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出意外·宇文光专栏】评论和吵架

[复制链接]

879

主题

35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你的假想敌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Administrator's 不吐槽会死患者 恋爱渣滓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4: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41/image/t_yu_logo.gif" align=textTop></P><br>
<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41/image/zl_1.jpg"></P> <br>
<DIV align=right>
< align=left><br><br></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小说论坛常有对简评的争议:有人简单地跟一贴“差”“烂”,引起作者的不满,甚至吵架。作者当然有理由不满。你说烂就烂吗?你说的烂是什么意思?这样叫评论吗?这时,对方的态度常有两种,软的和硬的。软的是立即承认,这个烂无非是我没读爽,不喜欢,更多的道理倒也没有;硬的是坚持自己判断的客观性,你的小说给我的感觉就是烂,而我是个有感觉的人,我的感觉肯定有道理,不过懒得跟你罗嗦。<br>  首先要指出的是,看似“软”的态度,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另一意义上的硬:根本无所谓客观的好坏,好坏等于爽不爽,这种事根本上没有道理可讲。所以我没读爽,就等于你的小说烂,当然我只是无数读者中的一个,但别人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br>  如果追究下去,这种观点有其固有的困难。“读着爽”是一个借喻。“爽”的意思是某种刺激性的感觉。什么叫“一篇小说给人的刺激”?跟一束强光给瞳孔的刺激类似吗?<br>  这里的问题是“感觉──刺激”。<br>  自笛卡儿以来,特别是受经验主义的影响,我们把感觉看成“动物及人体接受外界传来的及发自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刺激之特性”(引自《高级汉语词典》)。但是,把感觉等同于刺激,直觉上就不大对,感觉似乎总会牵扯到道理--正因为感到“爽”更接近“刺激”,在作上述评论时,我们才倾向于用“读着爽”来代替“读着感觉不错”,以避免可能的误会。<br>  看到一个女人,觉得感觉不错,这话的意思不等于“她给了我某种让我愉快的刺激”。“刺激-愉快”是机械式的反应,而感觉好似乎总有道理可讲,虽然可能讲不清楚。<br>  感觉不错的女人可能刺激了我,使我痛苦。爱情不能还原为激素,或对某种刺激的平息。色情小说和情色小说的区别在于是否造成性冲动?这个定义不无道理。但要警惕的是,这并不是说情色小说就给了我某种不同于性冲动的冲动(刺激)。什么叫“一篇小说给人的刺激”,它怎么刺激你的?在阅读的哪一刻刺激你的?当然是每一刻,每一个词。这背后隐藏着语言的刺激-反应理论,好像语词作用于我们,就像肉骨头作用于狗一样。<br>  一根骨头是不是根好骨头,只要看看扑上去的狗多不多。于是,一篇小说是不是好小说,理论上说,只要点一点说好的人数就行了,操作上讲,看看点击率、销量就行啦。不服的人提出相反的理论,指出受冷落的反倒是好小说。──这些都是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br><br>  回过头来看那种硬的态度。他们承认感觉是有道理的:我的感觉肯定有道理,不过懒得跟你罗嗦。这当然是合理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有很多感觉,但要说清楚却很费劲。所以,对于那些不值得我们费劲的小说,倒不如省省力气。<br>  但这种立场也不是没有困难。问题在于:我们真能说清楚吗?情况往往是,说了半天,费了半天劲,却又觉得没说清楚,就算自己觉得清楚了,别人又未必认同。对艺术的谈论没有数学证明那么对错分明,常常不能达成共识。问题甚至可以更为尖锐:艺术是可以谈论的吗?或许一言不发才更符合其本性。这反过来为那种软中有硬的态度提供了心理安慰。<br>  一个更彻底的论证是这样的:不仅“好、坏”这样的评价词指称自己的内在感觉,所有的语词都指称自己的内在感觉,而说到底,我的感觉是我的感觉,我的痛苦是我的痛苦,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虽然我可以告诉你,比如说,写一首诗,于是你知道了。但你知道的只是语词,而我的痛苦究竟是个什么滋味,你不可能知道。你不可能知道我的这个痛苦,因为你不是我,你不能感觉我的感觉。表面上我们用着相同的词,但根本上说对于每个人这些个词的意思都是不同的。因此,所谓交流只是个假象,我不可能真正读懂你的诗。既然如此,评论实际上没有意义,不必当真,倒不如当成个游戏随便玩玩,而最经济的游戏当然是:直接投票──虽然投票也是没有意义的。<br>  这个论证当然是荒谬的。维特根斯坦的私有语言论证早就指出,那种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私有语言是不可能有的,而我们的日常语言当然也不是私有语言。不过,这种荒谬的观念却是我们反思时的普遍倾向,并且影响着我们的行动。<br>  一首短诗是对一个内在感觉的表达吗?似乎是的(其实不是)。但一首长诗、一篇小说呢?似乎很难说是。如果把诗定义为对内在感觉的表达(抒情诗),那么我们会倾向于说,长诗是不可能的。仅仅是因为长度?或许真就这么简单。“内在感觉”总是一瞬间的,只有短诗可与之对应。而小说则是另一回事,那是叙事,是讲故事,是玩。小说似乎更富有主动性,而诗则是被迫发出的声音(嚎叫)。……这些想法显得相当混乱。但我们常常并不乐意深究下去,只满足于达到某个说得出口的看法。<br><br>  回到评论。到底能不能够真正地评论?如果私有语言是不可能的,那么语言就是公共的,读者当然能够理解作品的意义。但能理解其意义不等于能谈论其意义,不是吗?维特根斯坦在他的美学讲座里认为,美的意义不能用清楚的语言形式说出来。当你想要解释一幅画里的一张脸的意义时,不能通过指向别的什么东西,如果你非要指什么东西,那就只能指那张脸。艺术自有其实践。一个人是个好的艺术家或读者,并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体现在他挑选、选择的方式、在他行动的方式之中。问题是在于他怎么“看”的,而非怎么说的。但是,需要小心的是,不能谈论其意义,不等于不能谈论。一首诗的意义的确无法谈论(但这不是说它没有意义!),这从它不能翻译就可以看出来--不仅是不能翻译成外语,也不能翻译成本国语。但我们还是可以谈论我们是如何看它的。谈论的并非为什么它如此美(或丑),而是我们如何看到它的美(或丑)。评论当然是一种眼光,也是一个手势,但这个手势并不总是简简单单的一指。</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1 16:15:47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三岁的时候,很忧郁
喜欢,在河边丢小石头

