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于晓丹:卡佛的小说有多少不是他自己写的?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4 09:12: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strong>卡佛的小说有多少不是他自己写的?</strong></p><p><br />文/于晓丹</p><p></p><p>以前虽然听说过卡佛的不少小说都是经他人之手下狠力加工过的,评论界很久以来也没停止过质疑:卡佛出版过的作品是否确是他本人之作,但前两天被纽约时报一则有关卡佛的消息证实后,还是让我惊出一身汗。</p><p><br />消息说,卡佛生前最后一本自选集《我们谈爱时谈什么》里,至少有17篇是经过Knopf出版社一位名叫Gordon Lish 的编辑做过大量的改动,这些改动包括大手笔的删节,修改题目,甚至重写结尾!纽约时报没有列出所有17篇篇目,但提到其中包括“我们谈爱时谈什么?”, “离家这么近有这么多水”,“一件好的小事”(原题目“洗澡”)和“距离”这几个经典名篇。难道我们喜欢的卡佛并非卡佛本人? <br /><br />纽约时报报道此事,起因是卡佛的遗孀,也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诗人、小说家Tess Gallagher,现正带头筹备出版一本名为“Beginner”的卡佛小说集。这个集子将重出《我们谈爱时谈什么》中已经收录的这17篇小说,所不同的是,她要让它们以未经加工前的原貌面世,向读者还原真实的卡佛。如果卡佛的小说真的像传闻中说的那样被他人繁重加工过,那么还原后的卡佛“简约主义小说家”的称号将很可能被推翻,甚至有可能从“简约”变为“罗嗦”。这对于众多热爱卡佛的读者来说不知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br /><br />Tess Gallagher的这一举动遭到《我们谈爱时谈什么》的版权所有者Knopf出版社的强烈反对。卡佛的现任编辑Gary Fisketjon明确表示他不明白Tess这样做的真正意图。他认为《我们谈爱时》所收录的小说都是卡佛亲手挑选的,是被他自己认可的版本。如果这不是故事的终结,他不知道什么是。 <br /><br />卡佛文学资产代理人曾经希望Knopf出版社能够出版这个“还原”小说集,但遭到拒绝。Knopf甚至说,如果Tess和卡佛的代理人试图找另一家出版社出版,Knopf将视其为非法版本,采取法律行动。为此,Tess更换了卡佛文学资产代理人。 <br /><br />据Tess说,卡佛自己对于“简约主义者”的称号一直极为抗拒。他在Knopf出版《我们谈爱时》这本自选集时,曾试图阻止过出版社出版加工后的版本,尽管他承认编辑Lish的确让这本自选集中的“不少小说更好了,比它们以前好很多”。(当然他说这话,不排除谦虚的可能。像他那样对生命谦卑的人,语气恭让是极有可能的。)他不愿出版加工后版本的原因只是因为包括Tess和其他一些作家朋友已经看过他的原稿,“我见到他们以后,该怎么跟他们解释?”(这是他惯用的口气。)他那时正开始和Tess恋爱,他在写给Tess的信中说,“如果书按现在这样被编辑过的形式出版,我可能永远都不再写小说了。”话虽如此,这本选集最后还是出了,而且还是以“自选集”的标签出的,出版社所获得的利益自不必说,卡佛也并未因此而放弃写作。他死后,Tess还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不少未出版的手稿,整理之后又于1991年出了他的另一本集子《如果需要就给我打电话》。 <br /><br />那么Tess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她自己说,其实很简单,她只是想还原卡佛留给后人的东西,只希望以后不再有读者跑来跟她说,“卡佛的小说都是Gordon Lish写的吗?” <br /><br />我对这个动机当然存疑,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觉得她多少有些自私——到底卡佛已去世近二十年,人们怎么看他,他自己早就无所谓了;但我也很不理解 Knopf强烈阻挠的态度。不管怎么样,让有兴趣的读者比较一下编辑前后的卡佛究竟有多少不同,不失为有趣之事,对出版社能有什么损失?除非…… 尽管我也担心还原后的“一件好的小事”不如现在好看——看卡佛死后Tess给他编的那本集子,就常常让人生出“卡佛的精品在他死前都已出完了”的感慨—— 我还是希望看到这17篇小说的卡佛面目。那现在,我们就只好静观事态的发展了。</p><p></p><p>来源:<a href="http://carver.blogbus.com/logs/10685035.html">http://carver.blogbus.com/logs/10685035.html</a></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2#
