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德瑞克·贾曼和先锋派电影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38

好友

2447

积分

论坛游民

兔嘴不吐牙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4: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觉得《蓝》并不能称它为电影,如果说他把影象纯粹化了,那我们就不必睁开双眼,但外语不好,又怎能随心所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61

主题

0

好友

2745

积分

论坛游民

不靠谱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34:22 |只看该作者

[转帖]德瑞克·贾曼和先锋派电影

< >文/怪诞玛莎</P>
< ><IMG src="http://cimg.163.com/ent/2006/1/26/20060126174920ed984.jpg" border=0></P>
< >1994年英国著名的先锋电影导演贾曼(DerekJarman)拍摄了他告别人世前的最后作品《蓝》(Blue)。这部长为76分钟的电影从头到尾的画面只是一片蓝色。在贾曼生命中最后几年的时光里,艾滋病让他失去了视力。《蓝》成为贾曼面对死亡的体验的直接呈现。那块通体幽蓝的银幕,像一块墓碑,记录了贾曼对生之爱恋、死之怆痛所发出的感怀。而以贾曼为代表的英国先锋派电影在过去30年中的创作实践,则作为一种始终与好莱坞商业体制进行对抗的另类电影样式,线索清晰地呈现着它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与盎然生机。</P>
<P >他糅合了先锋与艺术电影</P>
<P >电影从本质上讲是对现实的反映,所以它从诞生之初就有了要投观众所好的自觉。但是,这并未构成电影的全部。电影既可以是一项庞大工业的细微附属品,也可以是家庭小作坊式的制品。而先锋派电影就属于后者。先锋派电影不同于商业电影之处,在于它缺乏一个稳定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体系。它通常由个人或小团体制作,然后在画廊、夜总会、酒吧间、舞厅等场所作小规模放映。</P>
<P >德瑞克·贾曼最初的职业是绘画。在过去30多年英国电影界中,贾曼已赫然成为先锋电影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位人物。正像他的作品所显现的,他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电影实践:他获得很大成功的长故事片都采用了艺术电影的形式,而他的超8毫米电影所采用的,则是先锋派电影形式。1976年,他完成了长故事片《塞巴斯蒂安》(Sebastiane),同一年,他还在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的先锋派电影节上放映了一部由三块银幕合成多机放映的影片。他拍摄的《英伦末日》(TheLastofEngland,1987)和《花园》(TheGarden,1990),则以一种兼收并蓄的风格,糅合了来自先锋派电影和艺术电影两方面的元素。</P>
<P >先锋派电影自身旨趣各异:它们或是迎合或是鄙弃大众娱乐性,或是追逐或是诟病商业成功。在处境维艰的边缘状态中,它又始终强化题材的尖锐性与形式的极端性:性欲、死亡、政治、权力、时代的激变与困扰,都以令人眼花缭乱或瞠目结舌的方式来结构和再现。</P>
<P >德瑞克·贾曼的艺术片《塞巴斯蒂安》是一部彩色长故事片。这部影片叙事结构非常随意,探讨了同性恋欲望和圣·塞巴斯蒂安的偶像式位置的关系。同时,影片使用拉丁语对白以及对男色的公然迷恋,都使其成为这一时期英国电影的独树一帜之作,其视觉风格让人容易想起当时在艺术影院上映的帕索里尼和费里尼的电影。</P>
<CENTER><IMG src="http://cimg.163.com/ent/2006/1/26/20060126175028b73a0.jpg" border=0><BR></CENTER><BR>
<P >形式异端也不排斥商业成功</P>
<P >贾曼电影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缺乏艺术电影的外在构成。比如《庆典》(Jubilee,1978)这部关于英国未来的预言式作品,根本没有什么具体的表意核心。影片只是把下面的一些东西作了漫不经心的组合:朋克的摇滚乐表演、哑剧演出、历史式的重构、歌舞演出。而所有这一切,无疑就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杂成”(hybridization)。</P>
<P >80年代贾曼的电影创作实践,让我们看到实验电影与商业行为的交流,其中特别是一大批电影人对广告和通俗音乐制作的参与。对他们来说,拍摄MTV就可赚到足够的钱让他们继续从事实验电影创作。贾曼为“宠物店男孩”拍摄多首MTV而获得的资金,使他能够进一步制作低成本超8影片。80年代英国电影的多元化面貌就是在这种背景上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个由实验电影、录像艺术、MTV、电视广告以及贾曼的标准长度艺术片等多种艺术实践构成的景观。这种情况自然让我们想到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新生代导演如娄烨、管虎等人,他们最早也是通过拍摄广告和MTV来获得拍片的部分经费。而他们拍摄制作的电影,也都呈现出某种边缘另类的色彩。可以说,中国电影的先锋实践,正是以同样的方式开始出现的。</P>
<P >这一时期,一些先锋派导演具体的创作愈来愈表现出某种一致的倾向:对叙事的重新重视,对政治与社会议题的深度关切。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贾曼1990年拍摄的影片《花园》。在这部以艾滋病时代同性恋者的处境为主题的影片中,作者打破了常规的时空结构,把录像资料、超8拍摄的素材与常规条件下制作的影像片段并置使用,同时配以画外音诵的庄严诗句,这些手法赋予影片一种激情跃动的诗意构成。影片《花园》的这种多种元素杂成的风格,使它成为这个时期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实验电影,而且有趣的是,它最后在院线的发行也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P>
<P >先锋的意义何在?</P>
<P >像艺术史当中的许多概念一样,我们对“先锋派电影”这个概念,很难作出一个精确的限定。然而一个大致可见的轮廓是,先锋派电影传统是由两个交互重叠的体系构成的:首先,它与绘画、雕塑和音乐中的现代主义相呼应。许多艺术家自然会用电影这种媒介来处理相同议题。其次,因其观察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因其在性欲与政治上与既定社会观念与道德规范相冲突,使先锋派电影具有了某种“地下”色彩。在后者,其表意内容要比它的形式创新更有意义,也更必不可少。先锋派电影始终以衍生于亚文化的极端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及其建制。在好莱坞电影霸权已是不争事实的今天,贾曼的作品突显了另一种电影实践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而这对于正处困境中的中国电影来说,恐怕也是具有一定启发与参照意义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3#
发表于 2007-8-4 13:34:23 |只看该作者
走极端也不是出路。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9 14:2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