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惶然录》惶然的灵魂默默死去

[复制链接]

36

主题

0

好友

74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6: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p></p> </P>
<  align=center><p> </p></P>
< ><p></p> </P>
<P  align=left><p> </p></P>
<P  align=left>当1935年到来,费尔南多.佩索阿在默默无闻中死去,他的那些随笔与诗歌才开始在葡萄牙流传开来。而在有生之年,佩索阿仅仅出版过一本诗集,除此之外,他就如卡夫卡一样,只是里斯本一个公司的小职员,整天默默工作,从来不多说一句话,挣足了足够活下去的钱,然后便躲在家里。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会在八九十年代被文学界重新发现,被评论家称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本身就带有某种荒诞与无奈的意义。佩索阿的生命旅程可以用《惶然录》的自序中的一句话来说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因为他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没有什么有趣的书可读,没有什么朋友可以拜访。所以每天晚饭以后,他总是回到他那间租来的房间,用写作来打发漫漫长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孤独是促成写作与伟大的源泉,而这种孤独不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他的内心。除了能够写作,他与身边的人并没有任何区别。<p></p></P>
<P  align=left>佩索阿活了47岁,《惶然录》收录了他晚年大部分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仿日记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随感。它并不是一本会一口气读完的书,也许你只会在百无聊赖时翻开它,随便读上一篇,慢慢思索,时间便会悄无声息地流逝。但《惶然录》会是一本深入人灵魂的书,它说出了现代人渴望而又不能得到的东西,说出了人们想说却无法开口的话。当你再次合上书,你会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似乎失去了方向,灵魂似乎在阳光中飘荡,远方冥冥之中就在那里,却无法触及。佩索阿本身就是一个惶然的人,然而惶然的目的不在于惶然。只有达到心灵的自我惶然与粉碎,意义的重建才有可能。<p></p></P>
<P  align=left> 《惶然录》厚厚的一本书,一篇自序加上160多篇随感,简而言之两个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矛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因为矛盾而惶然。《惶然录》的自序就很有趣。佩索阿维这本书杜撰了一个名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伯纳多.索阿雷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作者。并在自序中详细描写了伯纳多.索阿雷斯的相貌与生活习惯,幻想自己在一家咖啡厅里天天看见索阿雷斯,与他发生了一次对话。仿佛索阿雷斯这个人确实存在一样。这无疑是一种分裂,自己是自己的同者又是自己的异者。佩索阿用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来达到自我怀疑与自我对抗的目的,把自己推入心灵的绝境,然后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与思想,这是一种非凡的愚蠢。世间的大部分人并不需要这种精神的紧张与自我强迫,他们只是忙于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忘记了审视价值内部的东西:自己的心灵。但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审视心灵,因为一旦人开始面对心灵,他也就把自己推向生活之外的祭坛,开始了无边无尽的精神苦旅。而佩索阿的一生经历甚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不过是一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不动的旅行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除了深夜的幻想之外连里斯本以外的地方都很少去过。但是一旦他开始思考,伟大的博爱便开始在世界游荡,思考对他来说远远比生活重要。<p></p></P>
<P  align=left>  在我来看,在佩索阿的《惶然录》中,要讨论的主题就是现代主义者的困境。主要是四个方面:生活与远方的关系。自我与心灵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自由与爱的关系。<p></p></P>
<P  align=left>  人不能离开生活,其实人不是不能离开生活,而是生活本来就是人的一部分。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总会认识一些人,做一些事,这就是生活。从这个意义来讲:此处和彼处并没有区别。所以佩索阿写下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即便整个世界被我握在手中,我也会把它统统换成一张返回道拉多雷斯大街的电车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但每个人心中总是有一种原始的欲望,一种不满足。于是远方成为了一个神秘而危险的符号,供人们仰望,但没有人愿意真正走进它,因为它是未知而充满彻骨的孤独的,所有的人在他的面前都失去了勇气,包括佩索阿。佩索阿的生活枯燥无味,但经验的获得有时并不与经历的多少画上等号。佩索阿解决生活与远方的矛盾时其实是选择了一种逃避的方法,也就是他说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头脑里的旅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独自一人呆在家里,面对漫漫长夜与一盏孤灯,开始一次精神的长旅。无限的星空与虚幻的梦境是幻想的来源。这种长旅指向了从未到达过的国家,或者指向了纯属虚构和不可能存在的国家。城市的迷宫与自然的荒原在精神上融为了一体,远方便不再遥远。<p></p></P>
