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84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小说《涓汇》《三脑》

[复制链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51#
发表于 2008-2-4 16:01:04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李耕夫</i>在2008-02-04 14:52:36的发言:</b><br /><p>曹操槊刺刘馥是非常必要的!正是那些满嘴乱牙的评批家把文学搞得乌烟瘴气。</p><p>论坛讨论抓住本质就行,没有太大必要动用专名。</p><p>比如类似文学的传统这样的概念,费什叫作解释集团,乔纳森 卡勒叫做那种可以把一些文字定义为文学的语境,德理达称为文学的意向性因素,还可以大而化之成经验、互文性、文学科学的文学性、阅读的期待。。。。我觉得那些文学性的实质在于:当一种话语的实用功能降到最低的时候,它的文学性就凸现出来了:皆因知识是可以再生产的,意识一词可以在前面加修饰变成另一种概念,前意识、潜意识、普遍意识、个体意识、集体无意识。。。对于它们的过分强调是正好显示了一种无知行为。</p><p>我觉得文艺学中只有形式美学是有意义的。对于具体作品形式上的细读诗比较靠谱,因为可以揭示为什么它们不是其他东西,我们从中也可大受裨益。</p><p>“一言遗之:分析批评须览百家,之后始有成式,夫取其诸法,略破而后立;若乎一意纠解,解则必为妄言,妄言,约闭之见也,约闭之见,曲知之士也。何“曲知”耶?曰“知不全”,曰“知而不解”。尔心力不达如两者是。诚勿倨首,以却僻邪矣。 ”精彩之极。</p><p></p></div><p>耕夫兄是业内人士,必然知道很多情况下批评和创作的对立、分途,尤其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扭曲、蔑视和扼杀,不过也不能不说有的时候(虽则较少),批评也可以和创作良性互动,甚至为作品创造出新的意义——我们盼望的批评当然是后者。 </p><p>你谈的形式美学和形式上的细读,实际上和恶鸟所说的叙述学分析的部分是相契合的——“可以揭示为什么它们不是其他东西,我们从中也可大受裨益”。</p><p>最后呼吁大家请回到小8的小说中来。</p><p>关于文学批评的讨论,黑蓝评论版热切盼望大家的光临!</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2112230[/lastedittime]编辑过]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2#
发表于 2008-2-5 22:43:10 |只看该作者
<p>精彩,看完小说再评论,用了一个多小时时间,还是感到太快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644

积分

注册会员

Αρτεμιδ

Rank: 2

53#
发表于 2008-2-9 22:35:54 |只看该作者
<p>喜欢.</p>
简约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0

好友

10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4#
发表于 2008-2-14 08:40:29 |只看该作者
<div>啊,到后面几页如常出来几个添乱的~一百遍啦一百遍</div>
真巧,大伙儿一起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55#
发表于 2008-2-18 21:37:28 |只看该作者
<p>又抽空读了读。</p><p>“啊……哈!它默诵小说中的下一个句子......”这段,一点也不露气:内敛、外延始终没离开中心。有时候我自己“逮”住一种联想,写不了几句就“跑”题了,很着急,可没法。小8忽地天上,忽地地下,可不离其宗。很佩服这才气。这种状态应该是天成的吧。</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3341911[/lastedittime]编辑过]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2 02:2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