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1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折射的目光  --赵汀阳的“无立场”方法论

[复制链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10: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代哲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向,它们把目光从形而上的天堂投向生活世界的娱乐场。赵汀阳,这位极具问题意识的中国当代思想家也不例外,他带着他的“无立场”方法论彻底地投入到了生活世界的游戏当中。
      从赵汀阳关注的领域,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倾向,他在方法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方面多有创新,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都是属于人的生活世界里的,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他的方法论,是否能保证他在伦理学与政治哲学领域里研究目光的统一,是否能够为他在这两个领域里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论,它不但要携带自己所创立的建设性的东西,而且它的建设性往往也意味着对其他方法论的否定。逻辑哲学家奎因曾经以一个实用主义者的身份说过,选择这种还是那种概念系统,是看它能否更好更有效地为这样一个工具而定。不同的方法论都许下了某种承诺,象神话一样构建自己完美的天堂,它们携带着两个世界,一个是不完美的但极为重要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针对这些不完美之处所设计的理想王国。赵汀阳的“无立场”方法论,所针对的现实世界是怎样的?在这个世界之上建造了怎样的道路通向理想王国?这种方法论的建设性带来了什么又摧毁了什么?
在《没有世界的世界观》一书中,他在序言里通过对哲学问题“永恒”性的转换,把日常世界巧妙地转换到了他的哲学王国里。他说,“时间是无形的,历史是有形的,历史是时间的造型,是时间所采取的姿态。”时间的永恒沉淀为当下一个个有形的历史姿态,永恒性的问题,通过瞬间凝固的具体历史形态表现出来,针对当下的现实世界提出问题变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既然现实世界在哲学上的重要性取得了保证,那么他所面对的日常世界有什么特殊之处呢?近代哲学虽然都经历了一个眼光投射到日常生活中的转向,但是他们眼中的日常世界却是不同的。胡塞尔的现象学,以一种科学的严格性面对日常世界,为了确保严格性的实施,日常世界就被简化成只有主体和客体,还有超越两者之上的主体意向性的世界。早期维特根斯坦也把简洁的逻辑性放置于日常世界之中,于是日常世界就结成了一张逻辑的网状图。那么在这样的世界当中,寻求一种普遍性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赵汀阳反对这样的世界,他说,“可那是一个单调抽象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可以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他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我总是不得不面对他人的直接存在或者隐性存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共同创造的作品,我们关于事物的知识和真理都只能基于他人的同意。”于是,“他人”成为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只包括主客体的世界构图需要偏重于认识论的哲学,而包括他人的世界,在主客体之间设置了一个非客体的他人,这个“他人”是认识论所无法简化掉的,针对这样的日常世界,偏重于实践方面的哲学成为最重要的。在逻辑化的日常世界中,寻求普遍性和本质性是最有效和实用的,人与他人的理解需要一个统一性的保证,例如理性,人们之间达成共识,是寻求各自心灵和理性的契合。近代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虽然也设定了一个复杂的人类世界,但他还是规定人们在理性的要求下交往。赵汀阳是取消本质主义和普遍性的,他认为一种普遍的同一性可以在逻辑化的日常世界中得到保证,但是一旦落实到现实世界就成为不可能的了。因为身体的个体性,不能使思想上的同一性得到落实,例如别人感受的“痛”,即使在语言中“痛”多么具有同一性,一个人也无法体会别人所感受到的“痛”。普遍性的同一性都是存在于经过抽象化的世界里,它无法涵盖一个具体生动的现实世界。赵汀阳面对一个取消同一性的世界,所采用了“无立场”的方法论,他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取消一切偏见。虽然胡塞尔的现象学也是通过“面向事物本身”来取消偏见的,但他却无法取消作为主体的我,赵汀阳改变了“我思”的方式,把在西方哲学里通常作为主体性的我的目光通过他人折射到事物上。赵汀阳的“无立场”其实还是有立场的,这个立场只是取消了作为主体的“我”的立场而已。再落实到具体,就是“从他人去看”。这种方法论最乐观的效果就是,达成一种真正的理解而不是批评。
      这种“从他人去看”的“无立场”方法论真的能达到理想化的效果吗?没有一种方法论能够毫无代价地达到它所设想的最好。逻辑化的世界虽然简单,但是这种简单同时也是思想最有效使用的保证,是对经验材料最经济的使用。赵汀阳的方法论虽然面对着一个生动具体的生活世界,但是在其上所构建的方法能否有效地落实?“从他人去看”能否真的能取消偏见,而不是构建了另一种偏见?如何能保证严格精确地“从他人去看”?这些都是问题。对象的复杂化同时也意味着思想到达严格性的艰难。对于赵汀阳先生的“无立场”方法论,我们所领略到的最宝贵之处应该是另一种思维所建立的天堂,这种承诺能否保证一条道路的通达,依然是一个问题。
                                            

参考书目:《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赵汀阳 著
           《从逻辑的观点看》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9月第一版    [美] 威拉德奎因            
            《现象学的概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6月第一版     [德]埃德蒙德 胡塞尔 著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一版    [日]中茂成文 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 12:01:11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从天而降

34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7-8-4 13:10:55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在百家讲坛做"家天下"的是不是他?
