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6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寒冬夜行人》到王小波的杂言

[复制链接]

14

主题

0

好友

255

积分

新手上路

...无常...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1: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寒冬夜行人》,十个故事都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住了,等想要重新拾起那个故事,却发现已完全与上文无关。这是个巧妙的写法,对我来说,更吸引人的是那种变换场景的手段。游刃有余,在故事与主线索中穿插自如,特别是《寒冬夜行人》这个故事的开头部分,那种自由的切换,通过“我”的不同含义的转换,让人看着心里一阵阵激动。
   中间有关于小说的见解,关于本部小说的揭秘,让评论家可以闭嘴,而不用猜测小说的用意,免得被阉割。这是相当精彩的一笔,又不是在同一地方出现,一会儿以这人身份,一会儿以那人身份,说这些可爱的话,这种写法看得我心里美滋滋。如果时间是倒着走,如果我脸皮足够厚,我可以说:卡尔维诺在学我哩!虽然这个发现让我觉得自己小说的独创性又有所丧失,但看见志同道合的人还是值得举杯庆祝。与这部小书相比,王小波确实要稍逊一筹。王小波的小说在很多时候是对别的精彩小说的模仿。比如《万寿寺》是对《暗店街》在一定角度的模仿,一部分小说是对卡尔维诺的模仿。但《黄金时代》我尚看不出是他对谁的模仿,或许是从《情人》上取得一些结构创意吧。余杰对王小波的小说不看好,说是他的小说模仿痕迹太重,在独创性上与他的杂文相去甚远。这话倒说得有几分道理。但是这话不成为王小波的小说不好的理由,王小波的小说模仿了优秀小说的躯壳,内涵确是来自他的内心深处。而且,王小波通过他的小说创作,让中国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现代小说,是他将中国的一大部分年轻人带向走现代小说的道路,甚至宁愿做他的“门下走狗”。从这点上来说,无疑王小波的小说是相当成功的。再有,他的内涵,是别人无法模仿的,也因此,尽管现在有许多人在模仿王小波写作,终究没人能够超过他,原因亦在此。
   当然对王小波的小说需要全面考察,结构的模仿,也是让他难以更进一步成为更伟大小说家的原因。但有一个,王小波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叙事风格,证明了中文现代小说创作的可能性,这点非常重要。这种“中文的可能性”我在读李泽厚的文章时也感到过,不过那是感觉到“用中文探讨哲学的可能性”,这两个可能性方向不同,但对我来说,感到的欣喜是相同的。
   以前,残雪的创作是一大谜团,是先锋小说的先锋代表,但这种小说艺术自己离了一大部分读者,我不能说这是小说艺术的异途,但却至少说明她的写作无法企及小说的最高峰。我宁愿承认她是用意识来创作,而不是更多一点的理性。意识的创作,完全是个人的经验,或者与想象力也存在莫大关系。但是在某个角度讲,它离“人”越来越遥远,但又不是“神”。小说的典范,中文来讲,仍得承认是《红楼梦》,而残雪的小说离这个典范太遥远。是不是只有《红楼梦》才成为小说的顶峰,而别的写法均不可能呢?也不见得,但就小说作为一种“人”的艺术来说,只有最大限度地靠近人,才是最终出路吧。王小波的小说在这里要走得比残雪更漂亮。当小说离开“人”后,大概顶多冠以“实验”的大名走得相对远一些吧。
   语言,当然伟大小说的语言美亦是不可或缺的。每个时代的语言不同,《红楼梦》代表当时语言体系的一个高峰,或许只是一个语言习惯,但这习惯已然养成就是不争的事实。王小波的语言足以成为一种优秀的小说语言。
   如此如此,一派胡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5 0:22:06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无常... http://blog.zikbook.com

8

主题

0

好友

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21:44 |只看该作者
提,虽然一派胡言。另对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的年轻人表达我最真诚的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591

积分

注册会员

唯阿

Rank: 2

3#
发表于 2007-8-4 13:21:45 |只看该作者
是正确的阅读方式,但结论有一点点失之简单。
为了不失之简单,但又不想太过耗费心力,我也只能说些五迷三道的话:

