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3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栏文章:从不法到经典

[复制链接]

39

主题

0

好友

591

积分

注册会员

唯阿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6: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不法到经典
唯阿


一位编辑在谈论我的小说时引用了某著名大学某教授的话,“这些实验的东西是没前途的!”——在揭示这句话所体现的陈腐和荒诞不经之前,先引用某上海作家的话,“这个某某是个有名的‘十三点’。”

编辑的语调带着正人君子面对奇技淫巧时可贵的大义凛然。但我却有点忍俊不禁,教授好像套用了街头摆摊算命的半仙们的话,“往北走是没前途的!”教授大概早就设计过自己的前途:副教授——教授——导师——先贤祠牌位;而小说的前途是什么呢?出版——畅销——评论家叫好——进入经典文库?我想,只有愚蠢或者狂妄的作家才会渴望小说进入这样世俗化的攀升阶梯。小说是一种艺术行为,当它和别的心灵相遇并相感应时,艺术功能就得以实现了。其它的一切与它无关。另外,我认为,教授应当引导学生探求未知领域,鼓励学生拓展心灵空间,最终将学生点化为无限趋向充沛的生命个体——这也是一切知识的目的,而不是将自己降到巫婆神汉的地位,教人趋吉避凶,教人以可鄙的实用标尺判断一切人类行为的三六九等。

“十三点”的话,根本不足为训,它也搔不到“实验的东西”的痒处。因为使用非正统或革命性的观念或技巧(即所谓实验),正是文学后辈试图在辉煌的前辈面前确立自己的可贵的努力,这也是文明传承的隐秘的推动力。就我个人而言,还强烈地感觉到了文学必须和个体生命更为紧密地接合的必要性。其实,每一次的新文学都在拒绝那种笼统的、在可见的远处能获利的公共标准。——如果这种标准在我有限的生命中得到普世确认,那我选择做它的不法之徒。

编辑继续训诲我,“小说必须回归传统!”他又举现今大红大紫的所谓小说家为例。我冷冷地反击道:“那是谁的传统?!”中国其实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保守力量(即所谓传统的道的卫士),有的只是简单的情绪化的对变革的恐惧,只是从实际用途出发的卑微的本位蒙昧。它归根于人性中的平庸和懒惰。这样的人谈传统或回归,老实说有点大言不惭。因为传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存在,它是一个事实,但却像未来一样,是一个幽暗未明的、有待创造性地认识的事实。

在将来被视之为经典的,恐怕还不会简单地等于现在的非法或胆大妄为。经典作品应该创造特有的形式——归结于讲究方法的结构和深思熟虑的建筑;在反应论上,经典作品必须对现今文化狂欢的喧哗与骚动或唾弃或远离;在趣味方面,经典作品必须痛彻领悟到美学的嬗变是内在的最大真实。——从不法到经典,其实是一个激烈但却隐秘的过程,是一次更为深沉的反叛。因此它可能不需要什么革命性的宣言,不需要将过往的一切传统都苛刻地当成指责的对像。相反,这一过程有可能更洞明从而也更真诚。

写作一篇文章,仅仅为了阐述一个老掉牙的“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的论题,这令我灰心丧气。这又该怪谁呢?抱后腿、踩鞋跟、吐口水,这些庸俗的小市民面对前行的新事物时常用的伎俩,还在知识的领域里被教授级别的人物——正所谓乌烟瘴气鸟导师——所奉行着。这又该怪谁呢?



[em33]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斯文久已无先觉,盛世今应有逸民;我的刻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7311252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2#
发表于 2007-8-4 13:26:33 |只看该作者
“因为传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存在,它是一个事实,但却像未来一样,是一个幽暗未明的、有待创造性地认识的事实。”

“那是谁的传统?”

问得好。说来话长。

“在趣味方面,经典作品必须痛彻领悟到美学的嬗变是内在的最大真实。”
——趣味,不宜扯到美学,因为“美学”在中国当下语境中,是一个复杂、尴尬、暧昧、变异了的需要仔细甄别的术语。不谈趣味的话,后面一句中的“美学”替换成“认识”似乎更恰当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0 3:58:39编辑过]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07-8-4 13:26:34 |只看该作者
中国现阶段实用主义的东西多些。
和经济状况,社会状况有关。

一个饿急了的人,你教他怎样品尝春天的新笋的笋尖里蕴涵的味道,他不和你恼了才怪。
他需要的只是肉。大块的肉。是故事。


另一个比喻是:我国的尖端科技也是落后的。反而民用科技也不能有起色。而尖端科技的发展是要有基础的。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591

积分

注册会员

唯阿

Rank: 2

4#
发表于 2007-8-4 13:26:52 |只看该作者
美学在嬗变是一个事实。跟认识无关。


“你教他怎样品尝……”我管他干鸟?我认为对的我就去干。事情本来就是这么简单。
斯文久已无先觉,盛世今应有逸民;我的刻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7311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26:52 |只看该作者
那编辑口气完全是党委书记一流的。在中国经常就是这样,一旦某人掌控了某些权力,他就会发出几倍于这个权力的声音,试图主宰他人的走向。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悲哀,因为这种习惯已遍于社会中的很多领域,总是权力在企图主宰一切,所以很多人都热衷于以各自的方式追求权力,话语的权力,将别人搞死的权力,玩弄别人的权力,而一个行当本身的规律,早已被践踏在烂泥里了。总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于权力之外的裁判,行行如此,都是外行当道。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6#
发表于 2007-8-4 13:26:53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赵松在2005-5-13 9:34:12的发言:
那编辑口气完全是党委书记一流的。在中国经常就是这样,一旦某人掌控了某些权力,他就会发出几倍于这个权力的声音,试图主宰他人的走向。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悲哀,因为这种习惯已遍于社会中的很多领域,总是权力在企图主宰一切,所以很多人都热衷于以各自的方式追求权力,话语的权力,将别人搞死的权力,玩弄别人的权力,而一个行当本身的规律,早已被践踏在烂泥里了。总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于权力之外的裁判,行行如此,都是外行当道。


听说:成功的生意人不卖自己喜欢的东西。
按照这个道理,卖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生意人很难取得成功。
这可能也是内行无法当道,而只能让外行当道的道理所在。

如果写作是做生意的话,
那么不真善美的人尤其要抒写真善美,没感情的人尤其要写惊天动地的纯感情,无道德的人尤其要讲有道德以德服人,才有望获得商业的成功。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9 09:2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