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8-4
- 在线时间
- 5610 小时
- 威望
- 80024 点
- 金钱
- 86233 点
- 注册时间
- 2010-9-17
- 阅读权限
- 200
- 帖子
- 833
- 精华
- 0
- 积分
- 52167
- UID
- 21614
  
|
![]()
如果我们抱着苛刻的目光看待这期网刊入选的三个小说的话,它们很显然都存在着各自明显的不足。马耳在评论中尖锐地指出了亢蒙的《林荫路》的问题说到“作者放弃了从前较有把握的学生世界和想像世界,正摸索着进入一个在他看来显得有些混乱难以把握的世俗世界,林荫路随着这个时代而变化了成了一个庞杂的、包容万象的怪物,作者简直不知道应该怎样来精简概括这样的一种庞杂,因此只能采取把看到的印象较深的东西按最直观的喜好排列下来,这在使写作姿势放松下来的同时也失去了其聚焦目标”。这一评论正中了这篇作品的要害。与上一期网刊中不有的《观察与呈现》相比,同样是写住所与上班地点之间路上的事情,不有显得更有经验让所出现的事物形成一个作品。亢蒙在“学生世界和想象世界”之外的努力可能并不意味着一次写作的转型,但肯定是在写作的领域上进行了一次拓荒。《林荫路》延续着之前一贯的叙述口吻,把内容拓展到“新”的题材上,从中可以看到这一举措的吃力,因为不习惯这种写法而缺少一个凝聚全篇的内核。但这一探索本身对写作者颇具意义,他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题材,开始迈向更为坚实的“现实”,并把经验和能力伸向更广阔的天地。李头的两篇小说延续着以往对“创造意象”的热情,并没有表现出大的变化,在整体叙述能力上有所增强,让他创造的意象更符合了小说的质地。endlesshappy的《赫尔姆先生的病房》看起来就像是一篇脱胎于外国作品的小说,在写作思维上和叙述语调上都显得像翻译的作品。但它语言的干净气质和对细节的捕捉以及结构的安排使它具备了成为好小说的品质,如果更多的交流和思考,他的写作会让人充满期待。
在看到让人期待的作者的同时,也无法否定这样一个事实:很多作者在论坛上贴出的作品长期地没有进步,而且发表数量越多越让人觉得他的作品不堪入目,充斥着无可挽救的庸俗和套路,废话连篇令人发指。每次编选网刊都期待能看到好小说,期待看到老会员的新作品和看到新会员的好作品,但事实的情况是老会员对写作的严苛而使作品的产量稀少,新会员急功近利而粗制滥造。似乎是越有信心的作者越来越有耐性,越没信心的作者越来越浮躁,每当看到这种现象,我便对长久地在写作道路上坚实地探索的作者充满敬意。写作的探索是个渐悟和自我修养的过程,没有必要借公共场地毫不留情地喷发自己的污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