和面貌的艺术发展区。由于这些当代艺术区的不断扩大和蔓延,外国艺术家的大量参与,使北京已经成为艺术国际化的发展中心,在中国本土以及世界范围都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总体上亦符合国家要求的现代文明社会建设的发展标准。
经过几位艺术家的共同动议,大家决定选择大山子、宋庄、费家村和索家村三个主要艺术区作为互动的首选地,以涵盖北京周边不同类型当代艺术区的基本风格,集中举办各具特色的当代艺术互动展,逐渐把各个艺术区的不同职能和发展经历、作品创造及风格类型展示大众。由于一些艺术区同样受到拆迁的困扰,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共同策划这样的展览,可以把各个艺术区的发展优势和问题同步展示出来,从而得到全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提出瞩目世界的一个新的文化艺术现象。
北京当代艺术区互动组委会在此特别感谢北京龙泽源置业有限公司给予的大力支持,提供具有良好人文艺术环境的光华国际-CBD艺术街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展场,并提供本次活动全面的宣传费用,促使本次活动得以开展实施。特别感谢杨乐渝总经理对本次活动给予的肯定,感谢刘伟国、夏涛所作的许多具体工作,尤其感谢中央美院王中先生的大力举荐,才使我们拥有更大的发展平台。
本次活动的组委会成员包括:肖兵、李刚、老丹、严宇、饶松青。他们本身亦是名副其实的当代艺术作品创造者。同时我代表肖兵、李刚、老丹作为本次活动的总协调感谢每一位介入组织具体工作的艺术家,尤其是索家村的沈敬东、王南飞、张建华、郭亚希、王斐等,由他们组织的别具特色的展览补充了本次活动的鲜明个性;严宇和饶松青所组织的展览亦可说是近年来由艺术家自己组织起来的规模最大的展览;感谢鲍智明、卫保刚、徐志伟的牵线搭桥,感谢大家为了所有艺术家的共同利益同步进取。
最后感谢那些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媒体和专家,感谢你们通过调整镜头和书写文字把当代艺术家的工作成果、发展愿望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北京当代艺术区互动组委会对外发言人:曾鑫
光华国际 CBD艺术街—行走结构—艺术作品展
2005年9月24日下午3:00开幕式
2005年9月24日至2005年10月24日
参展艺术家: 隋建国、吕品昌、王中、王少军、展望、孙伟、萧立、姜杰、段海康、于凡、曾成钢、李象群、蔡志松、喻高、李险峰、夏德武
北京当代艺术区互动之索家村、费家村
费家村酱艺术中心
索家村国际艺术营
索家村新画廊展览安排:
2005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起每周一次展览活动
包括:
九月:
第一期(星期二——星期日)
9月20日~25日:“绘画四人展”
参展艺术家:林飞、叶东胜、李刚、卫保刚
第二期(星期二——星期日)
9月27日~2日:“实验水墨七人展”—组展人—郭亚希
参展艺术家:张进、张方白、郭亚希、石建国、武艺、刘旭东、潘樱
十月:
第一期(星期二——星期日)
10月4日~9日:“嘀嗒”—组展人—王斐
参展艺术家:吴海洲、王斐、刘志懿、王健、萧琎、吴笛笛
第二期(星期二——星期日)
10月11日~16日:
参展艺术家:待定
第三期(星期二——星期日)
10月18日~23日:“再来一串”四人展—组展人—沈敬东
参展艺术家:沈敬东、陈宇飞、孙佰钧、梁越
第四期(星期二——星期日)
10月25日~30日:
参展艺术家:待定
十一月
第一期(星期二——星期日)
11月1日~6日:有情绪的水墨
参展艺术家:李刚、黄阿线、韩伟华、杨运高、墨宝用
自费家村的香格里拉艺术工作室区于2000年建立以来,2002年村东部以西南的四川、云南艺术家为主要的工作室院落投入使用。2005年,新的索家村北京国际艺术营100来位艺术家的工作室也相继投入使用。
北京北部的艺术生存空间以其独特新建厂房式的形式面貌出现于充满艺术活力的朝阳区。从始至今,它所面临的危机如同我们每个人在现代所面临的危机一样充满不稳定,通过各位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与建创,为世人展现了一种近乎于不真实的生活工作方式,象万物一样,它也有它的生命周期,当它被摧毁后,艺术家的理想还存在下去,追求自由表达的理想不变。
——酱艺术中心 负责人 李 刚
北京当代艺术区互动之宋庄
宋庄画家村画廊—环宋庄—当代艺术集结展
2005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
参展艺术家: 孙光华、严宇、刘毅、大龙、王庆松、朴光燮、刘玉君等,超过30人
在700平米室内空间和3000平米室外空间展出的来自宋庄及周边艺术群落的100多件当代艺术新作,可以称作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大聚会。参展艺术家均来自宋庄及其周边的艺术群落,他们或者是已有建树的老将,或是崭露头角的新秀,但都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不懈的创新精神活跃在国际国内艺术圈内,颇具实力。
