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2Tigers在2004-7-7 9:25:03的发言:
《都柏林人》很一般
呵呵
每个人的看法或多或少有些不同吧
很多人都认为[二十四、五岁的乔伊斯写这部作品时试图通过“童年、少年、成年以及社会生活”这样一个顺序来全方位地展示爱尔兰社会的精神症结。实际上,在这15篇故事中,每一个短篇的主题都有所侧重,作品的人物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场景也涉及到了爱尔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便没有乔伊斯本人的阐释,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在主题或形式上的精细设想:让一团团迷离奇幻的色块组合成一个绚丽的拼贴画。比如说《姐妹们》、《圣恩》所涉及的是一般的宗教主题;而《常春藤日》却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并触及到了民族解放这样重大的政治问题;《阿拉比》是一个完美的青春期幻想小说;《悲痛的往事》则描述了一个完全缺乏爱欲的冷淡心灵。因此,就文体和叙事方式而言,《都柏林人》自有其独到之处,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短篇小说]
我看了也觉得如此
[em1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9 12:41: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