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3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所谓眼球艺术 —“小童乱侃视觉艺术”2004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新手上路

西安小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当今这个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21世纪里,“艺术”和“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在神州大地。曾经在某个网站论坛上看到一位仁兄这样写道:“真正的艺术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天生的,或许真的如此”。的确,当代艺术的主人们哪个不是“天生丽质”,无论何时何地都在散发着自己艺术的气息。
     何谓艺术?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人能说的特别透彻,但是就像看小说一样,每个人都会对主人公有自己的定义,对艺术也是如此,大家有着个人不同的诠释。在我看来艺术是人类在思想层面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后,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的主观成果。在现代社会里艺术应该分两类,一是视觉艺术,二是听觉艺术。我自认为不算艺术圈的人,可是经常爱侃侃,显摆一下,尤其是关于视觉艺术,因为视觉本身也是个显摆的东西。
     现今的生活中视觉这个词很时尚,好像视觉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感官能力,而是脱离了比较俗的味觉和嗅觉等其他感受,独立起来了,而且不断得开始被艺术家们所推崇。在从事视觉艺术的先锋人群中,视觉是融合了科技与美术的艺术,它现在的名字是“CG”,这个词从广义的方面理解是指所有的电脑图形和数码影像,而从艺术学角度理解,它是一门具有自身艺术特质的新艺术。有了艺术的幌子,我们可以相信,视觉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视觉就是视觉,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的视觉没有美感,只是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但是,一旦把垃圾当成艺术,就别怪艺术从神奇回到腐朽了,这里面尤其要侃侃那所谓“空间感十足”的行为艺术。
     在人民网,我看到这样一条帖子:有人把千百斤滥苹果放到大街上,搞得臭气熏天,学者乔新生把那叫“艺术”。这次呢,这位学者又发表文章《2003年回顾之文化篇:体现多元价值观,实现人学的回归》,把脱裤子上街叫“艺术的美感”。他说:“作者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已经不惜脱下裤子,表明自己的性别身份,而艺术家们为了吸引眼球,已经让自己千疮百孔了。这是一个献身的社会,也是一个争宠的社会。在反叛的举动中,我们看到了艺术的惨烈,也看到了艺术家们的无奈。当社会从平面走向立体之后,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赢得观众,而观众席上并非一片叫好之声。……痛斥者说,艺术家败坏了艺术的美感,反对者说,艺术家脱离了艺术的规律。从那位著名的美籍华人音乐家的‘水音乐会’,到著名电影导演的空前大制作,从一位编辑小姐的遗情日记,到一位学者出身的作家发表的所谓美男小说,每一次艺术尝试,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我们必须承认,这些作品的存在,恰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正是有了宽松的社会氛围,才有了惊世脱俗的艺术活动。价值观的多元造就了艺术的多元。而艺术家的每一次骇俗的举动,似乎都是在为多元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天哪!现在的“艺术”都发展到“如此先进”的地步,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评论者都让我叹为观止。脱裤子上街,不顾社会公共秩序,那是“艺术”?把这种事情都能说成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看只是哗众取宠,为了吸引眼球,满足自己被曝光的优越感吧,哪有社会责任感的心思。在我看来,现在的在视觉艺术中搞的十分热闹的行为艺术、观念摄影这些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浪潮,都是些处在试验过程中事物,既然不是成品,就先不要端上餐桌来倒无辜民众的胃口,别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别因为你们个别把艺术界的名号搞臭了。
     当今自称为是当代的艺术家们好像都习惯了零距离的区接触、感受每一样事物,表现欲、标新立异的行为似乎成了下意识的动作,远有美女作家、近有艺术家身上的补丁和穿孔的数量可以看到其所承担的特有的责任。有人说,艺术家败坏了艺术的美感,也有人说,艺术家脱离了艺术的规律。也许是社会给当代艺术家们的氛围太宽泛了吧,他们用拙劣的垃圾污染我们的眼球,他们或许只是需要我们的眼球,那么在眼球经济的时代眼球是不是也要被贡献让他们那去做艺术呢?似乎这都成了在为多元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或许,那些艺术家的另类举动是在试探着社会的容忍度,在每一次艺术反叛的背后似乎都强烈地表现出对它们对社会极度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的感觉能增加艺术作品的张力。但是,在如今形式决定了一切的世界里,他们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张力招揽了大量的关注,人气度开始急速上升,慢慢也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公众人物,名利双收,有了物质层面的保障,精神层面开始不再所谓的空虚、叛逆和彷徨了,不再有另类的举动。看来,反叛是有终极目的的,不管那是有意还是无意。
     当艺术混同于大量垃圾之后,艺术也就死掉了。试验品也好,垃圾也罢,只是希望它们别太多去破坏我们的视线,本身美好的事物就已经不多了,就请不要再干扰大家的眼球了。已经是2004年的5月份了,我们有太多的视觉感受,似乎又没有任何视觉感受。这是一个快餐的时代,艺术浮躁的就像是其中的一样食物,快餐本就不爽口,只希望在这快餐中少一些渣滓就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8 18:27:04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难道随意拍的模模糊糊的然后用电脑粗糙的ps两下,最终喷绘个几米大的尺寸出来的就是所谓的艺术观念~

