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3-1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213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23
- 精华
- 0
- 积分
- 108
- UID
- 11543

|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6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span></b><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 mso-bidi-font-size: 12.0pt;"><p></p></span></b></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mso-bidi-font-size: 12.0pt;"><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span></span></b><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b><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读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span></b><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 mso-bidi-font-size: 12.0pt;"><p></p></span></b></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p> </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存在主义产生于二战前夕的法国,战后盛行于西方世界。其先驱是克尔凯郭尔,他奠定了宗教存在主义的思想体系。海德格尔作为<span lang="EN-US">20</span>世纪德国最有创见的哲学家宣扬无神论存在主义,他在《存在与时间》中第一次提出“存在主义”这一称谓,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化、系统化、明确化。萨特作为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它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身的哲学思想,也使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它提出了三个原则:首先是“存在先于本质”,第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第三是“自由选择观”。<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我们对存在主义的理解也应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在文中,萨特就世人对存在主义的指责进行了反驳。这些指责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存在主义被认为是诱导人们安于一种绝望的无为主义,二是被指责为偏重了人类处境中黯淡的一面,三是它否定了人事的严肃和真实。<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最初由古罗马西塞罗用来指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制度。它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在<span lang="EN-US">15</span>世纪以后逐渐形成,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它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统治下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追求快乐是人的天赋权利和社会发展动因。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根据这种理论批判封建社会的禁欲主义,肯定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使征服自然,寻求人生快乐,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以及建立公正社会制度等进步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存在主义在社会历史层面上具有反封建的一面,另一方面存在主义作为一种人生观,探讨了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态度等问题。<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对于任何一种学说而言,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陷,人们也因思维方式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而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对各种学说都有扬弃的必要,但我们不应只站在个人的角度对某一学说的缺陷横加指责。相反,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对各种学说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我想我们更多的是应该肯定这一学说自身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对历史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毕竟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历史发展的动力就来自人类智慧的结晶。<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任何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尽管有人对康德的这句名言横加批判,说“任何合理的终将会灭亡。”诚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远存在,但它毕竟曾经存在过,即使在历史的发展中它只是一闪而过。存在主义的存在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作为一种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方式,他在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全欧洲最流行的哲学思潮。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萨特作为一名无神论存在主义者,否定了上帝的存在,颠覆了西方社会影响甚广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特别是其中的上帝造人说。人并不是“上帝依据一种程序和概念造出来的,恰好工匠按照一个方式和定则造切纸刀。”针对这种“本质先于存在”的想法,他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一种信仰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人的世界之外,人为的创造出一个上帝,作为人和整个自然界存在的背景,不失为一种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上帝是人头脑中的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他的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是人创造出来的用来影响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在自然哲学建构中,萨特使上帝淡出了自己的哲学思考空间,用“存在先于本质”抽去了西方社会大多数人头脑中的这根精神支柱,把人放在纯哲学的背景下来考察。这使的存在主义受到了“否定了人事的严肃和真实”的指责。<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人作为一种生物,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而他却不同于别的动植物,因为人具有灵魂。灵魂使得人成为人,也使人从他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他漫漫的人生之旅。灵魂和肉体的结合使人感到自身存在的荒诞性,我们来到世间是处于一种“被抛状态”,人自己未被征询,未经其同意,就被置于这个身体、性格、历史场面和宇宙中的这个位置。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的“现身”,我们是无缘无故的被抛在世,从根本上说是没有任何存在的根据和理由的,一切伟大的灵魂都是相通的,无独有偶,<span lang="EN-US">300</span>多年前法国的伟大思想家帕斯卡尔也考虑过同样的问题,在《思想录》中,他谈到“我就极为恐惧而有惊异的看到,我自己竟然是在此处而不是在彼处,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为什么是在此处而不是在彼处,为什么是在此时而不是在彼时。是谁把我放置在其中的呢?是谁的命令和行动才给我指定了此时此地的呢?”仔细想想我们自身的存在和整个宇宙,不难得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一结论。我们不得不在一个不为我们决定的环境中去承担起我们的命运。<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萨特在文中提到了三个词——“焦虑”、“舍弃”、“绝望”,这是在人的一生中时常出现的三种境遇。人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存在,绝大多数的人虽然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但他们对自身并没有一个准确而清醒的认识。只有在上述几种非理性的主观心理体验中人才能领悟到其自身的存在。我是谁?我为谁而活?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存在主义者恰恰指出了人生的真谛和真相,而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偏重了人类处境中暗淡的一面,只看到了卑鄙和低劣”,也不是“诱导人安于一种绝望的无为主义”。<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当人们清楚的认识到了自身的存在,我们应该把握到我们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正如萨特所言是“是其所非而又非其所是。”我们“确实是一种具有主体生命的设计者。”我们永远不会固定的是什么东西,而总是要不断的变为什么东西,我们的生命个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自由选择观”是存在主义的又一大贡献,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不断的进行选择,“人是他选择的总和”。在一个相对确定的环境中,人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而他又不能自由自在的选择,焦虑、舍弃、绝望使得他不得不考虑到自己选择的后果,对自身、他人乃至整个世界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人自身决定了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人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我们的一生可以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痛苦而矛盾的抉择中塑造出我们自身的。自由选择观是被此在不断改变的,本质不可能被预先设定,然后一成不变,人不可能总是处于一种状态,除非他死了。<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世界的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此有详细的论证,“世界上的万物只是我的派生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也提到“客体主题不可分离的联系着,客体依据它所依据的主题而得以存在。”在此,我们应该指出的是,萨特等人并不是盲目的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生出世界,世界是人脑的派生物。他们强调的是“人”本身。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本质力量。万物都是被人为界定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观念都是形成于人脑中的,试想,如果没有人的话,整个世界还有意义吗?山川的变迁,日月星辰的轮回,蔚蓝的天空,动听的天籁之音,迷人的景色。关于世界的所有描述都是因人而生。如果地球的进化产生的是另一种“人”,其对世界的把握和看法肯定会与我们相异。没有人的话谁又能指出世界是“世界”呢?太阳呢?大海呢?宇宙中的诗人和建造者人的存在这一切都将毫无意义。世界的观念是在人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人,它才得以被发现。看与被看是缺一不可的。“世界”是人的观念的一部分,只有人能定义世界,解释世界。外部的一切对“此在”有何意义,取决与此在的选择。<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class="MsoBodyTextInden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2.0pt;"><font face="宋体">托尔斯泰说,“生命是在无意识中度过的,则其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哲学的根本使命是探索人生的究竟,人生的意义,使人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存在主义就一直试图完成这一使命,它是反对宗教神学的,是针对人本身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哲学。它在推翻上帝存在的同时,使人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并指导人认识自我和整个世界,指导人如何去生活,如何去面对人生和他人。存在主义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真的是为人生的,是真正意义上对人的终极关怀。<span lang="EN-US"><p></p></span></font></span></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