发表于 2008-1-4 09:23:18 |只看该作者
<p>圣诞节前《纽约客》上登了一篇相关的八卦。有人(<a href="http://www.douban.com/people/1085197/"><font color="#dd0000">eva</font></a>)翻成中文了:</p><p>  无法细说的交集 <br />  The cutting of Raymond Carver <br />  from The New Yorker. <br />  Dec.24.2007 <br />   <br />  1980年7月8日上午,雷蒙德.卡佛给Alfred A. Knopf出版社的编辑,同时也是他的朋友戈登.黎什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恳求他的原谅,但仍然坚持黎什阻止了他的第四部小说集&lt;当谈到爱时我们说些什么&gt;的出版。他花了整整一夜回顾黎什对这本书严苛的编改---有两篇故事被削减了近70%,另有好几篇被删了近半;许多描写和细节消失了,结尾被删除或改写---这使他几乎在绝望中失去勇气。作为一个正在康复中的酗酒者和精神脆弱的人,卡佛写到,他是“迷惑的、疲惫的、充满猜疑和恐惧”。他害怕在他的朋友们面前暴露,他们都已读过大多数这些故事的早期版本。如果这本书继续如此进展,他说,他恐怕自己将再也不能写作;但如果他就此停止,他又害怕失去黎什对他的爱和友情。而最重要的是,他害怕这会使他重新回到不久前那段“黑暗的日子”,当时他是那么衰弱而挫败。“我要告诉你的事实是,我已处在崩溃的边缘”他在给黎什的信中如此说道。 <br />   <br />  鉴于雷蒙德.卡佛凄凉的身世,他能够幸存下来并出版书籍根本是一件幸运的事情。1938年,他出生于俄勒冈州一个出产木材的小镇,而后在华盛顿的雅基马城长大。他的母亲做过便利店员和女招待,而他那活到了53岁的父亲,在离开尘暴时代的铁路之后,在木材厂做过锯木工,他是一个作家、一个阴郁并总在昏沉中的酒鬼。还不到20岁,卡佛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玛丽安.伯克,过着毫无前途、四处躲债的生活。那几年里,卡佛在医院里扫过地,做过送煤气的、洁厕员和送花的。他在穷困潦倒中写过一些诗歌,还有些关于他经过的地方和认识的人的小说。在Humboldt州立学校和Chico州立学校旁听时,他甚至在一些小杂志上发表过几篇小说,而当他在爱荷华大学穷困到身无分文时,仍断断续续地坚持着他的写作计划。“我几乎没有回头和喘息的时间”他说。酒精很快成为在他的写作中比生计更严重的阻碍,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经历过破产、眩晕以及各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崩溃。“我使我接触到一切都成为废墟”,他曾经如此评价,“这么说吧,必要的时候,警察也会出现,还有急救室和法庭。” <br />   <br />  1967年,卡佛在Palo Alto为科文出版社S.R.A.工作时,他遇见了同样在为一间教科文出版社工作的黎什。黎什是一个健谈、古怪并精通文学的人,他邀请卡佛去他家吃午饭、一起谈论书籍。黎什对卡佛的印象很深,特别是他性格中那种仿佛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异域风格——“大商场里的山地人”黎什这么称呼卡佛。离开S.A.R后,卡佛依靠失业救济金生活,并更加专注地进行写作,“对于写作来说,那段时间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情,”他说,“它很隐蔽,但又不断出现,我好像沐浴在一种从未见过的光芒中。”黎什给了卡佛极大的鼓励,1969年,当他搬到纽约并成为Esquire的编辑时,他简直成了卡佛生命中的救星。 <br />   <br />  1971年,黎什接纳了卡佛的小说“邻居”,并且在整个70年代,他持续出版着卡佛的作品——那些关于婚姻、挣扎和乏味工作的故事——并把它们推荐给其他出版公司。