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7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三峡好人》超现实的现实主义

[复制链接]

161

主题

0

好友

2745

积分

论坛游民

不靠谱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1: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面对大大叫好的《三峡好人》我在想:像JZK这种先天不足的导演,拍个《站台》《小武》还将就着看,不过我就是喜欢。但拍个《任逍遥》《世界》就真是看不下去了。现在好了一个〈三峡好人〉招揽来这么多的溢美之辞,却丝毫掩饰不了他作为导演的不称职。拍个鸡毛啊。不喜欢。不过他是有些进步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12:25:49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

主题

0

好友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41:55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三峡好人》超现实的现实主义

<p>我承认把超现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篇文章的标题多少会使人觉得有些矛盾,就好象现代和后现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样,但是他们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后现代本身就是建立在现代的基础之上,而超现实当然也是建立在现实之上。</p><p>超现实主义是以极端现实性为特点的艺术及文学运动,而现实主义则是在艺术或文学中将事物,行为或社会状况按其起初情况进行的表现,不用模糊的形式来表现或理想化,用现实态度来注重确确实实的事实和实用的倾向,当然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我也是从书上摘抄的。</p><p>在看完贾樟柯的新作《三峡好人》之后,超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两个词就从我的脑子里蹦了出来,他确实用非一般的智慧将这两个概念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当然如果你实在无法认同我的观点那么你不妨将理解为我想说这是一部超级现实并且过于现实的电影,如此,话也许就能说的通了。</p><p>我不准备用太多的腻美词语与赞颂的句子来夸奖这部已经被很多人肯定并也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的电影,那些话都是多余的,贾樟柯早就该被大众所认同与接受了,说实话等到现在确实是花了太长的时间,从最初的《小山回家》《站台》《小武》等电影到现在的《三峡好人》贾樟柯一直坚持着他的人文关怀主义情节用简单直接真诚的影象书写着那些生活在社会最下层却又是最广泛的中国平民百姓的故事,但是他表现的方式以及故事的代表性又完全有别于央视《东方时空》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的那种记录片的形式。</p><p>对于《三峡好人》的剧情我也不想用过多的篇幅通过文字去复述出来,“山西的一个煤矿工人韩三明十六年前买回了一个四川媳妇,媳妇刚怀孕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十六年后他去三峡地区寻找他的女儿……几次三番折腾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 </p><p>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p><p>老县城已经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该舍弃的要舍弃。” </p><p>这些介绍是影片DVD包装上的剧情简介,看上去简直就平淡无奇,这样的故事实在是普通到连一般的早报、晚报都懒的报导和关注了,但是这样的故事却绝对让人觉得熟悉,也许就在不久前的某天你还听身边的某个人说起过类似的事情,而现在贾樟柯把这样的故事用电影的手段展现出来给大众,那普通的故事也就拥有了一种震撼的力量。</p><p>影片的平实真诚使得我在观看的时候完全忽略的电影的技术层面,得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的讲述中去,即便是影片中那几个被人置疑的与批评的超现实主义的镜头的出现也没让我觉得有任何的不快,影片一开始的一个长镜头就确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虽然我不是在长江三峡边上长大,但是这种坐满了不同旅客的渡船让我觉得无比亲切,因为在我成长的城市也有一条叫湘江的河流过,小时候经常坐着渡船从江的一边到江的另一边,无疑一些记忆在影象里被唤醒了。</p><p>四川,奉节,三峡,移民,拆迁,水位线,淹没,文物发掘,倒闭的工厂,欺骗,香港电影,小马哥,流行歌曲,……电影中的很多元素其实都是贾的电影中一直运用的,但是真的有些东西没人比他用的更好了,在他的电影中总是让镜头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现实,这些沉重的现实逼的人有些喘不过气,心只能一点点的往下沉,或者可以说这些影象实在是太过于现实了,还有那些象征性的符号:烟、酒、茶、糖,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所有的人所的事情都像自己身边发生的,也许因为自己就是这个大社会中的一个平头百姓,所以因为熟悉而感动,无论是电影中的那些面孔还是电影的平实叙事手法都让人亲近,或者亲近的不仅仅是《三峡好人》,虽然三峡库区从某种角度上说确实是具有绝对的代表性,但是若是叫成中国的任何一个非大都市的某某地区的好人同样会震撼人,我们看到了电影中出现太多的高档写字楼,CBD商业圈,香车美女,西装革领,成功人士,豪宅别墅等一切大都市的场景和人物,却真的就开始漠视和淡忘最最底层的人和事,在同时代的多数导演都忙于拍摄粉饰太平脱离时代注重娱乐你情我爱明星扎堆人人都飞檐走壁的电影并力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用投资人大堆的钞票换取观众更大堆的钞票时,贾樟柯以及贾樟柯这样的导演还能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的百姓,光这样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敬佩,贾樟柯的电影从来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从最初开始就是,贾樟柯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是在那种所谓的中国特色贩卖给老外看希奇而是真的在把真实的中国社会展现给出来让世界知晓,一个在巨变中的中国,所有的一切人与事都因为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而变的扭曲矛盾起来,就好象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说的:“两千多年的地方,两年就要拆完。”