<P  align=left>  在现代城市里,人们与自己的心灵渐渐远离。在心灵与思考这一点上佩索阿显得比任何问题都要矛盾。有的时候他肯定了人的物化。他甚至认为我就是无,“我”只是感受周围事物的一种视觉化外表。而我们对眼前的景象所做的思考与感觉显得毫无意义。“我是一本还没有开始写作的长篇小说的人物。”思想在他的眼里只成了一种幻影,一种可以被撤销的东西。在城市的机器中,人是机器运行所必要的零件,个人性被残酷的忽略。佩索阿从这种存在的单调中却找出了快乐。清高的人总是认为他人的生活是多么庸俗与可悲。但人类的幸运在于,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他人并不像自己一样感受与生活,而是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人。事实上,世间的人们并不以思考为快乐。而是以生活为快乐,不管生活是多么缺少思考。所以城市可以看作一种世俗的快乐之源。但在某些篇幅佩索阿谈论自己时,他却表现出对纯粹精神世界的渴望与欢喜,他庆幸着自己能够拥有平静的生活,能够在房间里思考与写作。我曾经说过,我们要平静生活,激情写作。平静中才能保持激情。佩索阿个人似乎喜欢超脱物质与城市,飞扬在玄想的天空,在世界之外游历另一个世界。佩索阿这种对物质与心灵的矛盾其实是说出了他的另个观点:个人要在群体中生活,却要保持着自己的独特,达到精神的独立。佩索阿认为群体与他人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离开群体人便无法生存。但更重要的是个人与群体的依存关系不是服从与同化。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的生命与群体连在一起,但精神要保持绝对的独立,不要与任何人的感情与理智发生交叉。因为我的精神一旦被同化了,我们也就被卷进了那座城市的机器中去,成了嫉妒与荣耀的俘虏,其实却是彻底的麻木。所以佩索阿觉得人最好状态就是处于半游离的状态,与城市的群体保持若近若离的关系。《惶然录》里的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这种观点:“与其做一个果断的庸人,不如做一个犹豫的智者。”<p></p></P>
<P  align=left>  有了上面的这些思考,我们不难看出佩索阿对世界的态度并不是绝望,相反是希望。然而所有的希望都是建立在精神独立的基础上的。所以可以说寻求精神的独立是佩索阿《惶然录》的核心。于是我看到了佩索阿的孤独。他可以对生活不绝望,可以对生命不绝望,但他唯一感到绝望的却是爱,在他的眼里,有了爱,人就不可能达到精神的独立,所以他拒绝爱。“在我看来,所有的爱都是如此真诚的浅薄。我在任何时候的爱都是装出来的爱,甚至对我自己也是一样。”爱在他的眼里成了一种用感情生成责任的负担。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他并不是真正地爱上她,而是爱上了爱她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自己,所以爱别人归根到底是爱上了自己。佩索阿这种对爱的拒绝造成了他自己的孤独,也造成了他的伟大。当我读到他那些讲述爱的文章时,我总是感到了一阵阵的寒冷,我总觉得他对于爱的理解过于理性,理性的让我无法接受。我接受着爱,因为我明白我无法像佩索阿那样拒绝。所以我不像他那样伟大,我选择了逃避崇高,却是接近了人间。当一个人无法解释爱的意义时,事实上他就已经相信了爱的存在。<p></p></P>
<P  align=left> 我花了半个月读完了《惶然录》,感觉真的像进行了一次长旅,心中疲劳而充满忧郁。佩索阿早已在平静与惶然中死去,时间没有留下关于他的任何痕迹,却让我在这个夏天朦胧中看到了他苍瘦的面庞,正如他所说:思考高于生活。我们的生活终将结束,而我们的思想可以永存。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用来祭奠他的伟大与平凡。最后我还是想用《惶然录》的第一篇来结束这篇文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有时候,我认为我永远也不会离开道拉多雷斯大街了。一旦写下这句话,它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永恒的缄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写下就是永恒。<p></p></P>
<P  align=left><p> </p></P>
<P  align=left><p> </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36:55 |只看该作者
大多数好作家都在潜意识里通过写作为自己创造一种宗教,在这个意义上说,他只面对上帝,而不面对众生,他的所有文字都像祷词一样,因为虔诚而纯粹,因为欲望而矛盾。进一步讲,他通过文字时常会有上帝的感觉,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是上帝,甚至无法接近上帝,不管是宗教的还是自然的,都不能接近,面对这个世界,他无能为力,而他所创造的文字世界,也并不比废墟更令人乐观或者燃起希望,它们试图靠近神秘的本质,然而永远也只能是试图。它们淹没作者。它们被别的东西淹没。它们留下来,以作者无法知道的方式。它们留下作者的投影,模糊不清的,甚至是扭曲的,幻觉般的。它们使其作者看上去更像虚构的东西。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好友

