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g alt="" src="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63/image/guancha_a_1.jpg" border="0" /></p><p>新闻地址:<a href="http://news.163.com/08/0702/01/4FQF1IR400011229.html">http://news.163.com/08/0702/01/4FQF1IR400011229.html</a></p><p>最近出现了一个姚抄抄。因抄袭的是著名作家杜拉斯、白先勇的作品,惹得网络一片哗然。那些杂志的编辑都是吃干饭的吗?连杜拉斯、白先勇的作品都没看过吗?最可笑的是北大中文论坛还把她列为了<font size="2">07年北大中文论坛小说作者12强。事情至此,基本又重蹈覆辙,出现了当年郭抄抄同学的局面。呼喊封杀的,呼喊宽容的打成一片。当事人却漫不经心地躲到一边。仍你风起云涌,老子乐得悠闲。<br />事实上,从这件事不难看出网络文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网络文学好在易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经验,从而提高自己,而令人不安的是作品版权混乱,作者群复杂。为一些心态不端正的人提供了抄袭他人劳动成果的便道。所以才有郭精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以及现在的姚抄抄。自然这几年来,由于网络文学的骤然兴起,丑事也曾出不穷。为了出名个个都想借出来折腾折腾。不成功则成仁。只要能出名,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拿出来做诱饵也在所不惜,谁叫只要出名之后就能出书,出书之后就能赚钱,赚钱之后就能过上人人羡慕的小资生活。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只能能让自己出名就行。这充分体现了网络文学的浮躁。<br />当然,这件事从另一个侧面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作为一个仅仅出于个人喜好的网络写作者,谁来保证我们的权益不受侵害?谁来保证我们今天在网络里发布的作品明天不会被某某名抄搬到某某杂志去发表,然后赚取稿费?谁能保证像《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样的作品现在依然在书市里大卖特卖。文学市场难道真要变得如此浮躁?难道出版商的眼里只冒着一个大大的钱字如此等等可能并非杞人忧天。话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现在的出版商基本走的是纯商业的路线。抄袭还是原创那不是他要管的事儿。他们唯一顾虑就是这本书能否赚钱。要出书的是人不是名人(这里的名人有两种:臭名昭著的名人和实力派名人)。于是,我们的价值观渐渐扭曲,变得畸形。一些没有实力又急不可待地想要出名的人开始另谋路子,开始绞尽脑汁。所以前不久某作家说: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还差30公里,也不无道理。他说:任何一个文学网站的首页上都不少于10个错别字。<br /><br />话题扯得太远,还是继续来说说抄袭,我在一些论坛当斑竹的期间亲眼目睹了不下三起网络抄袭事件。当然最后都是以抄袭者被告发而后隐退为结局而告终。说起抄袭,其实郭精明才是抄袭门的老祖宗,掌门人。他不但不会把因抄袭而身败名裂,反而能使自己的书久居畅销榜。于是,一些后来者开始眼红了,他郭精明抄得我也抄得。网络文学一片抄的现象开始出现。今天你写的博客可能就成了别人的东西。今天你发布的言论可能就成了别人明天被推上首页的作品。一些作者自己还被蒙在鼓里,而自己的作品就已经发表到了某某杂志上去了等等。网络文学成了一个回到原始时代,一篇篇文学作品开始找不到自己真正的父母亲。谁才是孩子真正的儿子?谁才是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谁来救救这个支零破碎的网络文学的畸形儿?谁来拯救这个时代的价值观?谁还在高呼宽容放任?</font> </p><p>说来说去文学渐渐成了只假老虎,很多都想骑着它搞搞排场,赚点钱过日子也算是个出路。但由于过于急躁最后落得个骑虎难下。所以,搞文学,过日子,喝白开水,还是慢着点好。<br /></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666072[/lastedittime]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