他也始终如一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大幅度的删改,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简练到几乎毫不优美的文风,并最终获得了“极简主义”或“Kmart现实主义”的称号。 <br />   <br />  卡佛是鼓励并接受黎什对他的帮助的,至少在1980年夏天之前是这样。在印第安纳大学LILLY图书馆的黎什档案中,有许多封信件可以证明卡佛对于黎什给予他的友情、支持和编辑工作的感激之情。在听到McGraw-Hill在黎什的敦促下接受出版他的第一本小说集“请问你能安静些么?”时,卡佛愉快地写信告诉黎什,他打算“燃烧全世界”并追随黎什的领导来改写他的小说:“告诉我,我该追求些什么……或者我把它们委托给你,你来告诉我你觉得需要做些什么。” <br />   <br />  1977年,对于卡佛来说,是一个奇迹般不可思议的开端。他的小说集被国家图书奖提名。更令人惊讶的是,6月2日,在一系列的入院治疗之后,他成功戒酒,并在他接下来的余生中都保持了清醒。“我想我应该好好活下去,”他回忆到。与此同时,黎什离开了Esquire,但是他很快又接受了Knopf出版公司的邀请。黎什在Esquire时已建立起他在出版界的声望,他推出了许多作家,比如卡佛、东.德里洛,芭莉.汉纳和理查德.福特。卡佛对于黎什离开Esquire杂志的举动给予了颂扬。“只要知道你在那里,在你的桌子前,就是对于我写作的莫大鼓励,”他在给黎什的信中这么写,“你,我的朋友,是我全部想像中的完美读者,过去是,将来,也永远是。” <br />   <br />  在Knopf时,黎什和卡佛签下了一张5000美元的下一部小说的出版合同。卡佛和玛丽安.伯克分手了,这时的他过着快乐而有节制的日子,并开始和诗人Tess Gallagher生活在一起。他找到了教学的工作,申请的补助金也下达了。卡佛自己所谓的“第二次生命”,终于开始了。 <br />   <br />  编辑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它包括在一本相当晦涩的文学杂志或者在堆积如山的自发来稿中发现写作天才。这在那些作者的困难时期时,是一种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并且,一旦面对一份手稿,一个编辑通常都会试图推进作者的远见,提出各种改动——删减、添加、调换——从而使作品更加优秀。在通常情况下,编辑工作显得相当微不足道,但也有些著名的大范围修改的成功案例:比如Ezra Pound把T.S.艾略特的“荒原”几乎削改了一半,而当时这本书还叫做“He Do the Police in Different Voices”,麦克斯威尔.博金斯在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中发掘出一套体系并削减了65,000字。 <br />   <br />  在“请问你能安静些么?”出版后的几年里,卡佛写了一系列描述酒精中毒和失败婚姻的小说。它们最终以黎什推荐的书名“当谈到爱时我们说些什么”出版了。根据W L.S和M P.C教授的研究——他们曾经与Tess Gallagher合作做过对于卡佛的学术研究,黎什在1980年春天给卡佛寄去了一份编辑好的手稿,其中包括了十七篇小说中最终集结成书的十六篇。黎什删改了原稿40%的部分,削去了他视为错误的抒情和情感描写。而后,当卡佛和Gallagher出门去参加一个作家会议时,黎什又再次修改了稿件,并重新打印,寄回卡佛当时生活和教学的地方锡拉库扎。当卡佛回到家,阅读了这份稿件之后,他给黎什写下了那封绝望的书信。 <br />   <br />  1998年,在卡佛死后十年,记者D.T.Max前往Lilly图书馆档案处细查了卡佛和黎什的信件,结果在时代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表现编辑和作者之间奇怪而微妙的关系的文章。但令人奇怪的是,仅在卡佛恳求黎什取消出版的两天之后,他又给黎什写了另外一封完全不同的信,在信里他冷静地讨论了比较小的相关的修改问题,署名为“给我挚爱的.”显然,黎什已经给卡佛打过电话并设法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危机。 <br />   <br />  当“谈到爱”在1981年4月出版时,它成功地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并上了时代书评的头版评论,这对于一本短篇小说合集而言是相当稀有的。