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门碉堡艺术馆”艺术家简介及作品介绍

[复制链接]

210

主题

0

好友

3198

积分

业余侠客

神州大大侠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2: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金门碉堡艺术馆”艺术家简介及作品介绍
--------------------------------------------------------------------------------
http://arts.tom.com 2004年10月15日??来源:Tom 专稿??



艺术家: 王文志



  场地名称: 南山二堡及指挥所,掩体步道


  作品名称: 龙藤虎穴


  1959年生于台湾嘉义县,1989年台湾文化大学美术系毕业,参加过2001年第49届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邀请了十位曾在金门服役的壮汉重返碉堡现场,和传统手工师傅共同采用人工编造技术,在碉堡顶上架出十五公尺高的炮弹状竹塔及用竹藤编织的内外空间,成为了民众休息和攀爬的大型装置。艺术家探寻民间、土地里的草根力量,使军事基地重返自然的动脉,并创造一个清静优雅、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


  艺术家:李锡奇工作小组(李锡奇/蔡志荣)


  场地名称:南山一堡


  作品名称:战争赌和平


  1938年生于金门古宁头村,1949年遭逢古宁头战役,1955年保送入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他是展览中唯一金门出生的艺术家,且是八二三炮战中的亲历者。他特制的823瓶状像炮弹的高梁酒瓶,似伪装网般悬吊在碉堡外发射场。被古宁头的战争废墟图像覆盖的碉堡空间内,人们可以参与交互式作品“赌”的游戏中,赌赢者将获得奖品,其中包括于823炮战发生当年的1958年金门高梁酒。


  他说:任何战争都是一种“赌”。在这里,碉堡转换为游戏美学的场域,战争、暴力被消解,人们在游戏参与中体会生存、记忆和平意义。


  艺术家:李明维


  场地名称:水头聚落


  作品名称:水头传说


  1964年生于台湾台中,现居纽约,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曾于惠特尼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及哈佛大学举行个展。艺术家透过采集村中住民对家族的历史以及古迹建筑上的传说口述,和住民一起为这个聚落留下一篇篇的地方传说,透过设置在建筑门前的造型感应器,为外来参观者导览街坊间的老故事;同时也唤起了住民内在逐渐凋零的乡园情怀。这个作品希望关注世世代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命运和他们的故事。


  艺术家:汪建伟


  场地名称:古宁头慈湖大碉堡


  作品名称:软目标


  1958年生于中国四川,生活和工作在北京,是当今中国大陆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之一。在这座可能是全世界仅有位于雷区中的碉堡艺术馆里,他使用厚海绵包裹碉堡内空间和各种物品。人们透过唯一没有地雷的安全小径,进入冰冷的钢筋水泥碉堡内,却身陷软绵绵的洁白世界里。为此,艺术家提出:「时间被包装了,失去了我们具体的时间判断,它被我们自己覆盖,但我们尚能感知一种连接吗?」


  艺术家:沈远


  场地名称:古宁头慈湖大碉堡


  作品名称:喇叭茶


  1959年生于福建仙游,中国美术学院毕业,1990年起即旅居巴黎至今的中国装置艺术家,作品足迹遍及欧、亚、美、非大陆。沉远特地去了大陆离金门最近的大嶝岛军事基地,那里现已改造成公共公园,而且还保存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军事广播喇叭,表现当时攻心战的情景,对此使她很受震动。艺术家在金门重造一个类似大陆军事广播的巨大喇叭,从中伸出一块像舌头的平板,这里成了一个独特的饮茶空间,以往的敌对话语,成为今日两岸亲朋聚首时的清谈。


  艺术家:林惺岳


  场地名称:金门县文化局


  作品名称:金门金字塔


  1939年生于台湾台中,1965年毕业于台湾国立师范大学艺术系。是台湾当代少数专业绘画创作兼美术评论皆卓有成就、威震两岸的人物。现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他的宏伟计划将使用228,800个高梁酒瓶建造六层楼高的金字塔!金字塔的基座采用马雅文化的梯田式金字塔结构,基座内部可成为展示楼,地面下将辟为宽大的存酒库,塔尖并长出一棵树。这次以三十分之一的模型展出。该作品象征金门从战地转型、以和平来提升民众的生活与幸福。


