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8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梦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好友

127

积分

新手上路

世界之主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梦是以梦的本来的形式出现的,而不再是梦幻与现实的融合,梦与现实是相互映照的,而且梦的世界和现实的时间是界限分明的,但这并不代表昆德拉的小说中的梦与现实不再结合,梦是主人公在现实中的存在的具有哲理和诗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这种艺术在特丽莎的梦中表现最为突出,特丽莎的梦也是和她的“存在编码”一致的,她的“存在编码”,昆德拉说包括软弱、灵魂、牧歌、肉体、天堂、晕眩等。而特丽莎的梦也就是对这些“存在编码”的另一种诠释方式。
    特丽莎为三个梦困扰。这三个梦既是她与托马斯的现实关系的映照,也是他们与当时捷克的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比喻。而且从梦的变化来看,前面的梦个人性质,比较明显,即特丽莎的孩子、妻子、被拯救者和托马斯的父亲、丈夫、拯救者的“弱”和“强”的对比。而后来的梦里,他们的个人关系的色彩逐渐被他们在苏联占领的布拉格的境遇所取代,而且在他们与当权者的对比中,他们都是弱者,并且“媚俗”的主题逐渐被揭示出来,特丽莎的梦境正是她的“存在编码”中的“软弱”和“晕眩”的表现。
   昆德拉说:“特丽莎与托马斯在一起,但她的爱要求她调动起自己全部力量,突然地,她坚持不下去了,她渴望退到‘下面’。退到她来的地方……她被晕眩压倒了。……晕眩是‘弱者的陶醉’。
    人意识到他的软弱,他决定向软弱让步而不是勇敢的克服它。”作为孩子,妻子、被拯救者,她很爱自己的软弱,对她来说,虽然她不能把自己变强,但是她可以把托马斯变弱,因此她从瑞士回到布拉格。从她对托马斯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要你变老一些,老十岁。老二十岁。”她的意思无非是让托马斯变弱,和她一样弱,甚至比她还要弱,后来她的愿望实现了。
   在梦中,托马斯变成了一只小兔子。“她把这只属于她的‘兔子’抱在怀里,她突然欣喜的哭了,哭着哭着,直到泪水蒙住了双眼。她带着兔子回家,感到自己已经接近了目标,她想要待在那里并且永远不再抛弃的地方”。在现实中,托马斯真的变老了,变弱了,梦境与现实的结合正是一种比喻的方式出现,梦与现实是喻体与本体的关系,梦和现实是镜像与实物一样,相互在对照中展示存在的意义。
    对于特丽莎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存在编码”,那就是“牧歌”,书中写到:“为什么对特丽莎来说,‘牧歌’这个词如此重要?
    “我们都是被《旧约全书》的神话哺育,我们可以说,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像是对天堂的回忆,天堂里的生活。不像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烦。
    只要人们生活在乡村之中、大自然之中,被家禽家畜,被按部就班的春夏秋冬岁怀抱,他们就至少保留了天堂牧歌的依稀微光。正因为如此,特丽莎在矿泉区遇到集体农庄主席时,便想出一幅乡村的图景(她从未在乡村生活也不知道乡村)为之迷恋,这是她回望的方式——回望天堂。”
    我们可以说“牧歌”一直是特丽莎的一个梦想,这个梦在现实中,就在托马斯变老、变弱时,真正的开始实现了,这个梦包含奇特的悲凉,同时也包含有奇异的快乐。当特丽莎终于将托马斯变老、变弱时,当她不再担心,不再妒忌,在她精神真正放松的时候,在她看着衰老的托马斯时,她才幡然悔悟自己对托马斯的不公正,这时的托马斯真的变得不能再弱了,“疲惫不堪,霜染鬓发”,在她以自己的弱不断的向托马斯侵略时,托马斯在不断的退却中,变成了一只不能再弱的“兔子”。
    她终于认识到“现在他们已经山穷水尽了,还能去哪里呢:他们不可能再获准出国了,不可能再找到一种回布拉格的办法了;那里不会再有人给他们工作了,他们甚至没有理由移居到另一个村庄。”
   特丽莎的爱情之“重”,让在媚俗面前从不妥协的托马斯一再的后退,变弱。她的“牧歌”的梦正是在田园诗般的“轻”中展开的,在天堂牧歌的微光中,他们在乡村度过了一段简单而幸福的生活,梦一般的日子。“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悲凉之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第三章和第六章曾量词交待他们的结局。
    特丽莎感到“悲凉:我们处在最后一站。快乐:我们在一起。”正因为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站,因此就更有梦幻的色彩。
    “仁慈的上帝,他们走完了所有的路程,只是为了让特丽莎相信他爱她吗?”
    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无论是生命之“轻”,还是生命之“重”,特丽莎与托马斯的爱情在牧歌中实现了灵与肉的合一,他们在天堂的牧歌中,永远的在一起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

主题

0

好友

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29:19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29:20 |只看该作者
很有深度
黯然微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0

好友

85

积分

新手上路

论坛喽罗

Rank: 1

4#
发表于 2007-8-4 13:29:38 |只看该作者
看过后,我越发想读弗洛伊德的《释梦》了。
左肩胛有颗痣,妈妈不让祛。 我干脆纹了个蝎子上去。 QQ:2803485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0

好友

2042

积分

论坛游民

失語患者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31:09 |只看该作者
書寫的好啊,電影差強人意
田園很耀眼。 貧窮的像不毛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10:0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