评论家Michael Wood评论卡佛“做到了大部分有天分的作家难以做到的事情:他创造了一个他自己的国度,如此与众不同的特别,就像华兹华斯说过的,这是一个属于我们大家的世界。”Wood同时写到,“在卡佛先生的沉默中,传达出一种本无法被表达的东西”。而这些“沉默”有许多都是来自黎什的编辑。 <br />   <br />  在多年的失败、疾病、劳作和卑微后,卡佛自然而然地喜爱礼遇,这些公共的赞誉使他对黎什修改他某些作品的方式存在着喜怒参半的复杂情绪。在Tess Gallagher的观点中,黎什的工作大大侵蚀了卡佛作品的艺术完整性。“如果你的书本成功了,你却不能向公众解释它们不过是被强逼着塞进你的喉咙时,你能做些什么?”Gallagher最近说到,“他不得不继续下去。对他来说,对作品的否定是绝不能接受的。这么做将意味着所有的过往将不得不和戈登一道被当众曝光,他不打算这么做。雷不是一个斗士。他总是避免任何冲突,因为这些冲突也许将导致他继续酗酒。” <br />   <br />  在作品出版之后的那些年间,卡佛似乎始终坚决地将黎什视为一个朋友和“兄弟”,只是现在他设置了更为严格的编辑底限,这是一个权力的转换。卡佛决定要求自己对作品的控制权。“戈登,上帝知道真相,也许现在我可以把它说出来了,”他在1982年8月如此写到,关于他最后的那些小说,“我不能再忍受这种外科切割和移植手术了,即使这使它们能在某种程度上适合那些容器,使得它们能够被装下。” <br />   <br />  1983年,卡佛接着出版了他的下一部小说合集“大教堂”,这是一个更大的成功,他赢得了普遍的声誉并登上了时代书评的封面。这一次在Irving Howe评论中,他写到在卡佛的这本更繁复的新作中,他看见了“一个有天赋的作家在为一个更为宏大的领域而奋斗,一种出色的对微妙之处的描摹。”那一年,在一次The Paris Review的采访中,卡佛解释了他更喜欢这种新的繁复:“我知道我将向着我能够或者我想要去往的那条路前进,消减所有不必要的东西以接近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剩下骨架。任何朝着那个方向的进步和我所有的停滞不前——写作材料和出版材料我都不想再看,都是事实。在新书的评论中,有人称我为“极简主义”作家,也许评论者的本意是褒扬,但我不喜欢。” <br />   <br />  今天,Tess Gallagher希望能够以“真实、原创”的面貌重新出版卡佛第二本书中的全部小说。对于“初学者”这本在出版时被黎什砍掉了三分之一并更名为“当谈到爱时我们说些什么”的小说,Gallagher希望人们读读原来的“初学者”,虽然黎什的工作使它转变成一个更符合传统阅读习惯的小说,并成为一种严酷而原始的审美标准的范本——这种美为卡佛赢得了他最初的那些支持者。“我明白你都做了些什么,你从里面抽走了些什么,”卡佛在给黎什写的关于“初学者”的那封悲痛的长信里说,“我深感敬畏与惊讶,甚至为你的洞察力感到震惊。”卡佛有充分的理由懊悔,在某种程度上,从“当谈到爱”这本书里许多作品发表的那种方式里可以看出来。并且,在“Where I‘m calling from”这部他死前数月发表的小说集目录中,他以“本来面目”再版了三篇小说,但是大部分作品,包括这一篇“Where I‘m calling from”,他仍旧是以黎什曾经修改过的样子再版。 <br />   <br />  “一个编辑和作家的关系是私密的,没有人能够充分和完整地了解它。”Gary Fisketjon,一个曾经帮助过卡佛对“Where I‘m calling from”这本合集的作品进行筛选的编辑最近说,“毫无疑问,曾经有一场悲惨的决裂发生,这是令人感兴趣,但基本上不可知。”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卡佛和黎什的关系走到了终点。黎什告诉D.T.Max,“我不想谈论卡佛的时代,因为我对他的背叛始终保持着相同的感受,而谈论这个是令人讨厌的。”而Gallagher,从她的角度来讲,她觉得黎什已从卡佛的成就中占取了太多荣誉。 <br />   <br />  1987年,卡佛写作了“Errand”,一个关于他的文学偶像契柯夫之死的故事,并由纽约客出版。同年,卡佛,像契柯夫一样,开始咳血。他总是认为并曾经这么说过,他有“一个依附于香烟的身体,”他被发现得了肺癌。他和Gallagher在奥林匹亚半岛买了一幢能俯瞰Juan de fuca海峡的房子,他们在1988年6月17日结了婚。有时在清晨,卡佛试图不顾病痛地写作。“但我是如此疲倦,”他说。他死于那一年的8月2日,当时他50岁,而“Errand”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2