  艺术家:吴东旺


  场地名称:塔山二号弹药库


  作品名称:投降


  1963年生于台湾基隆,纽约The New School大学媒体传播学研究所。作品曾入选美国日舞影展、澳洲布里斯本影展、巴西圣保罗影展等。吴东旺的电影是一种介于实验与纪录片的电影。关于他这次在金门的作品,他说:「延伸我一贯的主题——“倒反颠覆”,来赋予一般我们熟悉事物的一个全然不同的另类思考,一个相反定义的可能性。」


  艺术家:姚谦


  场地名称:南山大树下弹药库


  作品名称:听!是谁在唱歌


  出生于台湾的音乐作词家姚谦,创作过无以计数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代表作有萧亚轩的“爱的主打歌”、李玟的“DiDaDi”和王菲的“我愿意”。他在大榕树的阴影下,搭设一个让居民可以前来军事基地自由点唱情歌的卡拉OK空间。姚谦写道:「你会听到许多人纵然彼此不认识,却在不同的地方哼唱着同一首歌,那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纵然只是一首通俗情歌,在人心中自然蔓延,如有跨过高山、大海及族群立场的本领。」


  艺术家:垠凌


  场地名称:南山三号堡及弹药库


  作品名称:以情爱体现世界和平


  1978年生于台湾台北,长于日本的垠凌,十六岁起从事模特儿及表演工作,十九岁即开始合作一系列以激烈情色影像语言,来宣示其旗帜鲜明的政治信仰的表演/摄影作品。她在911开幕当天所作的行为艺术表演,让战争与死亡的阴影、与艺术及情爱形成强烈对比。在充满不净与幽冥般的碉堡空间里,只有男性的残酷战地,垠凌试图通过身体与人性体现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义谛。


  艺术家:银波(Ying Bo)


  场地名称:南山掩体内弹药库


  作品名称:飞啊!飞啊!/融合


  1936年生于瑞士的Ingeborg Lüescher,化身为生于1963年的银波,她假中国艺术家之名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在华人艺术界掀起了很大的涟漪。在弹药库里放置的二个录像作品中,一个是运动员穿著西装皮鞋踢足球,戏谑了现代人荒谬的生存境况;另一件作品是邀请了一群有名的当代中国艺术家,聚在一起喝酒猜拳。在碉堡与艺术不对照的前提下,银波的非台湾人/亦非中国人的身分,更是突显了积极在西方场域扮演华人艺术家的身分,与整个时空错置反衬的效果。


  艺术家:张永和


  场地名称:长寮重划区


  作品名称:一分为二


  1956年生于中国北京,美国柏克莱大学建筑硕士,现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持人,和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张永和认为:「碉堡是战争时的产物,其结构为防炮弹的攻击而形成密实的配筋及超厚重的墙,因此我们对碉堡的一半结构进行削薄,同时曝露出碉堡的结构断面,在这一个新的空间里存在着虚实阴阳的关系,形成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空间……一分为二,一阴一阳。」


  艺术家:曾力


  场地名称:林厝古战场营区


  作品名称:武戏


  1961年生于中国广西,自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台美术设计师。先后与张艺谋合作在意大利佛罗伦斯歌节日歌剧院和北京太庙紫禁城演出的歌剧“杜兰朵”。曾力在金门炮台原址上搭建戏台,请中国京剧院以传统的京剧形式为该展览特别创作的两军对垒的武戏,把戏曲表演、行为艺术与装置结合起来,隐喻发生在海峡两岸的这一段几乎成为历史传说的故事,表达对中国古往今来对战争史的理解与沉思。


