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ki Kaurismäki(阿基·考里斯马基)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4

好友

101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4: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tbody><tr><td><div class="cnt"><div forimg="1"></div><div forimg="1"><em></em></div><div forimg="1"></div><div forimg="1"></div><div forimg="1"></div><div forimg="1"></div><div forimg="1"></div><div forimg="1">《没有过去的男人》图片</div><div forimg="1"><a href="http://hiphotos.baidu.com/lexiaozhu/pic/item/da4b7f2323be79519922ed59.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blogimg" alt="" src="http://hiphotos.baidu.com/lexiaozhu/abpic/item/da4b7f2323be79519922ed59.jpg" border="0" small="1"/></a><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iv forimg="1"><a href="http://hiphotos.baidu.com/lexiaozhu/pic/item/61bf76c2a12b6c36e4dd3b59.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blogimg" alt="" src="http://hiphotos.baidu.com/lexiaozhu/abpic/item/61bf76c2a12b6c36e4dd3b59.jpg" border="0" small="1"/></a><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iv forimg="1"><a href="http://hiphotos.baidu.com/lexiaozhu/pic/item/65d2c1dc604953a2cc116659.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blogimg" alt="" src="http://hiphotos.baidu.com/lexiaozhu/abpic/item/65d2c1dc604953a2cc116659.jpg" border="0" small="1"/></a><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iv forimg="1"><a href="http://hiphotos.baidu.com/lexiaozhu/pic/item/78c9f6fcf15e6381b801a05a.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blogimg" alt="" src="http://hiphotos.baidu.com/lexiaozhu/abpic/item/78c9f6fcf15e6381b801a05a.jpg" border="0" small="1"/></a></div></div></div></div></div></td></tr></tbody></table></p><p>Aki Kaurism&auml;ki(阿基•考里斯马基)</p><p><em>按:最早看到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应该是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中的一个短片,但是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最近看了《薄暮之光》 Lights in the Dusk (Laitakaupungin valot),被里面的表演吸引才开始搜索他的资料。《薄暮之光》我觉得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78分钟,男主角的表演颇为含蓄,即使被一个女人骗得坐了牢也不见他有一句抱怨,甚至一个仇恨的眼神你都难以见到,他只是一个默默的工作者,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完全失败者”,在最后,他得到小店女主人的爱, Lights in the Dusk 的寓意也显露了出来。2007年的新电影 Chacun son cinéma 将于5月20日在法国上映,片长100分钟。