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5-28
- 在线时间
- 3039 小时
- 威望
- 18642 点
- 金钱
- 123473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7435
- 精华
- 5
- 积分
- 25875
- UID
- 5288
  
|
实际上,这两篇,均还有另一种版本…………
我要说的是,写给别人和写给自己是两回事。
所以,小说大概也是这样——当然,小说更真实一些,也更虚伪一些。
----------------------------------------------------------
断裂的印象——记首都博物馆“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
(原载《外滩画报》2008-10-02 总第 304 期)
2008年7月29日——10月7日,名为“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的全国重要文物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B展厅开展。
如同奥运会开幕式集结了全国最优秀的编导和舞美艺术人员,这个在奥运期间的展览集结了全中国最顶级的部分文物精品。虽然没有期待中的长信宫灯和越王勾践剑,但能一次一地见到如此多的世界级文物,也可算幸之甚已。
然而现场的观众并不都这么想。这次展览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即使在非周末时间,展馆内仍可称得上摩肩接踵,大部分观众只是忙着拍照。一位男士指着绢本设色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对他妻子和女儿说:“这幅画的精华大概就是那几个人物吧,也许是我欣赏不了。”一个女孩指着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伏羲女娲图绢画》对她的同伴说:“我觉得画得挺糙的。”另有观众开玩笑将古人取暖用的青铜碳盘说成是烙饼锅,还有人则称珍贵的战国时期的绢面绵袍为“大棉袄”。
到这里来参观的大部分人对这些文物充满了懵懂和陌生的感觉。尽管展品的文字说明特别做了放大字体,但在观众多的时候看起来仍显得小,而且没有对应的英文介绍。
展馆按照时间关系分置成4大部分。史前时期的展厅用土褐色的壁板装饰,商周秦的展厅基色为黑,西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展厅为红色,而宋、元、明、清部分基色为蓝色。整个展览最大限度地跨越了中华文明的时间与空间范围。文物出土地点西到新疆,南到湖广,北至黑龙江……展馆第一展厅的史前期陶土器皿与第二展厅的青铜礼器之间间隔的历史跨度,比我们与秦始皇之间相隔的年头还要更长。在感到惊叹之余,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身。
综观全部展品,其中商、周、秦部分的青铜制文物留给人的印象最深刻。那些青铜器物造型充满力度,庞大沉重,具备礼器应有的威慑力量。西周武王时期(公元前1046~前1043 年)的“利簋”上的铭文记载了周伐商之战的第八日,武王就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说明战争持续时间之短,同时也验证了《尚书·牧誓》等文献关于周武王在甲子日征伐商王的记载。将军利正是利用武王奖给他的铜材,铸造了这个鼎。虽然我们无法像古希腊高度发达的雕刻文明那样亲眼看到武王和利将军的容貌,但与跟他们直接有关的礼器近在咫尺,同样是一件令人难忘的事。
但在汉之后的文物中,那些希奇古怪的怪兽图腾、鳄鱼和犀牛的造型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改变了的龙、凤形象,生活器物的造型也变为鸭、人、牛、虎和战马。陶俑的造型也非常写实。这一切现实主义风格的哗变,似乎都意味着当时中国社会化进程的成熟,以及相应的自然环境的改变。人们不再过分关心鬼神,人们变得更加务实,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象征世俗财富梦想的铜摇钱树也开始出现在随葬品中——这与当代商家用来装饰店面的金蟾蜍、元宝、招财猫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汉末至初唐年的出土文物造型明显变得粗糙,质地也多由青铜、漆木转变为陶瓷。它暗示了那段时期社会的动荡与黑暗。于1998年南京仙鹤观6号墓出土、南京市郭家山温氏家族墓出土的“蝉纹金铛冠饰”,是古代武官头冠上的装饰,它要配合貂尾一起戴,以示戴冠者的身份高贵、高洁,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的美女名为“貂蝉”,多半也是取此“貂蝉冠”之意来暗喻人物性格之高洁。
唐代的展品再度出现与前不同的迥异感。佛教元素、玻璃器皿、波斯风格的银器、胡商的形象,这些文物有时略显粗陋,但却显示出非凡的时代活力。从这一时期开始,一些珍贵的字画文物流传至今。欧阳询的《梦奠帖》、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张旭《古诗四帖》卷,都是一生难见的珍品。
而在最后一个展厅,也即宋、元、明、清时代的文物,则大多以精美的装饰性瓷器、以及贵重的珠宝玩物为主,它们大都不再出自于黑暗绝望的墓穴深处,而是来自皇家庭院、名山佛寺或是名流藏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成化年间描绘明宪宗正月十五在皇宫里欢度元宵游玩情景的名画《宪宗元宵行乐图》中,表演“三英战吕布”场面之武戏的刘、关、张、吕等角色的服装、道具、造型,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而那长长画卷中的所有表演,都不过是给宪宗一个人表演的。在这幅长卷中,宪宗的形象不止一次出现,他的体格在画中比常人高大许多。