我曾在老的文学自由坛说过,残雪的《突围表演》是上世纪一百年长篇小说的王冠上的钻石,弱的部分不足百分之五(这个可能稍过了点)。其实读过它之后,再加上几个中短篇,残女士整体风格上的神秘性立即显示出其弱不禁风的一面来。因为写作这些真正的好作品时,残雪是一个真正冷静的好的小说家。而好的小说家的神秘性和故弄玄虚无关。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马尔克斯的床单上天,卡夫卡的骑桶飞行,孙悟空驾云前的动作细节等等。不好的例子也有,比如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中的邮差变狼。——这几段值得玩味。

王小波。他好的小说是《夜行记》和《白银时代》(很奇怪没人提这篇)中的几个大片段。但是《夜行记》的结尾——一种作者刻意地、与其长久的焦虑感相妥协的产物:聪明劲——使他与一个大作家所具有的巨大的生命藏量绝缘了。他的小说或多或少都是在这里出问题的。也即是说,说他不好的那些人根本没戳到点子上。——我以为。
他的小说自然无从教我什么,但我对王小波很感激。他很大胆,而我长久生活在禁忌很多的生存环境中,故而写作时也变得畏首畏尾;他写作是试图使他所看到的中国小说彻底脱胎换骨,这一点也给了我无穷的勇气。——我想,那些“门下走狗”的青年朋友们大抵也是从这两点上对王心悦诚服的。

扯点闲的:
因此,我总是很有好感地称他为“老大”。环顾文坛,谁配为人师表?!道德文章,先生何以教我?!假如他还在,我或许不会写作,但也绝不会口吐如此愤懑而又狂妄的言辞。——我想说的是:“老大”的意思其实是“大哥”。因此有必要解释一句:我无意在“门下走狗”(这网上似乎还有一朋友自称是王的私生子)——这称谓显然是后辈——等面前冒充什么“二大爷“之类的。我没那么无聊。
斯文久已无先觉,盛世今应有逸民;我的刻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7311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93

