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armou 于 2014-3-30 15:40 编辑
一天天的时间过去,从不间断,像从不间断的雨,它下了三十年了,它准备下完余生。今天,像过去的每一天,也必定像将来的每一天,都是一个个片段的组合,片段之间或彼此相关,或风马牛不相及。每个片段是雨后留在地上的水洼,它们不尽相同,有些是胡思乱想,有些是现象的描述,有些是感怀,有些是事件的记录,每一个水洼都映照了一片天空。若干年后,当我回望这些个水洼,能否看见“今天”的我?我想这不重要,因为彼时的我和此时的我已经隔着太多的河流,至少我知道它们存在过,或者不知道也没关系。
1、 每天很多闲暇时间都被微信、说说、微博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给切割掉。它们更多的功能是消遣,一种感官的娱乐,我对这些感官的娱乐从来都有一种保持距离的警惕感。我想我患有轻度的罗素所说的“拜伦式的痛苦”,这一类人认为痛苦才是宇宙的本质,不是快乐。每次我听别人说“过得开心就好”,或者我安慰别人,说类似那样的话,就觉得别扭,那不是我的心里话。我不会告诉他我的心里话。 2、 去年年底给新年制定计划,其中希望今年至少写够6万字,每个月有一篇总结。现在3月就快过去了,计划几乎没有开始执行。有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原因,身体方面是颈椎劳损带来的病痛,不能久坐,让我反思之前无日无夜的阅读和伏案是多么糟糕的坏习惯。心理方面就是反思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又是次要的。人就是这样,失去(不是濒临失去)才知道珍惜。我知道旧习惯基础很牢固,一下很难推翻,需要一点点的修正、建立。这是必须的,否则我自己没办法原谅。 3、 我每天要坚持做一些活动,例如每天下午,如果在公司就到小区的花园里活动,摆动那些给中老年人用来锻炼的器械,它们几乎没人使用,积了厚厚的灰。我一个人在那里对自己的身体拉拉扯扯,听见关节噼啪作响,顿时觉得自己老了很多,也顿时觉得那个身体很陌生,像一台快要生锈的机器,我以前不是这样的呀。想到当自己年老了,也许会像这些器械一样孤独。 4、 下面有像手推磨一样的轮盘,每次,我一只手转200多下活动肩膀。当我不数数的时候就走神,我好几次想到我奶奶,因为我对推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我和奶奶两个人过年,奶奶做米粉蒸肉,需要把炒过的糯米磨成粉末,我和奶奶磨了好久。那一下午,厅子里都弥漫着糯米和茴香的味道,我现在对那个香味和石磨摩擦的声音记得很清楚。到今天,奶奶离开我们有三周年了。 5、 有一天,我转动轮盘,有3个小朋友过来,问我在干嘛?有一个说他也要转,让我停下来,他们见我没反应,胆子大了起来,想搅合。我突然开口,只是问他们几岁了?他们却像听见怪兽说话一样,立刻就撤离了。小孩子对比较粗糙的声音有本能的害怕,不知道发出那样的声音的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