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3-24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39459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1457
- 精华
- 0
- 积分
- 10118
- UID
- 96
  
|
![]()
上海展览时间:2004年7月10日——18日
地点:上海市多伦路27号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Introduction:
"The Location You @ Now" will present a group of new media artworks from China and the US based around a theme of physical and displaced presence through scavenged, recovered and reclaimed media. The works of these emerging artists incorporate easily acquired consumer grade technology and embrace a Do-It-Yourself (D.I.Y.) aesthetic. Found amidst the wave of celebration for high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ly global mediascape, these works represent an alternative stream of innovation in the gray area where art and science intersect. The artwork in "The Location You @ Now" reflects conceptually, metaphor ically and fantastically on our collective landscape of inherited technology and its effect on the individual. Works slated for exhibition include handmade data projectors, sound samplers, radio-controlled fur balls, interactive sculpture made from mass produced toys and work that data mines the Internet for content.
“ 移动的坐标 ”艺术展包括一些来自中国与美国的新媒体作品,展览中的艺术作品通过提取 , 复原与再生各种不同的媒介来试图表达“存在”这个主题的多种可能性。这些艺术家在一个高科技崇拜的全球化浪潮当中利用了一些很普通的技术元素,在艺术与科技之间寻找个人想法的表达方式。这些作品通过一些观念的 , 幻想的,隐喻的创作手法来反映遗传科技及遗 传科技对个体的各种影响。作品表现形式包括艺术家手工制作的投影仪,声音采样,网上实时数据收集,无线遥控的绒毛球和经过玩具改装的互动雕塑。
Electronic art is in its infancy here in China.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these works to be exhibited in Asia and this is a rare chance for local audiences to experience these exciting new forms first hand. As a hybrids of art and industry the works are resourceful, boundary blurring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y drives a huge part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th this modernization also comes new expressions of culture which are fresh, dynamic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mindset. This exhibition endeavours to represent that spirit while inspiring the future inventor-artists here in China.
电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称为是刚刚起步。此次展览中大部分的作品均为首次来到亚洲,对于本地艺术观众来讲是一次现场亲身体验电子艺术作品的好机会。作为科学与艺术的混合体这些富于智慧及充满创造性的作品模糊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界限。科学技术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力使中国社会迅速的走向现代化 ,而文化艺术的发展亦同样是社会进步的有力证明。此次展览即致力于以一种开放的精神去推动本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Many of these American artists have shown in the most prestigious art institutions in the US: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 The Armory Show, New York; the Walker Art Center and the Carnegi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此次参加展览的 7 位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曾被广泛展览于美国的各大艺术机构,其中包括:纽约现代美术馆,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纽约军械库展览,沃克艺术中心,卡奈基国际展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demystifying technology is a vital component to this exhibition.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workshops are planned where artists will lead seminars on topics from hands-on technical instruction workshops to talks on their own conceptual process. This is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 that will extend beyond the small circle of traditional art patrons and attract a large multi-disciplinary audience. Transcripts of the workshops and talks will be included as part of the exhibition catalog.
在展览的同时还将举行一些工作坊计划,艺术家将会在此介绍从作品观念的形成到如何使用技术的完整过程。所有工作坊计划的内容将会被记录在展览画册当中 .
“移动的坐标”艺术展包括一些来自美国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展览中的作品通过提取,复原与再生不同媒介的方式来试图表达“存在”这个永恒主题的多种可能性。艺术家们在一个高科技崇拜的全球化浪潮当中利用了一些很普通的技术元素,通过观念,幻想,隐喻的创作手法在艺术与科技之间寻找个人想法的各种表达方式。作品形式包括艺术家手工制作的投影仪,声音采样,网上实时数据收集,无线遥控的绒毛球和经过玩具改装的互动雕塑。
电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称为是刚刚起步。此次展览中大部分的作品均为首次来到亚洲,对于本地艺术观众来讲是一次现场亲身体验电子艺术作品的好机会。作为科学与艺术的混合体这些富于智慧及充满创造性的作品模糊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界限。科学技术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力使中国社会迅速的走向现代化,而文化艺术的发展亦同样是社会进步的有力证明。此次展览即致力于以一种开放的精神去推动本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此次参加展览的8位艺术家的作品曾被广泛展览于国际上的各大艺术机构,其中包括:纽约现代美术馆,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纽约军械库展,沃克尔艺术中心,卡奈基国际展
艺术家:
Mathieu Borysevicz (美国)双屏影像装置作品
Paul Chan (美国)电脑动画短片作品
Rania Ho (美国)互动机械装置作品
阚萱 (中国)机械装置作品,
Tarikh Korula (美国)声音装置作品,
Marina Vendrell (美国)互动机械装置作品,
Siebren Versteeg (美国)互连网影像装置作品,
Angie Waller 数码照片作品(美国).