对于这个展览,可说的内容太多。而留给观者最突出的感受,恐怕就是时间所形成的断层感。固然有很多符号、形象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而蜿蜒流传下来,但更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相互比较都有着非常陌生的感受。
在这种场景下,“观众”则成为这次展览原本未出现、而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现代中国”的部分。正如笔者前面所记叙的观众的言谈反应——大家对文物同样缺乏认同,陌生感无处不在。似乎无论是过去创造历史、创造文物的人,还是今天观看历史、观看文物的人,似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过去都茫然无所知。这是本次展览最有趣和最值得思考的部分。
----------------------------------------------------------
结束与停顿——也谈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演出
(原载《外滩画报》2008-07-24 总第 294 期)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在女皇陛下的赞助下于6月在北京和上海做了几场演出,这是其亚洲巡演中的两站。这样大规模的巡演,女皇是必须要赞助的。一个芭蕾舞演出团要能顺利出行,除却首席演员、客座演员、独舞演员、高级独舞演员、领舞演员、群舞演员这洋洋洒洒的一大群主角外,还要有经理、总监、音乐主管、技术、灯光、假发、化妆等这一些行政和技术支持人员。这还不是全部——男按摩师、身体平衡指导和职业治疗医师也要随行。
6月26日晚间国家大剧院上演的一场,是所谓“经典节目荟萃”。
和京剧一样,芭蕾舞是一种古典舞台艺术,它比京剧的出现还要早一百年左右。既然如此,其舞蹈细节的表现也有一整套完善而精致的动作套路。这动作套路换个词,也即“艺术表现手法”。那一举手一投足间无尽的含蓄与优雅,都使人不禁联想到京剧——可叹其每一个固定的动作,都不知凝结了多少代舞者的艺术经验。男性角色的动作往往威武有力,体现着阳刚之美——当一幕戏结束退场时,他们迈着八字脚,挺着胸,像雄鸡那样向舞台的一侧迈进。而女性则大都轻盈地跑走——根据角色却还各有不同——有的在跑走时含着娇羞之态、有的淘气、还有的在退场前的一瞬带出女性无限的骄傲,而边幕内的灯光此刻正直映着她们的脸——虽然离观众席很远,但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的,整出舞蹈结束后的谢幕也是如此,男女演员先是对观众行礼,然后彼此行礼,虽然大体相似,但动作和感觉又各有不同。可叹的是,人间的谢幕,往往没有如此的优雅。“结束”是一种令人着迷的艺术,而芭蕾舞在这方面表现得出类拔萃。
在整场演出结束,最后一次演员全体谢幕时,舞台前的乐池里,戴着黑色领结的乐手们也开始陆续地站起身,各自忙起手里的事,无端给人一种茫然无所适从感。精确的演奏与配合都结束了,曲终人散。
有点类似京剧里的丑角,芭蕾里也有一种叫“性格舞演员”。1953年,弗雷德里克·阿什顿为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而创作的《向女王致敬》中扮演“火”的演员,就是如此。编舞克里斯托弗·惠尔登通过演员的肢体出色地表现出火的特点。而且在谢幕时,他的动作也是特殊的。
另有一位黑人芭蕾舞演员,也是如此。他出现在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常驻编舞家韦恩·麦格雷戈创作的芭蕾作品《颜色》中。这是一出带有实验色彩的现代芭蕾舞。舞台是白色的。演员陆续从背景中的门框进入,然后从舞台两侧边幕退去,周而复始。动作干脆、诡异,达到了人体极限。男女演员们都穿着长度能遮住大腿根的肉色背心——这使芭蕾演员本来凸现的第一性征被很好地掩饰。而服装的最简化,也使得人物最大限度地屏蔽了华丽服装带给观众的分神,而只留下对肢体、空间、精确的站位构成的几何图形的印象。每个演员都像宜家卖的木头模型人偶,自动地摆起姿势。可以看到爵士舞、街舞、探戈和体操的影子,但绝不生硬。电影配乐家乔比·塔尔博特与底特律朋克乐队“白色条纹乐队”创作的音乐与舞蹈相配合,使人充分投入到演出本身的迷幻与严肃中。
《颜色》是当晚演出的第一个节目。一些观众在黑暗中发出奇怪的质疑,一位女士说:“这是芭蕾舞么?”——人们有时对自己懂事前已存在的事物都归为传统,而对自己而立之后的创新理解为一种挑衅。可就像京剧一样,本身与徽剧相差很远了,历代也有革新,梅兰芳改了不少戏服,《红灯记》也是借题发挥得很好。任何一种舞蹈类型,都不过是种方式,通过它可以变换出无尽的内容。
《颜色》结束后,观众放弃了疑问,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说到观众,不得不说,国人在欣赏演出——尤其是西方古典演出时,常常要在乐章的间隔和停顿处发出大声的咳嗽,这似乎是出于礼貌——好象在人家演奏时咳嗽很不礼貌,但是殊不知,音乐间的间隔、停顿正如传统水墨山水画间的留白一样,对整个音乐而言非常重要,比鼓乐齐鸣时更重要。但是当晚的演出相当遗憾,一位先生从第一个舞蹈结束后开始咳嗽,之后只要乐队一停,他就开始咳,每停必咳,咳声惨烈,几乎要把肺咳出来——感人肺腑也不过如此,他是把肺都要掏出来了。更要命的是,咳嗽其实也是心理传染的,他咳时别人嗓子也开始痒痒。不过这大约也和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不好有一定关系。这样一想,国家歌剧院应该在座位前配备一些痰桶,想来是非常符合国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