积分

新手上路

小鬼的破雨衣

Rank: 1

4#
发表于 2007-8-4 13:22:05 |只看该作者
……………………

````````````
卡尔维诺写的故事其实并不怎么惊世骇俗,随便进哪家图书馆,都可以找到与他笔下追寻恋人的骑士、出卖灵魂的炼金术士、战士和吸血鬼、城堡和酒馆的相逢类似的情节,卡尔维诺的脱俗就在于他独特的说故事和解释故事的方式。这与王小波有点像,他也是用一种奇诡的叙述方式来重新塑造唐代就开始流传的侠客传奇的。

阅读卡尔维诺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他的作品绝不艰涩,也从未用大河式的滔滔文字来惊吓读者。在阅读时,我总能感到他的小说如鸟鸣一样明亮悦耳。那些字句仿佛林荫道上泻落的阳光,随风摇曳,在跳跃的风中抚过肌肤的表面。他的想象超级发达,不断为小说的各个面向探索新的边疆,而自己则反复在爱、命运、历史等最基本的地方探寻它的苍茫,然后再以寓言或者传奇的方式在简短的空间里承载超越时空局限的内容。他并不认为那些类似童话的幻想作品就比写实的小说来的不真实,相反卡尔维诺觉得童话似的寓言和传奇更可以生动地展示写实小说无法触及的扭曲的一面,如他自己所说的:写作是一种视野,拉得愈高,也就愈能看见真实。

卡尔维诺说自己是个塔罗牌迷,但他和一般的塔罗迷玩牌的方法很不同,他更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因为他在玩牌的时候很专制,他热衷于把众多人的命运、乃至人类集体的命运放回到塔罗牌中,然后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随意的组合拆卸。这样的卡尔维诺和王小波也极其相似,王二在故事里也总是以一个极为专制的形象出现,而且更喜欢颠覆自己在前面的的故事中的陈述——却不顾读者的怯怯的恨意。他们都是特别关心说故事方法的小说家,塔罗牌本身独特的解牌方式刚好提供了卡尔维诺想象的空间,而王小波却抓住了逻辑悖论来超越了传统的解释系统。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在于都不愿用现存的那种垂直、水平、双行的排列方式来陈述自己的故事,他们想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个用三度空间的立方体、多面体建造的小说迷宫——随时可以让说故事、听故事、猜故事的人都迷失方向的迷宫。

从容的跨越时空的局限,将人物的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物串联起来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可以变换着各种视角随心所欲地穿行于各自变化多端的叙述方式之中。虽然卡尔维诺不像王小波那样着重对性、对男欢女爱题材的深刻挖掘,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却都是为了展现人性的压抑和扭曲,都自然而然的介入了历史的荒诞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卡尔维诺饿《祖先三部曲》和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很清晰的看出来。想象力是奇特并且无法揣度的,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把它们展现给别人的。在卡尔维诺的小说世界里,电子、原子、分子等无机物可以谈恋爱,青蛙恐龙的人格化被赋予历史哲学的奥义。故事里的人可以被切成两半,各自衍展出不同的情节,甚至纸牌也可变身成了主角,;而在王小波的世界里被砍掉的脑袋会发出微笑,现代化的工具被还原成最最原始的面目,人的感觉可以借着角色的设定而被再三的重新设置

看完《祖先三部曲》的第一部之后,我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像自己也曾经到过那片美丽的树林。我在那里长大,每日与森林中的小松鼠为伴,整天编造只有自己才相信的骑士和魔法师的故事。那是回到中世纪世外桃源的感觉,我相信在卡尔维诺的内心一定也有着同样的希冀,对现实的失望和眼睁睁的看着周围每一个人的不断坠落会让人产生对童话世界的巨大憧憬。在《树上的男爵》中,当所有的史诗般的故事消失在虚幻中的时候,柯希莫选择了飞向天空,而他可怜的弟弟,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的树木悄然倒塌。说真的,我已经很不习惯读这样的文字了,它们让我心悸。依稀会让我想起刚刚开始阅读王小波的《红拂夜奔》的感受。就好像做了一个奇异而充满想象的梦,所有的理想都在闪耀着令人心悸光芒的文字中逃逸。你会有一种很不真实的归属感。

在柯希莫的墓碑上写着:柯希莫——永远热爱大地——飞向天空,这样一句话里分明隐藏着柯希莫内心巨大的悲哀。这样一个热爱着大地的孩子,在孩提之时便远离大地,在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俯视着世界的变化。他在那样热爱着大地之时,却只能停留在天空之中,接受他所没有办法接受的一切。满怀着对大地炽热怀恋的柯希莫最后还是选择了飞向天空。这样的故事已经超越了荒诞表面的意义。我们每个人生命的顶端,同样也就是柯希莫和我们每个人的世界的尽头。无处可去又无处可归将是我们共同的悲哀与宿命。

在李靖的身上同样具有那样一种无法再度年轻的悲哀。他能清晰地感知自己的命运,偏偏却不能改变这样的命运,并且最终在连想改变的念头都不敢有中死去。可是在红拂的眼里,死了的李靖却又分明是幸福而快乐的,至少不用再成天想着发明些什么东西了。死人已经死去,未死的却被迫还要继续停留在大地的生活中,并且在预知自己将不断老去的前提下沉重地生活。
我站着, 与地面呈八十九点九九度 看着空空的树枝上接满了晴朗 那么多雪,哪里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255

积分

新手上路

...无常...

Rank: 1

5#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高手
...无常... http://blog.zikbook.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好友

592

积分

注册会员

文沁可人首席饭屎

Rank: 2

6#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王小波最好的小说是《万寿寺》,不知道好在哪里的,不要轻谈王小波。
一点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好友

592

积分

注册会员

文沁可人首席饭屎

Rank: 2

7#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寒冬夜行人〉并没有卡氏的别的小说好看,这叫过份做作。
不过构思很好。这就看读者们看重的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44

积分

新手上路

墓志铭

Rank: 1

8#
发表于 2007-8-4 13:22:11 |只看该作者
恩拉!想起我老婆写的一篇关于王小波《红拂夜奔》和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比较文学论文。哈哈哈哈。
-如果从坟墓外 看人生 时光一瞬 其实就是全部光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好友

592

积分

注册会员

文沁可人首席饭屎

Rank: 2

9#
发表于 2007-8-4 13:22:26 |只看该作者
你老婆连红拂夜奔都能喜欢,不错不错。里面可有很多异色情节哦。
比如李靖给红拂画裸照,怎么说来着?我不记得了,兄弟你给我讲讲吧,有段时间没看了,想念王小波得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280

积分

新手上路

四儿

Rank: 1

10#
发表于 2007-8-4 13:22:27 |只看该作者
曾经看一篇评论说王是新时代描写性的伟大作家.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砍柴作饭烧水喂马然后看看 阳光在头顶飘过的摸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7 18: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