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1-13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威望
- 2 点
- 金钱
- 286317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432
- 精华
- 0
- 积分
- 31
- UID
- 10838

|
<p>新闻地址:<a href="http://book.ce.cn/zzdt/200705/16/t20070516_11372232.shtml">http://book.ce.cn/zzdt/200705/16/t20070516_11372232.shtml</a></p><p>郑渊洁给小学生们办了一个写作训练班(<a href="http://www.zhyj.com/blog/">http://www.zhyj.com/blog/</a>)。唔,这并不是什么新闻,事实上这个训练班已经开办了半年多,而且似乎没有什么不和谐的事发生在其中,至少半年以来没出现过任何针对它的负面报导,而那里究竟以何种方式训练着什么只在郑渊洁本人的BLOG上有相关的介绍。<br />自从高中时停止购买《童话大王》后,童年时积累的对郑渊洁的好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郑渊洁频繁的高调活动而逐渐消失了,如今,若不是被那篇新闻稿中的“效仿‘新东方'”几个字吸引,我也不会去关注它--从郑渊洁最初在BLOG上的玩耍,到后来多少有点脑残的粽子事件,这些让我对一个曾经只在自己看了近十年的童话杂志上露面的原本低调的作者失去了最后一点兴趣,在我的印象中,如今的郑渊洁已经不再是个和善的童话作者,他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个生活无忧闲得蛋疼的小青年。<br />他没有成长,一个过分专注于自己的人是不会成长的。从他近期的一些几乎是牢骚的日志中(比如其中一篇写到坐地铁时觉得把一车人的命交给一个驾驶员很靠不住,要求在地铁上再加一个,囧),我无法读出他身为一个中年男人的稳重,倒是觉得他这样下去有接近脑残的趋势……<br />好吧,说实在的,得知这位曾经的童话大王,现在的怪叔叔要效仿“新东方”办一个少年写作训练班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新东方和疯狂英语那教主式的脑残灵魂附体,当时几乎就要悲观地认为郑渊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好在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郑渊洁一方面没把这个当成敛财手段(得承认,在取财有道这一方面,郑确实是个君子),另一方面似乎也没把那些多少有点脑残嫌疑的偏见(例:粽子是最难吃的,要抵制粽子!)带到小学生们的课堂上,对于已经在全身心迈向或迈入成人世界的我们而言,那里也没有什么李教主、万大神那样“好玩”的东西:现在的郑老师的写作小课堂的授课方式,根据他的BLOG所反映的,确实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的传统为师之道,还会请些孩子们会感兴趣的嘉宾们来互动一下--我得说,如果是在读《童话大王》的小学时期,我会很乐意走进这个课堂的。<br />毕竟,郑所开办的这个训练班所训练的仅仅是“写作文”而非“写作”,以郑渊洁的本事,至少是不会带坏小学生们的。至于某些报导中提到的“郑渊洁透露他将效仿新东方的办学模式开设作文班,并有意培养出一个‘少年作家组合’”,我觉得可能是出于杜撰。<br />郑渊洁只是“童话大王”,这个称号的内涵和外延对一个从事童话写作长达几十年的作者而言是终身的成就,但人总是要成长的,一个人一生的生活、阅读和写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童话之中。毕竟童话在大多数时候仅仅是一个故事,它的价值和不朽往往只建立在我们童年回忆的价值和不朽之上。当我们的年龄更大些的时候,我们会放下郑渊洁的童话去读秦文君的少年儿童文学(至今我还有这样的想法:如果现在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没去读左手OO右手XX或者什么什么逆流成河而是去读贾里贾梅红田野野菊花,那么青春期脑残症肯定不会扩散和恶化到现在这么严重)。我们还在长大,伴随着成长,我们还会放下少年儿童文学去读更成熟的文字们……黑蓝的作者和读者们都在成长。这里没有地位无法憾动的“大王”,也就没有登上王座停止前进的人。能和不愿甜蜜地溺死在一时的感受中,从未停止迈向成熟的脚步的人们走在一起是令我感到荣幸和庆幸的事。</p><p><br />题外话:<br />前天和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一起喝酒吃小腰子聊天怀旧时,伴随着每次必提的曾经在Quake2的boss2地图上用三、七、八、九号枪疯狂杀戮的痛快经历这一话题还谈起了郑渊洁,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时隔多年,这位朋友仍对郑的《失踪一百天》的剧情和众多细节记忆犹新--我们只在初中时读过那个故事--事实上,那个故事根本就算不上是童话,郑渊洁的很多作品都偏离了童话的方向,现在回忆起来,那些偏离了童话方向的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远比童话作品更深刻,郑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飞马牌汽车》。在写这段题外话的过程中,我还特地去回忆了故事中那场长达几十年时间的交通堵塞的欢乐经历,那些荒诞和荒诞所带来的欢乐不属于任何童话作品。<br />郑渊洁后来还写了很多长篇小说性质的作品,他在某期宣告停止连载最新作品的《童话大王》上承认,自己无法做到让自己的文字适合从一位数到近三位数年龄的读者阅读,他意识到了自己作品的局限,但没有继续成长下去,而是去成为了一个高调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也就在童话大王的宝座之上永远停止了成长。<br />不过没有任何人因此损失了什么,他做得已经足够多了,甚至现在所做的一些事情都因此显得多余。</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