主办: 北京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更多资料: www.duolunart.com
1.Mathieu Borysevicz 是一位居住于纽约的艺术家 , 电影制作者与艺术撰稿人。他的作品曾被展出于: 英国伦敦ICA,德国包豪斯,北京艺术博物馆,纽约白盒子画廊与纽约艺术家空间。给予他艺术奖项的机构包括:亚洲文化协会,下曼哈顿文化协会,大西洋艺术中心,苏格拉底雕塑公园。
作品简介:“罪于罚”是一件双屏幕录像投影装置作品。作品中的图像来源为一本名为“中国大事”的小报杂志中的一些耸人听闻的新闻照片。
2. Paul Chan 是2003年美国洛克菲勒新媒体艺术奖金获得者。他的作品展览于纽约现代美术 馆 ,纽约录象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他的作品也同时入选了2004年的卡奈基国际展。
作品简介:手工制作的投影仪(由老式教学投影仪和一些电子元件改装而成)与原创动画作品。
3.Rania Ho 1999年从纽约大学互动艺术系得到了她的硕士学位并于同年获得了Interval研究基金。她的作品曾被展览于Headlands艺术中心,GenArts 艺术机构和美国计算机协会。她的作品曾获得奥地利电子艺术节荣誉奖与台湾宏基数字艺术节荣誉奖。
作品简介:老式毛衣机及互动雕塑作品由两台老式毛衣机织成的两个巨大的毛线球下时,它对面的另一台毛衣机便开始不停地织毛衣。
4. Tarikh Korula 于2000年在纽约大学互动艺术系得到了他的硕士学位。他的作品曾被展览于法国与日本的国际电子艺术研讨会,美国计算机协会及英国ICA,他的作品也被网上收藏于ArtMuseum.net.
作品简介:“城市切片”是一件实验声音互动装置作品,声音采样来源于纽约市的周边环境。
5. Marina Vendrell 出生及成长与美国旧金山湾区,她于2000年从加州艺术学院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她的作品曾被展览于Headlands艺术中心,New Langton 画廊和圣荷 西当代艺术学院。
作品简介:一些由二手商店收集的皮毛制成的互动雕塑作品,参观者在现场可以使用遥控器来遥控这些雕塑。
6. Siebren Versteeg的作品曾被展览于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纽约军械库,文艺复兴协会,Donald Young画廊,Peter Miller画廊与芝加哥NFA艺术空间。他的作品也被网上收藏于www.Suitable.org洛杉矶www.WhitneyBiennal.com和www.electricFneral.com
作品简介:出生记录的实时数据收集一个由艺术家亲自编程的数据收集软件从因特网上自动采集公众出生记录,这些采集的内容象影片结尾的演职员表一样被投影到一个空间中的屏幕上。
7. Angie Waller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术系获得了她的艺术硕士学位,她的作品 曾 被展览于Impakt网上艺术节,旧金山美术学院,奥斯仃美术馆,亚特兰大美术馆,俄克拉荷马美术馆,沃克尔艺术中心。她的录像作品曾被放映于纽约24小时录像节,日内瓦移动影像双年展。
作品简介:三维动画作品使用一些3D studiomax 软件中的附带工具制作而成的形象 怪异的三维动画.
8. 阚萱是一位生活在中国北京的艺术家。她于1997年毕业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2-2003年得到奖学金参加荷兰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的艺术工作室计划。她的录像作品曾展览于法国Villa Arson, 西班牙马德里 ARCO 2004 艺术节,巴西圣保罗现代美术馆,波兰华沙Zacheta国家美术馆,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首届广州三年展。
她的参展作品是一个由机械控制可以唱歌跳舞的垃圾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