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8-4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116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28
- 精华
- 0
- 积分
- 70
- UID
- 2215

|
品
BY目击者
品味的“品”字是由三个口,三口即三人之口,凡达三人之者,我们都可归为一类,或是一群,即众口而已。“三”的意义很是风趣,比如说孔老夫子就念念叨叨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虽是圣人之词,终不可信也,若是三个酒囊饭袋或是三个社会欺诈分子,说不定会闯出什么笑话来,达成什么效应呢!这些行动是不为人所称道,也不为人悦。孔子以为自身是“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可世上之人就未必有如此之修养,说不定一失足,便成了千古恨,以致于要“近墨则黑”了,这等冤枉我等是担当不起的。毕竟如圣人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坦然之前必是经过了“吾日三省吾身”的艰苦奋斗,才勉强起出禁欲的怪圈。
所谓三口,即要一口一口一口地来,心急不得,不然卡在喉咙里那哪得了!出这等事,也可以自救。小者可自行催吐(如果可以行得通吧),中者可送至医院(如果还来得及的话),重者死亡(已无回天之力),此等伤身害命的事,吾等穷苦百姓,又是贪恋生命的凡夫俗子是不敢妄想,也不敢妄加指责的。所以留给我们的只有一条路,便是活着,活着一口一口一口地吃,消化,这乃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利益。你想啊,俺若是死了,俺这副身强力壮的臭皮囊便无用武之地,便不能再为国家,乃至全人类谋福,这样全国的GDP会下降多少,人均产值会下降多少,这实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聪明的看客,这点小事,是轻是重,也就不会劳烦我老人家为你精力计算了吧,自个儿用脚趾头想想就能想清楚。再者,俺一死,又会占山上一片地,这乃是破坏国家植树造林这个伟大策划,而且会多一片嚎哭者为我日日夜夜垂泪,这又造成了个别人士日后便泌的隐患,为国家医疗加重了负担,真是不应该,所以能省则省。于是这个被当作是全人类的好人的我,在下只好委曲求全,勉强答应活下来,也便是一口一口地过我的人生。
说了这么多废话,终于对自己洗脑成功。
于是我们就开始来用餐了,第一口。第一口是关键,凡是开头难,滔滔巨浪也是源于一滴小水珠,虽然说,逞匹夫之勇,无以成大器,便也有滴水穿石之浩瀚动力。尽管人生短短几十载,瞬息已过,然而我们不乏有愚公移山的定力,父亲没了,有儿子接,儿子死了,有孙子任,孙子去了,还有曾孙……这样便是滔滔江水连绵不决了。而这里的愚公若要变成“智人”则更为妥当些,可省去一部分心力。因为真理的存在,在于强者,而强者的产生,在于智者。
有了此般不懈的勇气,料定千年磐石为之动容,飞鸟为之落泪。
咬第一口并非小事,要咬得好,咬得准还需下一番功夫。比如你吃西瓜,尔等总不能捧着西瓜当桃吃,一口一口地咬进里面去,凡是都有对策与法则。像西瓜这样的东西,要用刀,先单刀往中间一劈,再环切四刀,便是一策了。咬文嚼字亦是如此。
读文学的人大凡是有读书史的。比如会先读武侠小说,对梁、金、古、温四大家更是爱得如火朝天。也有专攻一家的,那也便个专家(专一的学家而已),之后定是个狭隘的正义满足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想必这一说,必会招来众多同僚不满。所谓狭隘的正义满足者,由我来解释一下:就是靠着几招花拳秀腿,仗着几分非利已主义,自以为功成名就,功不可没,其实只是内心不公的妥协者,为达到自己的一时虚荣,过分自信而已.