http://heitiancai.blog.163.com/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
发表于 2007-8-4 13:34:43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是个好的艺术家或读者,并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体现在他挑选、选择的方式、在他行动的方式之中。——真漂亮!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3#
发表于 2007-8-4 13:34:43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最近看到的少有的好文章,读得很舒服,尽管所说似乎都只是常识。你这种随笔语调,是我最喜欢、也是我认为最难(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这样)达到的随笔语言: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但保留的那一点自我确实烙着独有的个人属性,难以被复制。文字的声音似乎走向一种“宽广的随笔”的共性,但每个宽广的自我都在共性之中接受洗礼,才露出那么一点自我的面容。</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顾耀峰</I>在2006-5-31 16:36:28的发言:</B><BR>一个人是个好的艺术家或读者,并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体现在他挑选、选择的方式、在他行动的方式之中。——真漂亮!</DIV>
<>恩,这是指对待艺术品的(行动)方式,不是流行的生活即艺术的意思</P>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陈卫</I>在2006-5-31 18:11:49的发言:</B><BR>
<>确实是最近看到的少有的好文章,读得很舒服,尽管所说似乎都只是常识。你这种随笔语调,是我最喜欢、也是我认为最难(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这样)达到的随笔语言: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但保留的那一点自我确实烙着独有的个人属性,难以被复制。文字的声音似乎走向一种“宽广的随笔”的共性,但每个宽广的自我都在共性之中接受洗礼,才露出那么一点自我的面容。</P></DIV>
<>常识这个概念,其实也可研究一番。声称自己说的是常识,是需要小心的事。如果我这些说的真是常识,那么我觉得要认识常识并不容易(就我自己而言),可常识commonsense又似乎指大家都同意的东西……等等</P>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6#
发表于 2007-8-4 13:35:05 |只看该作者
“但我们还是可以谈论我们是如何看它的。谈论的并非为什么它如此美(或丑),而是我们如何看到它的美(或丑)。”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9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