这样的速度谁能受的了啊,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因为镜头以及镜头后那些对现实社会的拷问让人的心变的无比的沉重,我也时常感到生活的压力,于是我想那些超现实的镜头会不会是电影中的人对生存与生活本身的一种期待,寻常的生活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情以便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道路。</p><p>我又忍不住叹口气,念出了一句电影中的台词:“这个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p><p>回想下电影中那些片刻的欢笑与诗意,韩三明与小马哥的友谊,韩三明与16年未见的妻子同吃一颗糖,沈红与丈夫提出离婚前在大坝旁跳的那支舞,生活很残酷,片刻的诗意也能让我们的心瞬间温暖起来,虽然不知道这温度能持续多久。</p><p>原本在文章开头的时候就说了不准备用太多的腻美词语与赞颂的句子来夸奖这部电影,但写到这里发现自己还是给予了这部电影太多的赞誉,我请那些专业的学院的根红苗正的人们抛开什么音效、镜头、构图、叙事手法等一切电影的技术层面的问题,真正用心用走进百姓生活的态度去看这部电影(当然,最好看看贾樟柯所有的电影),看看真实的中国是怎样的一个社会。</p><p>对于这样一部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电影,实在还有太多的话想说,但是说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去看电影吧!去深入百姓的生活吧!</p><p>  末了,想起《南方周末》某年的一句刊首语: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p><p>  我想说,同样,总有一种影象让我们泪流满面!</p><p></p>
我能抵挡一切,除了诱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3#
发表于 2007-8-4 13:41:55 |只看该作者
<p>突然想起巴赞了:电影是什么。</p><p>还是得买三峡好人来看看,不然没有发言权,憋着了。</p>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07-8-4 13:41:55 |只看该作者
<p><strong><font color="#ff3333">“我请那些专业的学院的根红苗正的人们抛开什么音效、镜头、构图、叙事手法等一切电影的技术层面的问题,真正用心用走进百姓生活的态度去看这部电影(当然,最好看看贾樟柯所有的电影),看看真实的中国是怎样的一个社会。”</font></strong></p><p>你的心情大家能理解,但别搞拧巴了。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操蛋。</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6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07-8-4 13:41:55 |只看该作者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如此的义愤填膺应该正是贾导所希望的。他的电影兴许正是这样的目的,激起当下内地青年如此想、想这些,其实他在写剧本前也都有能够预料甚至预期的了,不难看出他就是为这些目的而做电影。“真实的中国”对电影果真那么重要吗?那为何不资助联合国来中国拍纪录片。自打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导演们似乎一直试图向国外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似乎这是他们的首要责任,而不是电影、以及艺术。他们选择电影,只是因为电影已然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艺术媒介。事实上是这样做只是更能引起国际社会对导演自身的关注,并且离“更为真实的中国”的理解渐行渐远。</span><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size: 10.5pt;"><p></p></span></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6#
发表于 2007-8-4 13:41:52 |只看该作者
<p>哦,恐怕三峡给出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中国”,从三轮车夫到发哥崇拜者都不太“真实”,主要还是导演的怀旧而已,并非中国乃至中国的“我们”的怀旧。</p>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07-8-4 13:41:56 |只看该作者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罢了!
我能抵挡一切,除了诱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6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7-8-4 13:41:56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凌丁</i>在2007-1-16 7:43:16的发言:</b><br/><p>主要还是导演的怀旧而已,并非中国乃至中国的“我们”的怀旧。</p></div><p>[em17]是这样的,说到底,贾樟柯这些导演虽然年轻,但其实还是很酸的,有自命的、虚设的"人民代言人"的责任感,也许他们觉得这样很利于市场。</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9#
发表于 2007-8-4 13:41:56 |只看该作者
<p>
是这样的,说到底,贾樟柯这些导演虽然年轻,但其实还是很酸的,有自命的、虚设的"人民代言人"的责任感,也许他们觉得这样很利于市场。</p><p>
</p><p>还年轻,都奔四十的人了。就原谅他“忧国忧民”激素分泌旺盛的脑垂体吧,科学统计“发情”期太长也能心理致癌。</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12:25:51编辑过]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0

好友

2745

积分

论坛游民

不靠谱

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07-8-4 13:41:56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尚方翊剑</i>在2007-1-16 12:25:03的发言:</b><br/><p></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是这样的,说到底,贾樟柯这些导演虽然年轻,但其实还是很酸的,有自命的、虚设的"人民代言人"的责任感,也许他们觉得这样很利于市场。 <p></p><p></p></div><p></p><p>还年轻,都奔四十的人了。就原谅他“忧国忧民”激素分泌旺盛的脑垂体吧,科学统计“发情”期太长也能心理致癌。</p><br/></div><p></p>[em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18:1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