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20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4
- 精华
- 0
- 积分
- 13
- UID
- 3536

|
CCTV—10《读书时间》:聆听80后一代的声音
张悦然、春树、李傻傻、彭扬,四位实力派年轻写手,将集体亮相于本周三央视《读书时间》栏目的谢幕演出中。
去年6月,《南方周末》一篇《“读书”没有“时间”?》的文章在文化圈内引发不小的震动,并导致了社会上对央视“末位淘汰制”的热烈讨论。一年过去,尘埃落定,存在了8年多的《读书时间》栏目终于将在一片喝彩和挽留声中徐徐落幕。也许是作为对这一老牌栏目的精神安慰,CCTV—10在本周一至周四(9月6日至9日每晚8点整)特意安排了连续四天的《读书时间》告别演出:6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7日《青春期,谁准备好了?》,8日《聆听80后一代的声音》,9日《都市人的乡愁》。
周三播出的《聆听80后一代的声音》将要推介《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一书。这套书里收录了74位80后写手的作品,被人称为80后一代的集体亮相。所谓80后一代,是指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崛起于中国文坛的一辈新人。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几乎都从中学就开始写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自己的写作立场是完全个人化的,还有他们在同龄人当中都拥有非常巨大的读者群。
文化评论家解玺璋认为,80后一代的出现,昭示着当今文学观念的解放。文学评论家白烨说,虽然“80后”大多属于蓓蕾初绽,刚露锋芒,但在他们身上,确实已表现出一些逼人的英气与喜人的才气。作家马原提出,一部分80后作家的作品已经超越了青春文学的范围,他们的写作已经呈现出和上世纪80年代那批先锋作家一样的势头,一样的扎实、沉重,甚至还有那一代人所不具备的东西。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小说《无主题变奏》一炮而红的先锋作家徐星甚至感叹道,80后一代中,有些作家的作品好得让人嫉妒。
9月8日晚8点,CCTV—10《读书时间》栏目,聆听张悦然、春树、李傻傻、彭扬等80后一代作家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