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伦范儿的《伤逝》

[复制链接]

44

主题

11

好友

2609

积分

论坛游民

放倒妈妈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9 20:16: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刚读了一篇,我就决定写点什么。

我读了这本书的主打小说《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决定写点什么。

好多年了,我想找一部和鲁迅的《伤逝》一样牛逼的小说,可是一直没有找到。读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我以为我找到了,可是继续读下去,我发现它又偏离了。有点绝望,看来这世界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既是尖酸刻薄的疯子,又能写出温柔绝望的爱情小说。尽管《最》已经很接近了,它也是在描述青年向成年过渡时面临世界面临爱情时的失落。但是很明显,麦克尤恩不是鲁迅,没有鲁迅那么冷酷(尽管麦也以冷酷著称,但是分跟谁比,跟余华比可能算冷酷)。《伤逝》的魅力是不可比拟的,不单因为他是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还因为《伤逝》诞生的年代,那个年代所有牛逼作家都在正面描写冲破封建藩篱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在小说里毫无疑问要有一个光明的尾巴,将作家自己的荷尔蒙抒发成对自由恋爱的高尚追求。唯独鲁迅这孙子站在人性的劣根上冷笑。让自己的女主角变成肥胖琐碎的主妇,让自己的男主角变成自私无能的废物。让现实的火焰将他们标榜的“爱情”烧成死灰,同时将理想的狗埋掉。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男主角终于通过现实的鳗鱼笼认识了世界,这算一种成熟么?女主角下班后都懒得脱下沾满腥味的尼龙雨衣。她说:我一片空白,我下了班脑子里就一片空白。 女主角神经质的弟弟,害怕看见姐姐和男友的裸体。他不断的骚扰他们,用偷窥来的动作嘲笑他们。他是害怕性?还是害怕失去母性(姐姐)?直到那只肥大如狗的母老鼠,“它现在知道我们在屋子里就像我们知道它躲在抽屉柜后面一样。”他们恐惧着,但他们必须合力将它打死,哪怕将有一群鼠崽儿胎死腹中。 麦克尤恩的温情终于在结尾处破绽般露出,“我们把床垫抬到桌子上,在敞开的窗前躺下,面对面,像夏日伊始那样。我们有一丝轻风吹进,带来淡远如烟的秋天气息,我感到恬静,无比清澈。”麦克尤恩不是鲁迅,甚至不是卡佛,至少在这篇小说里不是,他不会将那种困扰自己的情绪刺向无辜的读者。

————————————————
余华在序里奇怪,为什么中国读者可以对这么牛逼的小说视而不见。我来做个蠡测:第一,这个作家还没有死,虽然他占了“外国作家”的便宜,(中国贱读者们永远觉得外国人写的比中国人好。)但是他没有死,中国人永远是盖棺定论,活着的都是二流的;第二,伊恩·麦克尤恩这个名字翻译的太复杂拗口,但凡复杂拗口的名字,中国人就懒得记。有多少人知道胡里奥·科塔萨尔?格雷厄姆·格林?斯坦尼斯拉夫.莱姆?……长没关系,要朗朗上口,比如帕斯捷尔纳克,菲茨杰拉德。第三,《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只爱陌生人》《在海瑟尔海滩上》《星期六》这些名字多少有点《读者》《心灵鸡汤》,至少不吸引文青们。你得这么取名字《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阿根廷蚂蚁》《树上的男爵》《交叉小径的花园》…… 我自己有两次错过麦克尤恩,第一次是拿到一张影碟叫《水泥花园》,讲的是一家人搬到英国郊区,父亲修房时猝死,母亲也随后病死了。然后兄妹四人把母亲埋在水泥里,然后开始在黑色公寓里乱伦的故事。我靠,影碟介绍写成这样,你让我怎么看?我归类时直接把它放到《滑板公园》(又译《天地无伦》)的旁边;后来就是有人送我黑色封皮的《只爱陌生人》,封皮上一个失焦的裸体摄影,这种设计让我无语。回来就扔进书堆再没碰过。

幸好,幸好,再犹豫很多次之后,我还是买了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伊恩·麦克尤恩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就出版的小说集。从那以后,布克奖,惠特布莱德奖,毛姆奖,全美书评人大奖……用我们新闻媒体常用的话:拿奖拿到手软。据说诺贝尔也快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们同时是射手,弓箭和目标。</p><p> http://blog.sina.com.cn/u/1150712380

84

主题

6

好友

256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2#
发表于 2010-4-20 09:35:25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接触伊恩·麦克尤恩是在七八年前,我从朋友那儿搞到一本译林出版社的《时间中的小孩》(蓝皮儿的)。那时,我对这名字非常陌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不过,这《时间中的小孩》确实把我震了一下,我几乎有点爱不释手。可当时即使是网上对伊恩·麦克尤恩的介绍也非常少,想搞他的书不容易。好像《时间中的小孩》并没造成什么效果,卖得也未必好。直到好莱坞改编了他的《赎罪》,他才又一次出现。虽然这次书商开始不遗余力地炒作他,可这时的读者早已对一个被好莱坞钟情的作家失去了兴趣(好莱坞钟情的作家太多太良莠不齐)。他仍然没能火起来。我向大家推荐他的这部《时间中的小孩》,很有意思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6

好友

7512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10-4-20 21:19:20 |只看该作者
这小子确实牛,外国文艺登过他几部长篇,我居然一口气看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4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