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杭州,现代艺术激不起微澜! [转帖]

[复制链接]

210

主题

0

好友

3198

积分

业余侠客

神州大大侠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哈哈!每个人都这样在骂!是跟文化方式有关!这个需要慢慢的改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来,是因为冬天我办公室出奇的温暖 http://spaces.msn.com/members/zhaogang7601/

214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他哥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7-8-4 13:29:39 |只看该作者

杭州,现代艺术激不起微澜! [转帖]

作者:蒋梦桦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点击数:77    更新时间:2005-9-14

  本报讯 吴昌硕、蔡元培、林风眠、潘天寿等艺术先驱们恐怕没有想到,为近代中国美术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杭州,现在却屡屡出现了现代艺术展遭受杭州人冷落的情况。现代艺术在杭受冷落

    前天下午4时,在中国美院美术馆,法国艺术家路易·罗比尼雅的雕塑展览现场,八九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在同两个外籍人士一道,入神地观看着一部关于路易雕塑活动的录影,而一旁几十座路易的作品周围,没有一个参观者。

    9月3日晚,杭州红星文化大厦影剧院举行了一场北京某年轻古筝演奏家的音乐会,吸引了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而几乎没有几个人注意到:通往剧院入口的这条长廊是大厦的画廊展区,墙壁和展台上都陈设着精致小巧的艺术品——“6×6献给爱尔兰——爱尔兰当代艺术展”,雕塑、油画、数码版画、摄影、装置等等,这个拥有100余位爱尔兰艺术家上百件作品的展览被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尼古拉斯·欧布莱恩誉为“爱尔兰当代艺术今年在国外最大的一次集中亮相”。

    “2日开幕那天倒是来了两三百人,包括沪杭两地的当代艺术家、常驻外籍人士,美院学生,还有文艺界人士等。”事后,“6×6”策展人JamesRyan说,这位已经在杭州生根的爱尔兰人对杭州充满了好感,为了让杭州人可以多了解自己祖国的艺术,他争取将杭州作为了该项大展的首站。“9月21日,我们将移师上海东廊艺术中心,11月3日展览将移师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

    现代艺术缺乏知名度和财富效应然而,开幕式时圈内人的捧场并不能说明普通市民对展览的认同度,也不能说明事后的冷清是个意外。“杭州人不太喜欢现代艺术,他们还是比较热衷传统艺术,尤其是国画,这可能与杭州的文化背景有关。”有艺术界人士评论道。

    关于文化背景的说法得到了浙江画院副院长张伟民的认同,张伟民同时认为,现代艺术家“缺乏像国画家一样的知名度”,也是现代艺术展要冷落的原因之一。

    但知名度一说并不能完全解释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在市民接受度上的落差:毕加索、米罗、马蒂斯总该有名了吧,但今年1月,当中法文化年的重点项目《蓝色海岸——阿尔卑斯滨海省艺术精品展》将毕加索陶瓷、米罗雕塑、马蒂斯版画海报等带到西湖美术馆时,不仅开幕那天到场市民不多,后来也是参观者寥寥。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去年“七艺节”时,数千人在省展览馆外排队争看黄宾虹作品展的盛况。

    一位中国书画的爱好者的说法更极端:“我敢保证看一场现代艺术展的人绝对不会比参观一场大型书画拍卖会预展的人多——财富效应吸引了务实的浙江人。”

    来自专业美术场馆的统计数据似乎也说明了这种“水土不服”的一头热状态。作为杭州目前惟一的一家专业美术馆,西湖美术馆在2004年共举办艺术、设计类临时展览21个,除“生命之光—沙耆90华诞艺术回顾展”和“浙工大毕业设计展”之外,其余19个均为书画、篆刻类展览。而像潘天寿纪念馆、唐云艺术馆等小型美术馆在展览内容上基本上都是中国传统艺术一统天下,这跟京、沪两地传统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的状况有了明显的反差。

    “这跟一个城市人群的审美开放度有关。”《中国花鸟画》杂志副主编罗剑华在聊到这个话题时认为,京沪两地对外交流的频繁与常驻外籍人士对城市审美标准的多元化所起的影响,也是造成杭州现代艺术不如传统艺术热的原因之一。中国美院公共艺术系讲师、青年艺术家娄申义则表示,其实杭州搞现代艺术的人并不少,显得比较弱是因为国画太强,一个艺术爱好者在最初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感觉的时候也是先从国画或油画打底子,而很少会去碰装置、影像等;也正因为此,现代艺术展在杭州不是没人看,只是多为圈内人看而已。

杭州现代艺术与谁共鸣

    中国美院新媒体系主任张培力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在杭现代艺术家之一。他的意见是与大众关系更密切一点的、非实验性的国画的确在杭州拥有广泛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基础,但从另一方面说,越现代、越实验性的艺术其观众群也就越窄,这一点不仅杭州如此,国外也是如此,不少现代艺术内容和形式可能现在观众没法接受,但若干年后,可能会影响很大。

    “现代艺术在杭州表面看似平静,没有‘双年展’这样波澜壮阔的活动,”张培力说,“但其实中国当代艺术是跟杭州息息相关的——出自中国美院的艺术家正源源不断地走向外面,给北京、上海艺术圈带来新的东西,不少京沪两地极具知名度的艺术家像杨福东、邱志杰就是杭州出去的。”张培力坦言,京沪两地观众中可以沟通的人多一些,这和这两地开放度高、国内外艺术家集中有关,从新闻宣传上也比较容易出效果,但正因为杭州既不是全国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反而更适宜做一些不直接、更深层次的艺术研究。不过,也有持异见者比较尖锐地指出:就个人而言,任何人喜欢传统艺术都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很多传统是要现代元素来刺激并获得发展的,以杭州市600多万的人口来说,其实只要有0.01%的人喜欢现代艺术,就能挤满我们的美术馆,而事实却是出现了这样的冷落情形,所以,“作为一个城市来说,这绝对是不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

好友

4078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3#
发表于 2007-8-4 13:29:39 |只看该作者
杭州就这吊样,估计连个像样的文学青年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他哥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07-8-4 13:29:40 |只看该作者
杭州艺术青年应该还是不少的,毕竟有个美院在那。跟资本市场有关,还有跟外国人多少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07-8-4 13:29:40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艺术青年多少的事,是杭州的媒体人和有钱人都他吗是土狗和农民组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29:58 |只看该作者
我们由于聪明而变得狡猾 由于狡猾而缺乏勇气 由于缺乏勇气而萎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7 06:1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