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103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29
- 精华
- 0
- 积分
- 63
- UID
- 5168

|
《双城记》小辑
云南的紫外线真强,把人都晒黑了!
2003年8月10号,经过近三十小时的火车颠簸,我们一行六人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抵达昆明火车站。都说昆明四季如春,果然如实,一下火车,一阵寒意就及时袭了过来欢迎我们 ,处暑时节竟然……冷!
我喜欢丽江的娇媚,和大理的感性。
到了云南我首先去的是大理古城,首先在大巴上经过漫长的五小时折磨后,我们才到达大理市。然后坐四号公交车在总站下车。背着行李我们随脚走进一家Hotel,多人间是一个一楼的玻璃房,罩着白床单的席梦思直接搁木地板上,十几个人的房子,每人拥有一个小台灯的开关权。住下了。
Hotel的所谓总台其实是让一个员工呆着的小房子,里面有两台电脑供住客上网,还有附有各样信息的留言板,英文写着酒店拥有一辆吉普车,可以乘我们去哪哪的。
泡吧就是我们旅程的主要项目。早就有人说大理的酒吧跟北京、广州、上海的如何不同,今天一睹确是别有风味。游客比较喜欢坐在室外的位置上聊天,观望街上人来人往,只要叫上一杯果汁或咖啡,就可以呆上半天。他们白天就开着张,中菜西餐样样俱全,晚上十二点就陆续关门了。在这儿,基本上没有夜生活。
大理古城是一个节奏缓慢的地方,她不会像广州那样催促着你去工作、赚钱,也不会像北京那样逼迫着你考研或者严肃地交流学术,她只会乖乖的、静静的呆着,就像个善解人意的情人。为什么说是情人呢,因为大部分人第一次来都会喜欢,但都不会想在这呆一辈子,我们都依恋美丽的东西,却不想负责任。
琳琅满目的“酒吧”其实是西餐厅跟咖啡馆的结合,再加点中国民族特色,例如西藏油茶或红木椅子什么的,自然而然地让老外同胞一起接受的效果。由于云南是蜡、扎染和各式刺绣的盛产地,所以酒吧的桌布、门帘,总之用到布的地方都会是这些材料。老外看见这些具神秘感的少数民族图案和大胆的色彩配搭,顿时倍感新鲜并符合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作为中国人却从没见过到处是英文就连菜单也是英文写得更详细的馆子,菜式和管理是那么西化,倒觉得挺异国风情的。也许这是中西文化冲撞和交汇得最好的地方,本身就是一处风景。
去丽江的车开到酒店门口等我们。大概三小时就到了丽江古城的门口,跟大理很不同的是,它没有城墙。
十七号下午,我们从丽江古城乘车到玉龙雪山。
“自然的力量”雪山音乐节在小雨中和“迟到”半小时的情况下开始了。它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观看条件的艰苦和部分优秀音乐的震撼。自从上一回崔健和田震一起在广州搞的那次演唱会之后,几年不见,老催好象又……沧桑了,让人欣慰的是,他尖锐的特质并没有失去。谈到音乐界的“假唱”风,他矛头直指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会和“同一首歌”,他说嗓子是自然赐给我们的第一件乐器。我觉得,观众也宁愿你唱得有瑕疵甚至跑点调,都不想看着你在台上装腔作势的对口形愚弄观众。这次音乐节,表演的乐队都很激动和卖力,除了窦唯,他太“拽”了,令喜欢他的人烦。
我喜欢摇滚,喜欢热闹,喜欢亲切的互动。一个Punk band叫脑浊的,我听不清他们任何一句歌词,但对他们夸张的典型朋克LOOK和极富感染力的演出留下美好印象。非常张扬、闪耀,不顾一切,像我们。
这天的雨停一会又来,不断袭击寒冷中的我们。由于热爱音乐我好容易挤进了第一排的中间,但由于所有观众都站着没有座位,混乱而总看不清,所有人都往前挤,好几回我简直透不过气甚至有窒息的感觉。我们就这样湿着身子坚持到十二点,十一小时不吃不坐,拖着累得毫无知觉的全身回到丽江,第二天哪也不想去。
丽江和大理古城闻名世界,这使她的资源没有被浪费;但名气带来的肯定就是商业文明的侵袭,使之杂乱不纯粹。他们的刺绣和银器很漂亮,店铺的主任更精明,善于坑人。
丽江的建筑和个性化的石板路有一种历史感。古城里的楼房一般都不过两三层,房顶和整栋房子均保留了像武侠电影里的场景,招牌是“某某客栈”, 我们瞬间到了古代。
依然是遍地酒吧,原木装修,和大理不同的是,这里总是靠着水,一家连一家,倚着潺潺流水,这一刻回归自然。这是小资情调吗,我不懂可我喜欢。
一个相熟的酒吧老板告诉我一个规律,通常第一次来云南旅游的人,回去一年之内一定会来第二次。
在旅行中一个同房的日本女孩中文不错,能和我们聊天。她在大学的是中国历史,研究生毕业论文写的是大理,关于行程的事我们可以问她。我问她知道黑泽明吗?(普通话)她想了一会说知道。
(写于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