好友

8110

积分

中级会员

来一瓶冰汽水

Rank: 6Rank: 6

Heilan Administrator's

3#
发表于 2008-1-4 09:49:22 |只看该作者
<div id="entryHeader"><h2><a href="http://carver.blogbus.com/logs/1170537.html"><font face="Arial" size="3">编辑和妻子造就的大师?</font></a></h2></div><div class="date">2005-05-08</div><div class="entryBody"><p style="text-indent:21pt;line-height:100%;mso-char-indent-count:2.0"><span style="font-size:10.5pt;line-height:100%"><font face="宋体">今年<span lang="EN-US">8</span>月是美国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雷蒙<span lang="EN-US">.</span>卡佛(<span lang="EN-US">Raymond</span> <span lang="EN-US">Carver</span>)逝世<span lang="EN-US">10</span>周年。他以标新立异的风格受到现代读者的青睐,许多人称他为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他<span lang="EN-US">50</span>岁时因肺癌去世,当时的《纽约时报》主编罗伯特<span lang="EN-US">.</span>高特列波说:“美国刚刚失去了一位最不应该失去的作家。“但是,在今天纪念作家<span lang="EN-US">10</span>周年忌辰时,美国文学评论家<span lang="EN-US">D</span>.<span lang="EN-US">T</span>.麦克斯却在《纽约时报杂志》上载文称:卡佛身边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似乎都在说,卡佛作品的成功更应归功于他们。早在<span lang="EN-US">20</span>年前,《绅士》杂志的编辑高登<span lang="EN-US">.</span>李斯特就悄悄地告诉朋友们,他对卡佛的有些小说作了大量的修改,因此,这些小说事实上成了他的作品,而不是卡佛的。卡佛对此事从未公开做出反应。<span lang="EN-US"> 7</span>年前,李斯特将他掌握的卡佛的手稿卖给了印第安纳大学的立利(<span lang="EN-US">Lilly</span>)图书馆。当一名研究雷蒙<span lang="EN-US">.</span>卡佛的专家在看完手稿后准备将他的结论公布于世时,卡佛的妻子、诗人苔丝<span lang="EN-US">.</span>盖拉加用侵犯版权为由,阻止了作品的出版。麦克斯从友人那里得到这个消息后,便决定亲赴立利图书馆查阅档案。麦克斯从卡佛的早期手稿,如《<span lang="EN-US">Fat</span>》和《<span lang="EN-US">Tell</span> <span lang="EN-US">the</span> <span lang="EN-US">Women</span> <span lang="EN-US">We</span>’<span lang="EN-US">re</span> <span lang="EN-US">Going</span>》看起。使他吃惊的是,手稿上到处都是李斯特的勾勾划划,有时甚至是大段删节或添加,几乎使原作面目全非,好象是在修改一名<span lang="EN-US">7</span>岁孩童随意写成的故事。以卡佛<span lang="EN-US">1981</span>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span lang="EN-US">What</span> <span lang="EN-US">We</span> <span lang="EN-US">Talk</span> <span lang="EN-US">About</span> <span lang="EN-US">When</span> <span lang="EN-US">We</span> <span lang="EN-US">Talk</span> <span lang="EN-US">About</span> <span lang="EN-US">Love</span>》为例,<span lang="EN-US">13</span>篇作品中,李斯特改写了<span lang="EN-US">10</span>个故事的结尾,有的作品删改篇幅达<span lang="EN-US">70%</span>之多。《<span lang="EN-US">A</span> <span lang="EN-US">Small</span>,<span lang="EN-US">Good</span> <span lang="EN-US">Thing</span>》的题目被改成《<span lang="EN-US">The</span> <span lang="EN-US">Bath</span>》,故事情节也从赎罪感的基调变成绝望,而且经常带上李斯特偏爱的抽象派风格。麦克斯认为,李斯特的修改经常恰到好处,有时甚至令人拍案叫绝。但不管改得好还是坏,作品中留有李斯特的痕迹。卡佛出生在美国西北部农村。他的酒鬼父亲是锯木厂工人,母亲是女招待。他最早是通过函授课学会写作的。他生活贫困,<span lang="EN-US">30</span>多岁时经常酗酒。他与第一任妻子、高中同学玛杨<span lang="EN-US">.</span>波克的婚姻一波三折。但是,尽管他的生活充满艰辛,他一直保持着宽宏与坚毅的个性。到<span lang="EN-US">1980</span>年,他已戒酒并和盖拉加结婚,与她一起度过了他的余生。他在给李斯特的信中写道:我比谁都清楚,生活总是在捉弄人,但我此刻处于最佳境地,我在享受生活。为了弄清什幺使卡佛的生活发生如此大的转变,麦克斯专门走访了今年<span lang="EN-US">64</span>岁、退休后在纽约定居的李斯特。李斯特向麦克斯一吐心中的愤懑。<span lang="EN-US"> 1967</span>年,李斯特在《绅士》杂志找到了一份小说编辑的工作。卡佛当时正在街对面的一个办公室里编辑教育资料,用李斯特的话说,“他那时没有一点名气,我把他的小说拿给一些人去审阅,他们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他们的做法是,卡佛把几篇作品交给李斯特,由他修改编辑,然后还给卡佛重新打印。《<span lang="EN-US">Fat</span>》就是卡佛第一批刊登在国家级杂志上的作品之一。这种经李斯特编辑的“新声音“很快引起评论家们的注意。<span lang="EN-US">1976</span>年,卡佛的短篇小说集《<span lang="EN-US">Will</span> <span lang="EN-US">You</span> <span lang="EN-US">lease</span> <span lang="EN-US">Be</span> <span lang="EN-US">Quiet</span>,<span lang="EN-US">lease</span>?》