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1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可进古典?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可能是因为持续了一段时间的阴霾天气被尖利的阳光打破的缘故,加之窗帘没拉,眼睛甚至有点受不了刺窗而入的光线,今天早上醒来特别早。但不想那么早去上班,于是打开了电视。</p><p>CCTV音乐频道在放一个专题片“莫扎特密码破译”。很感兴趣。莫扎特是我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家。我特别喜欢他那种不染一尘的高贵的气息,作品的浑然天成就更不必说了。</p><p>不过,艾未未在里面说“我认为古典音乐是要消亡的。”乍一听,让我多少有点吃惊。因为原本对古典音乐并没多少兴趣的我,现在逐渐开始听了。大概从2001年起,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听一次莫扎特(当然这习惯在今年因为条件缘故被中断)。虽然直到现在还搞不清他那些作品名字哪个是哪个,但,我认为古典音乐自有它的魅力。——而这个看法在2002年(好象是)听了现场的新年音乐会之后更加确信。艾未未的理由是:商周时期是中国音乐很鼎盛的阶段,但现在照样也消亡了。</p><p>可是林兆华却认为,古典音乐真正的繁荣时期正在到来。他的理由是,古典音乐正在普及、正在平民化。萨尔茨堡的阳光照射下满目皆是莫扎特的头像,商业运作正在推进“古典”的泛化……</p><p>今日可进古典吗?我想问问大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5 11:51:03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未到六十已古稀。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古典音乐就像一座煤矿或者油田,现在人要做的只是不停地采掘了,采光为止。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可我认为古典音乐却是可再生资源,只是由于人的劣根性导致人们迫不及待的挖掘速度总比它自我再生的速度快了几倍.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p>古典音乐如何再生?</p><p>或者说,再创造是不是就是“再生”?</p><p>不过现在国内的状况是,真正学音乐(西洋乐器)的人谈的都不是音乐;谈古典乐的都是些爱好者。业内的一致认为是,想要在古典音乐上弄出点名堂的,就非留洋不可。国内的教学水准和氛围,教出的都是乐匠而非音乐家。拿MOZART来说,一支《神奇二重奏》,举世唯一,而国内居然没有谱子,要学只能通过国外资料获得。我的偏见:中国人谈西洋乐,多少有点底气不足。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为什么不把民乐好好挖掘挖掘呢,让女子乐坊见鬼去八!</p>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5#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p>我今天坐车上班的时候还在想让那些外国人画画中国画给俺看看</p>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6#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p>“国内的教学水准和氛围,教出的都是乐匠而非音乐家。”</p><p>可大师和艺匠的差别可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p><p>你得先看看原材料什么质地,有没有金刚钻才能揽这瓷器活?</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尚方翊剑</i>在2006-12-15 13:02:16的发言:</b><br/><p>“国内的教学水准和氛围,教出的都是乐匠而非音乐家。”</p><p>可大师和艺匠的差别可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p><p><strong>你得先看看原材料什么质地,有没有金刚钻才能揽这瓷器活?</strong></p></div><p>那你想说什么?人种论?这个太离谱了。</p><p>音乐这种东西,氛围太重要了。世界闻名的华人音乐家并不罕见,但他们都是在国外学习成长的。</p><p>有一点我必须申明的,我的偏见仅限于西洋音乐。实际上国人对乐理研究,同西洋音乐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支,虽然渊源各不相同,但发展同样的成熟完备。</p>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好友

1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p>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和古典音乐存在天然隔阂。</p><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9#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p>
那你想说什么?人种论?这个太离谱了。
</p><p>我只是对于中国的"青少年古典音乐魔性学习现状"有些异议,当然原因很多,众所周知.至于什么"人种论"</p><p>你的曲解可以接受,但你的潜意识里"外国月亮圆"下的环境歧视就难以理解了.再者氛围固然重要,照你说"世界闻名的华人音乐家并不罕见,但他们都是在国外学习成长的."人都离开去异地享受氛围了,那么中国的氛围如何培养?恶性循环后果我不用再强调了吧!</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6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骠骑大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0#
发表于 2007-8-4 13:40:47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尚方翊剑</i>在2006-12-16 11:53:30的发言:</b><br/><p></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那你想说什么?人种论?这个太离谱了。</div><p></p><p>我只是对于中国的"青少年古典音乐魔性学习现状"有些异议,当然原因很多,众所周知.至于什么"人种论"</p><p>你的曲解可以接受,但你的潜意识里"外国月亮圆"下的环境歧视就难以理解了.再者氛围固然重要,照你说"世界闻名的华人音乐家并不罕见,但他们都是在国外学习成长的."人都离开去异地享受氛围了,那么中国的氛围如何培养?恶性循环后果我不用再强调了吧!</p></div><p>纠正你一个常识性错误:国内青少年苦学的只是西洋乐器,并非古典音乐。</p>
我看出来了,兄弟们个个身怀绝技啊……
http://fengyulan.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