Narkomf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07-8-4 13:10:55 |只看该作者
没有第二个赵汀阳了吧.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4#
发表于 2007-8-4 13:10:55 |只看该作者
第二段第一句话打错了一个字,他在方法论、论理学和政治哲学方面多有创新,  该是伦理学吧。
题目起得非常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 7:00:2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5#
发表于 2007-8-4 13:10:55 |只看该作者
是打错了。写的很仓促,又要求不要太严肃,加上字数限制,展不开。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6#
发表于 2007-8-4 13:10:55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字数限制,我说怎么写得这么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7#
发表于 2007-8-4 13:10:55 |只看该作者
等我回家细说。现在在单位冥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8#
发表于 2007-8-4 13:10:56 |只看该作者
我在家里了~~~
文章的第一段提到了"生活世界",而后面更多使用的是"日常世界"(也用到了"现实世界").我们都知道"生活世界"[Lebenswelt(德),  life-World(英)],是胡塞尔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此前他使用过与之近似的"经验世界"\\"体验世界"\\"周围世界"等概念.它有一些特定的含义,最重要的方面似乎是针对同科学的关系被思考的.生活世界首先是被遗忘的前科学的生活世界,同时它又是科学及其世界观的根基.我不清楚"日常世界"是不是赵自己的术语,还是"生活世界"的另一种翻译.赵提到维特根斯坦的世界是"一个单调抽象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可以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这样说似乎还有一个人并未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其实,他是在比较两种世界图象,而不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维特根斯坦创造的世界,一个是人生活的世界).所以我们其实不能指责(前期)维特根斯坦制造了不能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只能说,他提供的世界图象(图式)是单调抽象的.而这样一来,诘难的力度就小多了,一个工程师没必要象制作效果图的艺术家那样去画一座房子,我们对工程师的指责不应是他画的单调抽象,而只能指出其结构性错误.因此,赵真正想质疑的是,哲学家应该如何自我定位的问题."单调抽象"本身并无错误,因为在它在哲学上的意义是不能否定的,如<<逻辑哲学论>>这样的著作无疑是伟大的哲学著作.错误的只是执着与"单调抽象"的东西,而其他丰富的内容不闻不问.哲学家的角色,他她的工作方式和对象被单一化,固定化才是问题所在.
文章中谈到"针对这样的日常世界,偏重于实践方面的哲学成为最重要的",但这样一种偏重于实践的哲学其资源从哪里来?一种哲学总要有自己的问题或方法才可以是独立的,而这种问题和方法又必须是"哲学的".这如何可能?我想先简单分析一下哲学的资源问题,首先我们要做一些分类,标准有两个:"资源的领域"和"资源的功能".根据第一个标准,我们可以初步分出三个大的资源领域,学科领域\\日常生活领域\\哲学史领域.学科领域可以继续分类,比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逻辑学\\数学.在这下面当然还可做出更细的划分;日常生活领域很难界定,似乎除去其他,剩下的都可归入这个领域;哲学史领域是哲学自身储存下来的资源,也是当下哲学不能真正抛开的资源.