</em></p><p>Written for Virtual Finland by Helena Yl&auml;nen, journalist and film critic<br/>&nbsp;&nbsp; Translated by lexiaozhu</p><p>作家,编剧,制片人,导演</p><p><font face="楷体_GB2312">•1957年出生于Orimattila<br/>&nbsp;&nbsp; •首先是以一个剧本作家和演员开始他的电影职业生涯的,经常出现在他哥哥Mika(生于1955年,也是一名导演)的电影里<br/>&nbsp;&nbsp; •通过他自己于1987创建的公司Sputnik Oy来制作自己的电影<br/>&nbsp;&nbsp; •凭借The man without a past(《没有过去的男人》)获得2002年第55届国际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2年Huesca电影节Luis Bu&ntilde;uel Prize(路易斯•布努埃尔)奖<br/>&nbsp;&nbsp; •Helsinki(赫尔辛基,芬兰首都)几个餐馆和Nummi-Pusula一个宾馆(赫尔辛基的西部)的共有人</font></p><p>&nbsp;戛纳评委会大奖是为导演的高天赋而设立的奖,相反地,金棕榈奖则陷于纯粹的机会,一些政治方面的问题,一时的心情和票房收入的潜力。</p><p>&nbsp;对于阿基•考里斯马基的事业来说,这样看得见的大幅度的被报道是一个里程碑和转折点。它浓缩了阿基•考里斯马基先前所有的成就。对于他的电影来说将意味着更为广泛的发行,对于他自己,则意味着告别年轻时的承诺,走向成熟的技艺。</p><p>&nbsp;这并不能让他的电影变得更好或者更坏。从根本上说,正在进行的变化已经要求他放弃鸽房的安全去接受公众的关注。</p><p>&nbsp;这是一个很好的时刻。《没有过去的男人》是四十五岁的阿基•考里斯马基最好的也是最受人喜爱的作品。而嘎纳的气氛似乎也是为他的进步热身,现在则有了一个值得高兴的遭遇让人去等待。</p><p>&nbsp;《没有过去的男人》是阿基•考里斯马基第十三部长片。其它的作品中,有短片,带背景音乐的纪录片和一个翻译萨特《肮脏的手》的电视片。</p><p>&nbsp;这部新获奖的影片在今年三月一号在芬兰首映,离考里斯马基第一次惊吓芬兰观众已经近二十一年。</p><p>&nbsp;1981年塔佩雷电影节上,一部四十五分钟的电影The liar上映,这部影片由考里斯马基和Pauli Pentti参与编剧。描绘了一个来自赫尔辛基年轻人夏季的漫游。主角名为Ville Alfa,是一个瘦长型的年轻人,带有着不可救药的浪漫和哲学化,由考里斯马基自己扮演。Ville是他个性的另一面,将通过考里斯马基而永存。</p><p>&nbsp;考里斯马基和Pauli Pentti在一年前就试图以同一个主题创作一部电影,但是存在资源问题。1980年春天,他们再次尝试,最后由考里斯马基在慕尼黑学习电影的哥哥Mike执导,考里斯马基则出演了主人公。</p><p>&nbsp;短暂的波动之后,The liar是一股新风吹进了乏味的芬兰电影。1981年夏天,阿基和Mike合作了一部纪录片The Saimaa Gesture。</p><p>&nbsp;Mike于1982年制作的The Worthless对阿基的荧幕表演起了重要作用,它也使Matti Pellonp&auml;&auml;作为兄弟俩最重要的男演员第一次露面。</p><p>&nbsp;1983年,阿基•考里斯马基导演了第一部长片。这是他少年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阅读经验的一次改编。而且这也是一次高水准的成就,但他的拍片频率也逐渐慢下来,直到九十年代末期。</p><p>&nbsp;粗略地分,他的电影可以分为三类:经典作品的改编,随时决定的旅行和对下层人民的描绘。</p><p>&nbsp;第一种类型包括Hamlet Goes Business(《王子复仇记》)La Vie Bohème(《波希米亚人生》),第二种包括Calamari Union和描写列宁格勒牛仔乐队的作品,考里斯马基还导演了一部纪录片,是关于列宁格勒牛仔和红军合唱团在1983年赫尔辛基联合举办的音乐会。</p><p>&nbsp;他的工作班底开始于Shadows in Paradise(《天堂孤影》),一部爱情片,其中Matti Pellonp&auml;&auml;饰演一位名叫Nikander的拾垃圾者,Kati Outinen饰演Ilona,一个超市收银员。那时这部电影也在嘎纳电影节上放映过,不过是在Directors\' Fortnight(导演双周)。蓝领主题在Ariel(《升空号》)The Match Factory Girl(《火柴厂女工》)得到了延续。</p><p>&nbsp;现在正在进行的是芬兰三部曲,第一部Drifting Clouds(《流云》)关注的是失业,曾进入过1996年嘎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p><p>&nbsp;《没有过去的男人》把目光转向无家可归的人,2002年3月22日在55届嘎纳电影节上放映,作为一个导演,那是一个不错的时刻来谈论通过二十年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工作方式。</p><p>&nbsp;考里斯马基制作那种纯个人风格化的电影,个人的想象力和决心支配一切,要实现他的想象力就需要别的人,Timo Salminen几乎是考里斯马基所有电影的摄影师。</p><p>&nbsp;Kati Outinen曾经是电影《流云》里的女演员,和Matti Pellonp&auml;&auml;一起,考里斯马基创造出自己世界的形象,现在这个使命则由Markku Peltola(来自处于芬兰中心的城市塔佩雷的演员)肩负起来。