出版后,小说家乔弗里<span lang="EN-US">.</span>吴尔夫(<span lang="EN-US">Geoffrey</span> <span lang="EN-US">Wolff</span>)在《纽约时报<span lang="EN-US">.</span>书评周刊》上写文章,给予卡佛的作品以极高的评价,称它们剪裁精巧,故事起伏有致。这本小说集获得了“国家图书奖“的提名。<span lang="EN-US"> 1978</span>年卡佛获得了古根海姆基金会的会员资格,第二年,又成了赛拉克斯大学的英语教授。卡佛开始抵制李斯特的编辑。<span lang="EN-US">1980</span>年他给李斯特写了一封<span lang="EN-US">5</span>页的长信,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周围的人要是知道由李斯特编辑的文本要比他的原著更好,他如何向他们去解释。他恳求李斯特不要再改他的作品。卡佛已不再需要李斯特。<span lang="EN-US">1982</span>年<span lang="EN-US">12</span>月出版的《<span lang="EN-US">Cathedral</span>》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提名“普立策奖“和“国家图书评论奖“。他自豪地写信告诉李斯特,“这是直接从我的打字机上邮寄出去的。“ 卡佛的第二任妻子、诗人盖拉加被看做卡佛传奇中的女主角。她在<span lang="EN-US">1977</span>年与卡佛相遇,当时卡佛正处于生活的转折点,盖拉加的到来,更使卡佛过起了有节制的生活。盖拉加对他说:“上帝把你交给我,让我好好照顾你。“她鼓励他按他自己的意愿出版传世之作《<span lang="EN-US">Where</span> <span lang="EN-US">I</span>’<span lang="EN-US">m</span> <span lang="EN-US">Calling</span> <span lang="EN-US">From</span>?》,使他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但离奇的是,她也声称她对卡佛作品有巨大影响。她详细地描述了她对卡佛最伟大的两部作品《<span lang="EN-US">Cathedral</span>》和《<span lang="EN-US">Errand</span>》的贡献。但与李斯特不同的是,她没有手稿为证。但是盖拉加在一系列未公开的采访中强调,是她给了卡佛《<span lang="EN-US">Cathedral</span>》的原始构想,更准确地说,卡佛剽窃了她的构思。她说,她把写作的计划告诉了卡佛,卡佛抢先一步成文,但是其中有些关键的段落是她写的或帮助定稿的。卡佛第一任妻子玛杨<span lang="EN-US">.</span>波克居然也声称自己在卡佛某些作品中的影响。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丈夫和妻子在一件往事上发生争执,她向麦克斯指出了哪些部分是她的构思。对于文学上丈夫与妻子的合作,评论家们认为不足为奇,也称不上剽窃,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盖拉加自己也写了一本书,题为《两个纠缠不清的灵魂:论苔丝<span lang="EN-US">.</span>盖拉加和雷蒙<span lang="EN-US">.</span>卡佛的文学关系》。 卡佛的朋友们说:“编辑就应该把作品改得更好,不然谁要他们?一个聪明的作家采纳聪明的建议,有什幺好奇怪?“实际上许多作家和评论家认为卡佛的后期作品更出色,他们把这看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诗人唐纳德<span lang="EN-US">.</span>荷尔读了卡佛未被修改的原作《<span lang="EN-US">A</span> <span lang="EN-US">Small</span>,<span lang="EN-US">Good</span> <span lang="EN-US">Thing</span>》后,征得卡佛的同意按原作原题发表在《犁头》杂志上,小说因此获得<span lang="EN-US">1983</span>年“欧<span lang="EN-US">.</span>亨利奖“。荷尔说:“我不知李斯特为什幺要那幺做,是出于下意识的嫉妒?“ 但俄克拉<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何马英语"></personname>何马英语<personname></personname>教授布莱恩<span lang="EN-US">.</span>伊文森则认为,人们必须承认,有些作品就是卡佛和李斯特的合作成果。这就像音乐剧中的剧本和音乐是由不同艺朮家创作的。卡佛创造人物、场景和情节﹔但抽象派的基调,不管好坏,是李斯特定的。这种合作,在历史上也是常见现象。<span lang="EN-US"> 1982</span>年,卡佛本人在埃克伦大学回答一名学生提问时,对这种现象是这样看的:重要的是伟大的作品诞生了,是谁写的无关紧要。 <span lang="EN-US"></span></font></span></p><p></p><p style="text-indent:21pt;line-height:100%;mso-char-indent-count:2.0"><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5pt;line-height:100%">(liang7735</span><span style="font-size:10.5pt;line-height:100%">  <chsdate wst="on" year="2001" day="25"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chsdate><span lang="EN-US">2001-7-25</span><chsdate></chsdate><span lang="EN-US"> )</span></span></font></p><p style="text-indent:21pt;line-height:100%;mso-char-indent-count:2.0"><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font-size:10.5pt;line-height:100%"><span lang="EN-US">来源:<a href="http://carver.blogbus.com/logs/1170537.html">http://carver.blogbus.com/logs/1170537.html</a></span></span></font></p></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0