若是从那些什么的言情小说的人。虽说对社会贡献不会太多,不过能极大程度地对抗人的生理功能。这话又从何说起呢?你看一般看言情的人泪腺就较一般的人强壮,泪的分泌快且多,泪如雨下的情况是时常有的,你一定不少听说有一等人看了一本书,或是看了一个言情片就哭得淅沥哗啦。并且,言情类男女的心肌更是发达。心跳加速是常有的事,能在十分之一秒内迅速调节心跳指数。第三点呢,就是肌体会频繁地抽动,以达到受人恩宠的效果。具备了这些,从而一遇事,双腺垂垂,抽搐不止,一副娇生惯养,娇柔又娇滴滴的模样。(生平最痛恨这类人,弱者必服于强者之下,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可是正因为这种人的出现,打乱了这个法则,让强者屈从于弱者的泪水这中,这是何等的屈辱)这都是言情小说的结果啊。
若是看客都不是上面种种,而从古文起事。此等人,也许是生性傲慢,不可一世,以古人的话为标榜,为典章,为律法,前言后句,章不离古,句句不离古事古人。也正是因为现在人多讲白话,古言又难懂,所以对于研究古文的人在这方面就可独占鳌头。但是,抱歉,孺子不可教也,孺子亦不可类比也,即便你是对古人古事古文,了如指掌,可是这毕竟也是现代了的,现代是什么概念,就是要大大方方讲自己的事,说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语言,也就是用白话啦,不然拖泥带水地带着古人的痕迹,甚是痛苦,也会为社会所不容。若你自个儿不行,没有关系,劳烦在上苍的大叔大婶们(耶和华,女娲,盘古,或是释加眸尼等)再此物带退到那个时代——古代,不可到现世来蛊惑这世的良好民众,比如说我。呵呵。
看客你也许是看清楚了,我说话是有些偏激的,我偏向于我的信仰,那什么才是我的信仰呢?若你有远见,自小以理为专,以科学为业,在不久的将来你也许会像牛顿,达·芬奇那样皈依宗教,但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你毕竟是为社会做了贡献,不愧于现世了。
你若是再有远见一点,像我这般热爱鲁迅,专一于鲁迅,崇尚鲁迅,那么,你便是这生态系统之中的唯一胜者,即便是逃不了生与死,逃脱不了悲与苦,也逃脱不了孤独,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你细细品味先生的字迹,那从笔端流露的真诚与诙谐将令你享用不尽。我之所幸运的事我在有生之年认识了鲁迅去了解了鲁迅,从而我知道了我为何而生,又为何而死,死一点也不像人们想像中的那般神秘不可及,比如,三岛由纪夫,又比如王国维,死去了之后能为后世留有点什么,这便会死而无憾了。我所乐道的也便是份闲情与功利。
下面来讲讲第二口。这也许是最令人望而生畏的一口了。若是年轻的看官你还没有参透第一口,切莫急功近利。因为第二口便是“催吐”,“催吐”的关键所在在于将体人的本身全部倾倒于外,先前有利益的,也大可不要的。先前所接受的思想,也要倾倒,若是你没有这样的雄心,还是先解决第一口吧。
对于第二口的要求,有人不免要提出一些问题来,比如,既然要把我先前吞下去的吐出来,倒不如直接不吃,就达到第二口好了。
嘿,其实这种问题全然是幼稚的选择。你想啊,人非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又有何评说之基力呢?有的尽是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为了避免这类事情发生,只要请各位慢慢来。其实这葡萄酸与否并不在于言论,而在于切实行动,比如你要先吃了一个,方能用味觉证实,说它是酸还是不酸,不然就太没有资格了。
把东西倒出来也不是无聊之作,倾倒只是一种否定的形式而已,之所以要否定是由于产生了自己的思想,自己有了思辨能力,于是二道分叉,必会行一道而弃一道,若久待于十字道口是毫无好处的,这等人最是匹夫,不可效防。但我并没有说要快迅,决定的本身就有难度性,需要有时间,但不是说可以无限。然而这也是最难之处,因为你本身所信仰的东西在某一时刻即将遗弃,自己的所有道德体系便在某一时刻彻底摧毁(不彻底的摧毁并不是我所讲的第二口它的另一个名词是“选择”,这属于第一口的范围内),这是非常之痛苦的。未来在某一时刻起又开始陷入了原始的迷茫与混淆之中,前方千路万路,而自己身在何处?自身的盲目却只能穿出群艳丽的诱惑却寻找那个无知的,又忐忑的不安。这其中的勇气是非常人能及的。
第二口虽是辛苦了一点,但不是全无用处的,它的用处在于给第三口作了个基础。而这第三口是最为重要的,是看你能否居于世界之上的关键,也是最难突破的一个口。这便是要透过万世的虚无去新建一个崭新的天地。也是遐想的开端。比如科学的进步必将带来视眼的开阔,从一开始的周围→国家→世界→宇宙的物质→宇宙的空间维度→弦,薄片,空间维度组成的宇宙,虽然宇宙是真实存在的,然而人类用数学计算出来的宇宙全然是个数字化的概念,从数字上搭建的空中楼阁,在没有被实验所证实之前, 这显然只是人类的种种设计而已。这还不是再创造,显而易见的是这些都是积于原始织累之上的,既然有根基,有源头便不是创,创的本身是苛刻的名词,而不是有中生有,切不可混淆的,以免大众误入其途。
可惜的是人,人是居于万物之上的一种空灵,驾于万物之基的,便不可成为再创,人之所以为人,便是能手握仗尺去衡量一切,而尽度是固有的,别以为有人而已超现实,而无所顾及.生人者需滋养,育人者需造化,训人者需德才,人立足于世一端也是不容易的,身上所囤积便是万物之灵,万物之精华,飘飘然独立是绝不可能的,也是绝对不现实的.
所以,这第三口便是个人所难以突破而无知的境地。有谁能破戒它,超越它,再创它,若是你能,你便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空乏这物,世上能具有第三口特性的东西,我想唯独只有一样,便是思想。而不在是现世是活生生的实物了。
你看,思想有生命力,有传播性,能独出心裁,也能屏弃一切。能驾驭群芳于天理之下,又可近众才于本性之中,无限无制,无所不在,又息息相生,永不湮灭。
三口到此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