</p><p>&nbsp;录音师Jouko Lumme,编剧Timo Linnasalo,布景师Markku P&auml;til&auml;都是考里斯马基制作组的成员。</p><p>&nbsp;Kati Outinen凭她在《没有过去的男人》中的表演获得嘎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2年,她曾作为《波希米亚人生》的一名演员获得欧洲最佳演员。</p><p>&nbsp;考里斯马基说他非常信任自己的潜意识,并在那里储藏主题和想象力,随着时间的消逝,它们会呈现出来。他从来不把剧本写在纸上,直到所有的素材都有效地准备好。</p><p>&nbsp;简单点说,每一秒的电影他都不用剧本,对其他人也一样。如果说他有一个剧本,那就是有了学问(包括对话)才能有的剧本。当没有剧本的时候,即席创作就经常发生。考里斯马基说“当有即席创作的时候,意味着我在即席创作,而不是其他人,演员们不进行即席创作,那种情况下,就不是一个团队的工作”。</p><p>&nbsp;考里斯马基经常只进行一次拍摄,他从不让他的演员排练,但是被拍摄的都被用上了。他说随着空间被拍摄所有事情都发生了。简单地说,演员面前的这堵墙是有意义的。“第一次来到这个场景,颜色,然后是灯光和演员,最后是对话都是第一次”。</p><p>&nbsp;考里斯马基对灯光的使用是小心翼翼的也是创新的,他完成电影需要最后的灯光效果的帮助。</p><p>&nbsp;《没有过去的男人》讲述的是一个被袭击的受害者的故事,他被严重地殴打致失去记忆。那些生活在集装箱中无家可归的人们帮助他开始了新的生活。</p><p>&nbsp;这部电影的中心是对那部分在赫尔辛基海岸线上无家可归的人们的总结,他们居住在集装箱里,构建着他们自己的微型世界。在开始的几个场景里,我们看到一些neon-clad(可能是一种材料)、钢铁、玻璃等充满了赫尔辛基海岸线,但是一旦主人公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并且漫步在永恒的、富有诗意的考里斯马基仙境时,这就是一块从来没有过的、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土地。</p><p>&nbsp;考里斯马基的长片是以黑白和彩色交替地出现的。他说黑白电影是为自己制作的,彩色电影是商业的。但是这个模式被一部彩色电影《火柴厂女工》弄乱了。</p><p>“当然这部电影不是忧郁的”他声明说,“它应该是黑白的,但是太简洁了以至于没有什么可以观看”。</p><p><br/><strong>Films as director</strong>: </p><p><br/>1981 - The Saimaa Gesture (Saimaa-ilmi&ouml;, co-directed with Mika Kaurism&auml;ki) <br/>1983 - Crime and Punishment (Rikos ja rangaistus) <br/>1985 - Calamari Union&nbsp; <br/>1986 - Shadows in Paradise (Varjoja paratiisissa)<br/>&nbsp;&nbsp;&nbsp;&nbsp;&nbsp;- Rocky VI (short) <br/>1987 - Hamlet Goes Business (Hamlet liikemaailmassa)&nbsp;<br/>&nbsp;&nbsp;&nbsp;&nbsp; - Thru the Wire (short ) <br/>1988 - Ariel&nbsp; <br/>1989 - 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br/>&nbsp;&nbsp;&nbsp;&nbsp;&nbsp;- Dirty Hands (Likaiset k&auml;det, TV film) <br/>1990 - The Match Factory Girl (Tulitikkutehtaan tytt&ouml;)<br/>&nbsp;&nbsp;&nbsp;&nbsp;&nbsp;- I hired a Contract Killer&nbsp; <br/>1991 - Those Were the Days (short) <br/>1992 - La vie de bohème (Boheemiel&auml;m&auml;&auml;)<br/>&nbsp;&nbsp;&nbsp;&nbsp; - These Boots (short) <br/>1993 - Total Balalaika Show (documentary) <br/>1994 - Take Care of your Scarf, Tatjana (Pid&auml; huivista kiinni, Tatjana)<br/>&nbsp;&nbsp;&nbsp; &nbsp;- Leningrad Cowboys Meet Moses&nbsp; <br/>1996 - Drifting Clouds (Kauas pilvet karkaavat) <br/>1998 - Juha <br/>2002 - The Man Without a Past (Mies vailla menneisyytt&auml;) <br/>2006 - Lights in the Dusk (Laitakaupungin valot) </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8 13:32:30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