  艺术家:费大为


  场地名称:金门县文化局


  作品名称:儿童书店计划


  1954年生于中国上海,自1995年起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奖评审,并在1999年获颁法国文化部的文化艺术骑士勋章。费大为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艺评家和策划人之一。费大为的艺术计划是在金门开设一个书店,学生来此不是用钱买书,而是用他们写的关于金门碉堡展览的艺术评论,来换取世界艺术史的书籍,之后从这些交换来的文章中,精选出一些发表在展览的网站上,并选入部份刊载于展览画册里。此计划促使孩子们把这次艺术活动和整个艺术史联系起来思考,他们所换取的是艺术历史。


  艺术家:蔡明亮


  场地名称:林厝古战场营区


  作品名称:花凋


  1957年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影剧系后,即开启了一连串多元的创作生涯。曾荣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柏林影展银熊奖、坎城影展影评人费比西奖,最近他更获颁法国文艺骑士勋章。蔡明亮不断地在电影中透过平凡的一角,精心地创作现代艺术装置般的空间。这次他把蒋公铜像移置到金门,面向炮口外的大陆方向沉思。同时利用两边的弹药库,制作了一场关于衍生自张爱玲小说「花凋」的剧场表演,另一边则是以「河流」影片中的片段所作的装置。


  艺术家:刘小东


  场地名称:南山阵地中山教室


  作品名称:战地写生──十八罗汉像


  1963年生于辽宁金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所硕士,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刘小东是史无前例第一位深入两岸军队写生的画家,他在大陆与金门各写生九名军人,每幅作品与真人等大。展厅中分别罗列两岸九位着军装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并以前后两幅空白画框暗喻影响两岸命运至深的毛、蒋两位领导者。藉由十八罗汉的传统题材,表达对人间的纷乱、战争的困惑与对和平的祈求。


  艺术家:谢素梅(Tse Su-Mei)


  场地名称:塔山一号堡及弹药库


  作品名称:透透气/黄山


  现居在卢森堡和巴黎二地中英混血的谢素梅(Tse Su-mei),1973年出生于卢森堡。代表卢森堡国家馆参加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获得国家馆金狮奖,震惊世界艺坛。她在碉堡的中心垂吊一座巨大的螺旋桨,慢速旋转到几乎碰到墙面,以使观众无法轻易进入到其中,旋动的声音可能在耳际扩大,以激起观众的一种焦虑感。螺旋桨将空气变得更清新、轻扬,以传达一种更象征性的金门历史意涵、军事状态及许多住民自外于台湾的沉重感受。弹药库中则以一件录像作品表现艺术家眼中缓缓日升的黄山。


  艺术家:谭盾


  场地名称:塔山三号堡及弹药库


  作品名称:音乐视听


  1957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现居纽约。1978年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986年荣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及艺术博士学位。作为一位曾获得葛莱美奖、奥斯卡金像奖的中国作曲家与指挥家,谭盾跨界与创新的能量,对世界乐坛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他特地为金门创作一种视觉造型的音乐装置,利用砸钢琴的巨大音响,使碉堡成为一个炮声隆隆的音箱,让重组的音乐装置中传出犹如自行弹奏的乐章,使美妙的声音与战区演绎出不可思议的反差。


  艺术家:大仑尾艺术工作队(何时/燕三)


  场地名称:塔山二号碉堡


  作品名称:彼岸


  何时:1981生于台北,2004年刚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毕业。


  燕三:1978年生于台北,2000年辅仁大学宗教系毕业,2003年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肄业。


  通过1949年以来二岸“叛逃者”、“起义者”历史档案与文件的重新整理,艺术家敏感地捕捉了历史长河中那些令人感慨万千充满人性、温情的片段,并准确呈现在金门碉堡内,这小小的作品片断前──人们面对的却是一个「造化弄人」的巨大历史装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来,是因为冬天我办公室出奇的温暖 http://spaces.msn.com/members/zhaogang76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4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