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1-4
- 在线时间
- 707 小时
- 威望
- 663 点
- 金钱
- 62446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4714
- 精华
- 11
- 积分
- 12326
- UID
- 200
  
|
http://www.stevereich.com/
进去以后点Multimedia
"Music for 18 Musicians"
http://www.columbia.edu/itc/music/reserves/cd340.html
全本在这里.
简单介绍:
1960年以來在美國時常聽到亞洲的各種音樂, 特別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音樂, 激發作曲家們培育一種簡單的風格, 可以在其中開發旋律和節奏的難以捉摸的細枝末節。用拉格raga進行有控制的即興創作便是靈感的來源之一:拉格有微分音程, 有固定的節奏單元交替, 有持續低音的嗡鳴, 有狂想式的音型法。爪哇和Bali甘美朗樂隊的冷靜, 恍惚, 重複, 具思的音樂為作曲家提供依靠節奏與旋律動機的簡單模式的反複而建造複雜結構的範本。音響合成器提供了方便地在"現成的"節奏和旋律模式上即興演奏的手段。搖滾樂(本身就吸取了爵士樂, Blues, 民間音樂和電子音樂的因素)和東方樂匯, 成為30年代, 40年代出生的許多作曲家的普遍經驗;他們醉心於它們的坦率, 催眠的節奏, 諧美的和聲, 重複的樂句和固定音型。
史蒂夫賴希 Steve Reich (1936一)
運\用了一套類似卡農的做法, 讓幾個音樂家略為「錯開」地演奏同一材料。他把錄有同一個人說話的磁帶一個個重疊起來同時放選但把一個磁帶放送得略為快些同另一個磁帶不再同公這個做法導致了類卡農的做法。然底他把達一設想用於兩架鋼琴作《鋼琴的相位》(1967);在州, 提琴的相位』(1967)中, 他用錄在音帶上的小提琴。這首樂曲後來有了樂譜出版(1979), 用4個人演奏小提樂或用一人演奏小提琴加3個同步的錄音聲道。
史蒂夫‧賴希《小提琴的相位》
在一個小提琴演奏者和三聲部錄音磁帶的版本中, 演奏者先一遍遍灌錄 長度從1一5分鐘。倒帶後, 重疊其上灌錄同樣一些音符型的重複, 但比第一聲部早四個八分音符,。然後再倒帶, 再比第二聲道提早四個八分音符灌錄,。演奏時,演奏者再對預先錄製好的錄音,以齊奏或加速的方式演奏,製造出類似波形相位差的效果。
摘自
http://www2.ouk.edu.tw/yen/chinese/index.htm
[em2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20 7:51:35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