54

主题

0

好友

725

积分

注册会员

超级无敌白发魔女

Rank: 2

2#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扯淡``
sexy bo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14

积分

新手上路

西安小童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看你头衔:超级无敌白发魔女~~~呵呵
难道随意拍的模模糊糊的然后用电脑粗糙的ps两下,最终喷绘个几米大的尺寸出来的就是所谓的艺术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1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你还是新手上路就有资格在这里插指头了?
啊弥陀佛………………………………………………………………… * ------- * ……………………………………………………………… 啊呀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他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新手也是会变老手的哟

哎呀,视觉好久没有人发这么长的关于艺术思考文字让我们学习了,现仅将我个人学习后的感慨发来也叫大家一叹。

既然在这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世纪,那么对你所以看到的一切都不要惊怪。艺术家是天生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关键看你怎么坚持。我想如果你还不能算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话,第一说明你天资不够,二说明你还没培养好。因此也没有你的那位仁兄的“或许”还是不或许了。

你说何谓艺术呢?艺术本来就不是一个追求透彻的东西,如果那么容易就被透彻了我们还搞个屁呀?!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就象你得到你朝思暮想的女人,得到了也就那么回事。真正让你拥有去追求的动力乃是那美妙的过程。虽然大家都有不同的个人对艺术的诠释,但那是在一定规范和尺度内的自由,而不是一人一个标准。也就说在专业领域内的发言。那么对于一个不是艺术圈的人(我理解为你不认为自己是搞艺术的)的妄言多半是不甚清晰的牢骚要么是则是跨越专业的越权了,因此你说也等于没说。关于艺术的定义你也太泛泛,人类创造的什么东西不是主观能动通过各种途径的主观表现呢?农民伯伯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粮食,打死你也会承认他搞的是艺术,生产的是艺术作品。艺术还有好多类,不仅是视觉和听觉,文学也是艺术呢,但你千万不要把文学的“看”等同与你划定的那个“视觉”,视觉艺术既然是看的艺术,当然也跟“显”有关系,“摆”不摆,那看你怎么做了。

