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9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一下韩非子

[复制链接]

21

主题

0

好友

39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算是贵族,不这么得志。,不相信仁义道德,持性恶论,就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那种。所以主张利益导向依法治国,而不是礼乐教化。这个人挺孤愤,把世事看的很透。我把韩非子说的三个事件分作两个版,作个比较。一种是类似为了某个群体的利益当作宣传口径的说法,一个是韩非说。
                               事件 一
   
     说法一:商汤王起兵为天下人讨伐无道残暴的天子,杀了夏桀。夺得天下后,汤王觉得天下应该交给更有才德的人治理,于是就派人去请一个叫务光的隐士。务光听说汤王让他当天子,心想汤王为民众除暴安良出生入死,我怎么能坐享其成摘取人家的胜利果实呢,象他这样不为私利的仁德之人一定能治理好国家的,为了他专心的去治理国家,我只有牺牲自己了。于是务光便跳黄河自尽了。
                                 
    韩非说:商汤王起兵消灭了夏桀后,怕天下人指责他弑君篡位,于是假装要把天下让给隐士务光,但又怕务光真的接受,因此就派人劝务光说:“商汤王杀死了国君,他想把天下让给你,是为了把弑君的罪恶嫁祸给你,让你背黑锅。” 务光听了又惊又怕心想那可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一急之下便跳了黄河。
                                事件二:
     说法一:楚国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向周天子进贡了,齐桓公因此替周天子出兵讨伐,并要求蔡国也派兵,但蔡国不服从派遣,不愿出兵。打败楚国后,齐桓公为此又向藐视天子的蔡国讨伐。
      
      韩非说:蔡侯的女儿做了齐桓公的夫人,桓公和她一起乘小船游玩,她不停的摇晃船身,桓公非常害怕,叫她别摇她不听,完了桓公一气之下把她休回了蔡国。不久桓公又想和她重归与好,派人召她回来,可她已经改嫁了。桓公大怒,要出兵攻打。管仲劝谏说:“为夫妻间开玩笑的小事起兵,理由太不充分了,真的一定要打的话不如这样:楚国已经三年没有向天子进贡了,我们替周天子起兵讨伐 ,打败楚国后,以我们替天子出兵 蔡国不听命令起兵协助为名而攻打蔡国。这样就是正义之战,就名正言顺的公报私仇了。”
                              事件三:
    说法一:吴起但任魏国的将军,率兵攻打中山国。军中有个士兵长了毒疮,吴起跪着亲自为他用嘴吸脓。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那士兵的母亲耳里,母亲听说此事感动的都哭了。托人嘱咐儿子不要辜负爱兵如子的吴将军,要精忠报国,奋勇杀敌。
      
    韩非说:吴起但任魏国的将军,率兵攻打中山国。军中有个士兵长了毒疮,吴起跪着亲自为他用嘴吸脓。这事传到士兵的母亲的耳里,母亲立刻哭了起来,有人问:‘吴将军对你儿子那么好你为什么哭呢?’
她回答说:“从前吴起也曾经给孩子他爸的伤口吸脓,不久他父亲就战死沙场了,现在看来这个儿子又要战死了,我能不哭吗?”
  。
   韩非子后被秦王所用。韩非把法律比作一道深渊。他说上党的高山中有一道深涧,不仅正常人不会接近它,连小孩、盲人、聋子疯子都不会进入,甚至牛马狗猪都不会掉进去。假如谁触犯法律,便如同掉入那道深渊,那么就没人敢触犯法律了。
   难道他不知道揭去某个阶层遮羞布比接近那道深渊更危险吗?其实他也知道一些。
    他讲了这么一件事:“纣王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忘了几月几号,问周围的人,大家都说不知道。于是派人问箕子,箕子对随从说:‘大家都不知道时日,而只有我知道,那我就危险了’。于是就推说喝醉了,也不知道。”
      他还说了‘知渊中之鱼者不祥、知人之所不言者罪大’之类的话。还长篇大论了一回推行法制者面临的种种危险性。
很多因素会导致悲剧的诞生。 把人性看的太穿了,话说的太透,悲剧也许就会更容易诞生。 后来韩非子被秦王赐药毒死,据说是李斯捣的鬼。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9

主题

0

好友

1214

积分

论坛游民

掠地飞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孔孟浩荡
庄子奇诡
荀子谨严
墨子仁厚
韩非峻峭
http://wopdindin.blogcn.com/index.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3#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韩非子明哲而不保身,难得~~
文章写的有意思~~~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1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韩非子 为后来秦朝的暴政提供了条件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 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 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好文,看来韩非子很早就是颠覆经典的无厘头。
法家本就是儒家支派,所谓上德无为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攘臂扔之而相抵,乃拘以刀斧,是谓法也。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6#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还是老聃看的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1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 是法家成为秦朝显学之后李斯从理论上罢黜了分封制
为封建制度打下了基础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 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 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法家从政治上说还是有功绩的,政治需要的是实用主义,法家就是。
不知道有谁看过文革期间讲“儒法斗争”的连环画没有?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0

好友

39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9#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史记》说韩非的学术归本于黄老,与李斯师从于荀况。
     荀子虽以性恶论反驳孟子的性善论,但治世上还是儒家的礼仪教化。韩非子主张君主用道术控制臣下,用‘不阿贵’的法术治理国家。
  庄子说是避世,其实话也挺狠,够损人的。但他懂得存身之道。所谓在‘时命大谬’的‘昏上乱相之间’就‘生根宁极而待’。以保身全身。
庄子在城外说风凉话, 韩非进城想有所抱负。虽不同道。但他们都很真实,没有‘曲学阿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10#
发表于 2007-8-4 13:11:21 |只看该作者
"孟子为了强调仁义,所以深自树立,高自标榜,以求激励人心,因此提出人性本善。而荀子较孟子晚出,生当战国末年,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所以不宜再倡言人性本善,于是只有深明其恶,以求人能反躬自救,深自鞭策,厉行改造。其实孟荀二人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改造的,所以,所谓性善或性恶,原本无所谓善恶,性善或性恶只是逻辑推论的不同前提而已,它的分歧在于二人所处时代的前后不同。主张性善的强调后天努力而保持本性,主张性恶的强调后天改造而恢复本性,性善性恶的观点表面上看虽然相反,其实二人的人道主张是一致的,强调后天实践是一致的,而且逻辑推论上同属独断也是一致的。"

刚转贴来的~~~

"以诸子百家中最突出的道家、儒家、法家三个流派而论,道家道德的政治主张最适用于休养生息,即战乱平定后秩序正在恢复的建国初期,儒家仁政的政治主张最适用于守成即秩序恢复后的发展时期,法家法治的政治主张最适用于救败,即社会矛盾激化的危急时期和改朝换代的兼并战争时期,在和平时期则为变法,在战争时期则转化为兵法家。? 由于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呈阶梯递进的关系,汉武帝时实行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实际上不可能真正落实。独尊儒术以后,表面上看是百家均被罢黜,独存儒家,实际上只是百家各自隐藏了自己的名号,而以儒家为共名。在儒家的共名之下,百家得以继续保存,而儒家则变成了一个包罗百家的庞大体系,其中许多因素都可以追溯到百家的渊源之中。"
《燕赵文化》
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大一统的政治传统 (此书为《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之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8年第2版)

张京华 著

这两段话说的也有这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0 19:3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