按"资源的功能"可将资源划分为"辅助性的"和"问题性的".辅助性资源又可分为"方法"\\"知识(成果)\\"体验";问题资源从其由来看一般有以下几种:"元理论性的"(比如自然科学向哲学提供的问题就是关于科学理论自身的问题);"学科交叉产生的";"由产生过程中的混乱提供的"(在思想处于混乱,不知应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就需要分析\\澄清\\提出新概念的工作)等等.(这些是我临时想到的区分方式,表述出来似乎很乱,其实我手边画了一些图.)
我想举个例子可能更好,就以逻辑哲学为例,其资源领域是逻辑学,辅助性的资源有逻辑演算的方法,比如真值表方法,逻辑学的某些有哲学价值的定理,比如哥德尔定理,问题性资源有悖论\\真值\\命题性质等一系列问题.也许自然科学和思想史为哲学提供的资源也许更丰富.那么,回到我们的主题,日常世界是否能为哲学提供足够的资源,使一种偏重实践的哲学成为可能?我理解的偏重实践并不是这样一种态度,即将一个哲学家的行动看得比他她的理论更有哲学上的重要性.这里提到的偏重实践的哲学,仍然是关注实践,而非介入实践(当然,这二者已经很靠近了).但我关心的仍是,它能否使一种丰富生动的哲学理论,或理论性的活动(比如澄清思想)成为可能.日常生活的领域可以提供的辅助性资源大概有常识(知识),和体验,它本身不能给哲学方法上的助益,而这些常识和方法是否能促成一种独特的哲学方法的产生,我还不清楚,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方法似乎确实是以一定的生存体验为直接资源的.后期似乎更多来自对诗的体验.但艺术体验与日常体验或生存体验应该很难区分.日常体验可能还达不到生存体验(或生命体验)的那个高度?日常生活提供的问题资源应当是指那些无论从事何种专业(不一定以此专业为职业)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想这种问题只有两个,一是他人的问题(文章中已经提到了),说的俗白一些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当然这并不是个庸俗的问题),在萨特那里这个问题已经被相当的重视了.也许从苏格拉底开始,这个问题就受到了重视.(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可能更多涉及了这个问题)如果人必定是政治的,那么政治问题(而不是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也可以说是日常生活提供的问题,它其实是他人问题的一个推广?另一个是死亡问题,在古希腊这个问题也受到了重视,可能在各个文化中它都被认真对待了.现在我感到以日常生活为资源的哲学会与存在主义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很接近,它们的中间是海德格尔的哲学.但是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可能性,尤其是融入一些中国古代的思想.
最后,我还是想说说中国哲学的状况.中国现代"哲学"似乎无法否认是落后于西方的,但是不是,结合自己民族的思想渊源,搞出一些独特的东西就可以超越西方?我认为,对此可以有两种理解,首先,我们确实不再是处处落后,而是有了西方人没有的一套,如果西方人也要搞这一套,就要向我们学习.其次,我们本来落后的地方依然落后,在以自然科学\\数学\\逻辑学等为资源的方面我们还是落后的.这就象一个人跑步慢,就发明了跳远,别人来和他比跳远时,他是领先的,但跑步他还是不行.但真正的进步应该也体现在跑步方面.我的意思是,中国的哲学家(以及哲学爱好者)不应幻想只要搞出一套自己独特的东西就在哲学上实现了对西方的超越,但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有不是没意义的,关键是它能提供多大的空间和怎样的可能性.
我这种元哲学的半吊子的想法可能意义不大,但我确实不是很看重民族性.但我对咬文嚼字的西学也没有兴趣.哲学应尽量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哲学家可以关注很多事,这就是我如同废话一样的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9#
发表于 2007-8-4 13:10:56 |只看该作者
王晨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0#
发表于 2007-8-4 13:10:56 |只看该作者
疯子很认真.赵并非认为维创造了一个单调抽象的世界,而是反对把世界看作是单调抽象的.他实际上是站在经验的立场上去发展自己的方法论.何中华教授有一篇反对他的文章,就是说他用非哲学的方式去讨论哲学.他谈他人,谈生活世界,其实丧失了很多严格性..想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问题就很复杂了,一扯就远了.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7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