对“CG”的格外注意这个版里倒是不多呢,反而是你的照片上添字的“合成”的东东让我看起来很象那本刚刚起步的《CG》杂志里三教九流,这叫爱恨交加,弃之可惜,拿着烫手啊。确实有艺术家和作品采用现在火暴的数码技术,但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作品还是没那么“新”喱!电脑技术不是艺术,采用电脑技术当然也就不一定是新艺术,新技术是否等于新艺术这不是一个范畴之类可谈的事情。但,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给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实验过程中的事物的确有好有坏,有高明和低劣,哪一行不是如此呢?你所理解的关于“行为艺术”的知识就只有些你举的这些“脱裤子上街”之类的吗?“行为艺术”的作品很多的,你见到的只凤毛麟角而已,在确立自己对这个事物有发言权之前必须要详细的了解它,这样才可以“百战不殆”,而况因为“个别的臭”而把“整个艺术界”视作臭,那这样也太不负责任了,“管中窥豹”、“坐井观天”的故事学过哈,不要随意以偏概全。这只是你看到的呢,看不到的“隐藏”起来的让你叹为观止的东西更多呢,男盗女猖、贪污腐败……,哪一样遵守了公共秩序?——这些才叫不顾社会公共秩序,只是好象没有“露阴癖”而已,因为压根儿这些事也不敢拿出来晾啊。艺术就不同了,它光明正大啊,为什么不可以走到街上````(扯远了)。但不管是什么事,好做绝了或是坏做绝了,他都有可能成为“明星”的,你也别抱有“仇富”心理,公众人物有什么不好,你不知道猫王、毕加索、沃霍尔都是跟名角富豪来往啊。不过你的论调也太像陈履生了,你可以再多学学他,他骂行为艺术好歹还出了本书,还有一点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虽然谈不上直接贡献,但也算为研究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反面”的佐证。当然,如果你把这个当成毕生心愿,料想你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只是你要再专业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1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上文提到了:“……在现代社会里艺术应该分两类,一是视觉艺术,二是听觉艺术。”
在这里我想指出这个分法是非常不专业的区分。首先,你知道什么是视觉艺术,什么是听觉艺术? 如果只是把能看到的作品,就划分到视觉艺术的范畴,把有声音的作品就叫作听觉艺术,那么这个划分已经把你的歪曲理解,首当其冲的顶了出来。你这个错误,相当于,把会“汪汪”叫几声 ,摇摇尾巴的东西,都当成了狗。但是,可知这个世界上,还有不会“汪汪”叫,不会摇尾巴的“狗”?
谁都知道,站在门缝前看人会怎么样。因为,首先他把自己观察事物的立点选错了,你要他怎么的巧言善辩也是无用的噱头。所以一看便知,是个懵懂家伙的梦话而以。
   在他的长篇梦话里还有:“……现今的生活中视觉这个词很时尚,好像视觉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感官能力,而是脱离了比较俗的味觉和嗅觉等其他感受,独立起来了,而且不断得开始被艺术家们所推崇。……有了艺术的幌子,我们可以相信,视觉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视觉就是视觉,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的视觉没有美感,只是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但是,一旦把垃圾当成艺术,就别怪艺术从神奇回到腐朽了,这里面尤其要侃侃那所谓“空间感十足”的行为艺术……”又是谁告诉过你,红色是五彩的一色,就意味着它不可以独立的算是一个颜色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红色可以独立存在,那么视觉为什么就不允许独立出来?
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它本身就存在在视觉自身上,而不是什么艺术所赋予它的。举证的例子可以有很多:障眼法、等等。因为,人们太过于依赖视觉,相信看到的必是真的……必尽,现在是一个文字与图像的社会,对视觉,对图像和文字的信任,让我们已经放弃了所有其他的认证方式。在这里,艺术只是借助视觉上的这个特性,从而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一个手段而已。所以,你所谓的艺术给视觉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其实最多也只不过是这个社会给的,而不是艺术给的。
可怜的乔新生,他已经说了:“作者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已经不惜脱下裤子,表明自己的性别身份,而艺术家们为了吸引眼球,已经让自己千疮百孔了。”而他这句往自己头上拍板砖的大实话,正如他所料到的,没有讨到一点点的理解和掌声,到是继续被西安来的小屁孩,往他头上又拍了一砖,真叫是怨。给个知识分子往脑门子拍砖也就算了,就是拍死了也当为文化捐躯了,可是给个小屁孩给拍了就不划了,而且还不是个高手,竟然还是新手……惨是惨了点。
     “……艺术家败坏了艺术的美感,反对者说,艺术家脱离了艺术的规律。……”谁说艺术就是生产美的? 谁说有美感的就是艺术品了?按你这么说,行画、菜雕就都该去罗浮宫放着,就几百个人守着了的。艺术有规律可循,但是不是意味着规律就不可以再制造了,宪法这个国家的游戏规律都还可以再补充,艺术规律你到不容艺术家去添加了?所以,什么是脱离了艺术的规律?历史都没发展完,你就先把艺术的规律给划出来了?你是时间爷爷吗?你还真牛呢!都知道什么是脱轨,什么是正规。告诉你,艺术要是被规律束缚的话,艺术才死掉了呢!
处在试验过程中的半成品,就不能上台面了啊?那你叫它怎么变成成品呢?你也说了,不好的菜就别端上来,但是,没人吃过的菜你就敢保证,能吃还吃了都说好?不见得吧!我妈烧的菜都经过我爸,我爷爷、奶奶、我等各位亲属证实,烧得味道恰好,却被我同学说是不入味而否决了呢,更何况是一盆都还没人尝过的新菜。好不好,尝了才知道,不让人吃,怎么知道什么味是人吃的,什么味是狗尝的,不过话说回来,狗不需要好味道,只要能吃就好。
     呵呵,当裸体摄影被认为是流氓行径的时候,它也被所谓的正人君子说是:“……垃圾污染我们的眼球……”,而现在,人们的意识高度提升到把它叫作人体艺术来欣赏的时候,这个旧时的垃圾竟然还起到陶冶的作用,所以,可见的,不是你的眼球受污染,而是肮脏的眼球在污染其他。
   或许他们真的只是需要你的眼球,但是眼球是你的,看不看是你的事,吃不吃也是你的事。吃不到好的就说葡萄酸,看不到好的就说东西差,看不到更多的不怪自己单眼皮狭隘了视线,到怪起世界太小了起来,真是奇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8 22:24:16编辑过]
啊弥陀佛………………………………………………………………… * ------- * ……………………………………………………………… 啊呀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0

好友

3198

积分

业余侠客

神州大大侠

Rank: 4

7#
发表于 2007-8-4 13:22:27 |只看该作者
我考。这边好久没见到这么长的文字啊。真是有意思啊
我来,是因为冬天我办公室出奇的温暖 http://spaces.msn.com/members/zhaogang76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00:2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