此次展览作品包括装置,录影,摄影,架上绘画、雕塑等,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最大程度上彰显出艺术生态的多样性,显示出环宋庄群体的实力。透过该展览,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最知名最活跃的群体的最新动态和发展状况,从而对中国当代艺术思路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宋庄画家村画廊 负责人 严 宇
北京国际艺术东区(泰合城)
2005年9月25日至10月20日
参展艺术家: 超过100人
—差异与建构—当代艺术群展
一种来自民间的力量
这次的展览经过多次商讨与协调,终于把北京及上海的各个艺术家聚集区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这样的活动。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介入进来,深表遗憾。由于这次的展览是由艺术家自发筹划的,所以在选择艺术家上,作为联络者,我们没有站在一种文化立场对另一种文化立场进行评判的权利,而是让所有我们能通知到的艺术家都能参与,看看我们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能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所以这次展览从整体上看来会显得丰富而杂乱。也许有人认为因缺少某些成功人士的参与会显得份量不足,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获得某些恩惠与提携。试想那些成功艺术家在未获得广泛认同之前也会遭遇同样的困境与尴尬,那他们又是如何在困难重
重的情况下得以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尽管我们的展场并不专业但历史上简陋的舞台照样成就了不少伟大的起点。因此在我看来这一切并不是这展览的败笔,而恰恰是这次展览的特点。因为文化是动态的发展,而不是一个现行的结果,对每一个艺术家辛勤的劳动,我们很难预测他们的文化立场在将来会呈现怎样的意义与结果,因为社会的发展并不依赖于少数权威的逻辑与推演。我们有权利对所有的权威保持距离与怀疑,这不仅是艺术家的权利也是公民的权利。让我们把判断的权利留给时间吧。在此我们对所有在不同文化立场上辛勤劳动的艺术家们保持敬意。我们有理由宣称这种来自民间的力量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主流。
——宋庄当代艺术展览 负责人 饶松青
北京当代艺术区互动之大山子
哈特艺术沙龙
—互动先行者—作品展
2005年9月22日至12月22日
圆明园画家村历史图片:徐志伟
北京当代艺术区互动组委会艺术家:肖兵、李刚、老丹、严宇、饶松青
与索家村、费家村和宋庄不一样的是大山子 798 当代艺术区日常拥有着众多开放空间,大量的画廊和展示活动频繁发生,各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云集此地。大山子会按往常一样进行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再现,这些活动同步构成了大山子全面介入北京当代艺术区互动的最为真实的写照。
哈特艺术沙龙组织的“—互动先行者—作品展”是配合这次活动实施的一个重要展示,正因为参与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具有艺术创作背景,因此,这个展览尽可能的把推动北京当代艺术区互动的组委人员的作品集中起来,为人们了解本次活动的现实意义提供一条更加清晰的思路,让人们同时对本次活动组委会成员的整体素养有个真实评判。
同时,展出徐志伟镜头下的有关圆明园艺术家村的一些珍贵历史图片,作为当代艺术区起源的背景资料,补充本次活动的历史发展意义。
——哈特艺术沙龙 负责人 老 丹
十年前,当我端着相机聚焦于这样一群人,我不曾想到,我在记录着一段特殊的历史。今天,当我的照片被悬挂起来,当照片中的那些人物一个个地充满了我的私人空间,当他们面对过去流露出追忆的甜美,我相信,他们的青春在这一刻复活了。 这就是图像的力量,能把你一下子带回从前,特别是你所生活和经历过的,你会突然觉得这一切虽然时隔久远,却恍如昨天。
人的一生大约可以分为若干个十年,而某个十年就是你一生的关键。这十年中,我目睹了一个时代映照在我们身上的变化,世事苍桑,让人生多出几分感慨。但大家一起面对往昔,流连于追忆的思绪,那兄弟一样的情谊又回到了我们中间。 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一切都将成为历史。让我们记住十年前我们共同拥有的圆明园。
——专业摄影师 徐志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