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13年10月12日 父亲三部曲看完了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2 02:34: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3-10-12 02:42 编辑

到底看完了李安父亲三部曲的后两部。

第二部《喜宴》比第一部《推手》好,但父亲其实几乎没有太多表现,而且结局的大喜剧——虽然使观者感到舒心,但仍嫌转变得太突然。我的感觉就是,全家人都低估了父亲的宽容程度?当然,从逻辑上讲,这个故事的方方面面也还是说得过去的。但一切仍有停留在表面的感觉。

最喜欢的还是《饮食男女》,这回主要写台湾,欸,这下接地气了。一切都很亲切,看起来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样子。父亲每天做一大桌子菜,虽然显得有些过分,但作为“中国传统在老人身上留下的重担”的一种隐喻,这一点还是可以理解的,也扣中题目。一两个人物合理出彩,这不难,但每个人物都合理(包括二女儿的第一个开画廊的男朋友,嘻嘻),也挺不容易。作为这样一个特定的电影,结尾拔高拔得合理!很出彩!有形式感。而且……还算是举重若轻吧。导演好像还是有点怕把“物是人非”这种观念表达得不够,给表达这种意思的镜头多了点。再少一点,结尾就更自然了。最后一个父女盛汤的镜头,非常有仪式感,几乎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最后一个亮相一样。

总体看下来,李安的电影,总是给我一种“仍停留在表面”的感觉。这使我又想起陈卫看了“少年派”之后对我提到的观点,就是李安的作品总是嫌太轻,缺少一种更深入的力(原话早忘了,大意)。
对于陈卫这一点,不是第一次了。往往他说一个什么观点,我当时总在心头打一个问号,甚至感觉他表错意,后来发现,他是对的。
当然,我只是突然想到这一点。我和他都不一定就是对的。而且本身这也无所谓。

李安还是可以的,电影嘛,一群人做一件艺术品,不能强求太多,能做成这样也不错了。中国大陆有很多希望做成接地气的作品,很多初看不错,但回过头感觉,却没有李安的干净,没有他沉静、纯净、干净。这也是一个感悟,就是做东西有时要单纯一点,不是坏处。



就想说两句,还啰嗦了这么多。又想起来,自己很久没有写对作家的观感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27

主题

39

好友

4448

积分

业余侠客

克莱登大学校董

Rank: 4

2#
发表于 2013-10-12 11:54:21 |只看该作者
来回来去,还是看着《卧虎藏龙》最好。有阵子我也连着看李安,包括伍德斯托克,包括绿巨人。还是觉得卧虎藏龙有意思。那里面郎雄演个王爷,两场戏处理不错,一场是展示青冥剑,随手劈了一个茶碗;一场是青冥剑丢了,李慕白和俞修莲向王爷请示,李慕白退了江湖还有江湖气,一定要“帮”王爷把剑找回来,王爷没接话茬,自己絮絮叨叨说,这王府成了什么地方了,说拿走就拿走,说还来就还来(大意)。
那个轻松劲儿像石挥在《宋景诗》,扭头特无所谓的说,要不杀了算啦。
————————————————
相溅恨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