7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3#
发表于 2007-8-4 13:36:55 |只看该作者
<>佩索亚亚索佩索亚佩,佩佩佩索亚,ohyeah,佩佩佩索索亚,亚亚索索索索佩,索索亚索佩佩亚索索佩,ohno。</P>
不好玩不好玩。跳。不好玩。跳。跳。笨蛋。跳。不好玩。笨蛋。笨蛋。不好玩。跳。跳。跳。跳。不好玩。笨蛋。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659

积分

注册会员

卖假画

Rank: 2

4#
发表于 2007-8-4 13:36:5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赵松</I>在2006-8-19 22:33:15的发言:</B><BR>大多数好作家都在潜意识里通过写作为自己创造一种宗教,在这个意义上说,他只面对上帝,而不面对众生,他的所有文字都像祷词一样,因为虔诚而纯粹,因为欲望而矛盾。进一步讲,他通过文字时常会有上帝的感觉,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是上帝,甚至无法接近上帝,不管是宗教的还是自然的,都不能接近,面对这个世界,他无能为力,而他所创造的文字世界,也并不比废墟更令人乐观或者燃起希望,它们试图靠近神秘的本质,然而永远也只能是试图。它们淹没作者。它们被别的东西淹没。它们留下来,以作者无法知道的方式。它们留下作者的投影,模糊不清的,甚至是扭曲的,幻觉般的。它们使其作者看上去更像虚构的东西。</DIV>
<br>总感觉赵老同学的发言有种文绉绉的性感,所点所评又往往能回还往复的映照点评自身。甚至妄下猜测这种矜持的拿捏的背后,是你年轻时有过的那么一段不短的把玩文字的经历。  只一说
和亲导致小语种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7

主题

8

好友

218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5#
发表于 2007-8-4 13:36:55 |只看该作者
<>转阅读。</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7-8-4 13:37:11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安灰</I>在2006-8-20 19:07:36的发言:</B><BR><BR><BR>总感觉赵老同学的发言有种文绉绉的性感,所点所评又往往能回还往复的映照点评自身。甚至妄下猜测这种矜持的拿捏的背后,是你年轻时有过的那么一段不短的把玩文字的经历。  只一说</DIV>
<br>哎,啥叫“年轻时候”啊???俺还没那么老呐。。。。哈哈哈,“文绉绉的性感”,性感就好,不过“年轻时候”是喜欢跟文字耳鬓厮摩来着,别的没弄出来,就弄出点文字瘾来。。。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5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