好友

2282

积分

论坛游民

勒兵十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8-1-4 10:29:00 |只看该作者
<p>大编辑。</p>
改博克 http://copperhia.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5#
发表于 2008-1-4 23:07:13 |只看该作者
1982年,卡佛本人在埃克伦大学回答一名学生提问时,对这种现象是这样看的:重要的是伟大的作品诞生了,是谁写的无关紧要。 ——这不是北大教授的句式么。。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0

好友

206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8-1-6 10:52:29 |只看该作者
<p><a href="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07/12/24/071224fa_fact_carver">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07/12/24/071224fa_fact_carver</a></p><p>这些给编辑的信……</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7

主题

8

好友

218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08-1-6 21:55:17 |只看该作者
我的心好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8#
发表于 2008-1-7 11:49:51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utulong</i>在2008-01-04 23:07:13的发言:</b><br />1982年,卡佛本人在埃克伦大学回答一名学生提问时,对这种现象是这样看的:重要的是伟大的作品诞生了,是谁写的无关紧要。 ——这不是北大教授的句式么。。</div><p>&nbsp; </p><p>这就是我的想法。 </p><p>&nbsp; </p><p>而且,自打我没读过卡佛,就首先知道了他肩膀上蹲着这么个编辑。可现在还有人出来写这种惊闻录。想必是年轻人了。</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08-1-14 07:59:53 |只看该作者
<p>还好他最好的那些小说没改过。</p>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3:2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