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特才生的思索和杂说[原创]

[复制链接]

26

主题

0

好友

2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是我好久以前是文字。


对特才生的思索和杂说



小小年纪的张天天,似乎因为文学特长而退学、上法庭,王小平、韩寒、琪缘等等的境遇也让人吃惊不小,尹姗姗、满舟、崔利静等同样深感“忧愁”,更糟糕的还要数那些未能“崭露头角,浮出水面”的,而在张口嘶叫,奋力挣扎的千千万万的特才生和高能低分者。
保送生制和特招制给了奥赛、体育、艺术特长生“广开门路”,然而只给文学特长生走“
旁门斜道”,其他低分高能和潜力者却往往吃“闭门羹 ”。
因为去年湖南省隆回一中的保送生舞弊案,而大加压缩保送生规模,我感觉“莫名”,也
同时感到“奇怪”。高考舞弊现象也暴露和报道出来,是否把高考同样“严压”一下呢?
总该不会吧!这或许还是被“韩寒现象”和“中学生出书热”吓坏了胆吧!中国人原来就
缺“钙”的厉害,多有软骨头,少骨气的人,素不知这确是“杞人忧天”啊!去年广东等
不是有高考舞弊案吗?偶然现象毕竟不是必然现象,以偶发性为普遍性,是以偏盖全,以
点盖面的一点论。保送生和高考舞弊案都是偶然现象,事由出在机制上的缺陷等。然而,偶然性和必然性是统一的矛盾体,有必然现象,定有偶然现象。以此,保送生舞弊是必然存在的。
保送和特招制作为新事物,具备远大的发展前途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招生制的强力补充。
再者,一种能量或潜在的力量是压不住的,越去制止,势必助长“爆发力”,这是可怕的
、危险的。因而,万全之策绝非在“阻压”,要说对策,也惟有“疏导”二字。还有,特
才教育是专长教育的核心和突破口,扩大保送生和特才生势不可挡,除非素质教育永远留
于形式!
人无法两全其美,鱼和熊掌很难兼得,要了一个高能或特才,通常也要了一个低分或偏才
。对于特长生类型,因受传统的、滞后的教育观念和评估方式,多半天经地义般地冠上了
“差生”这顶“礼帽”,命定为“坏孩子”。但他们到底“差”在何处,“坏”在哪里,差在“考分”上,坏在与应试教育离经叛道的性行上吗?然而,特才生原本就是特殊的人才,特长的人才,与特才相类同的专家和专才类型的人才,却不见得“差”,还红的“透顶”了呢!还有,脑袋开化的学子是不愿别人乱带“礼帽”的。至少不会喜欢。更基与青少年天生的抵触心理,定然用一种方式以示不服或反抗!
我们天生和素质,或者选取的方向和理念注定是一个应试低手。我们绝非不想学好功课,
考出优异的成绩,可我们再怎么花时间,如何学用功学,顶多平平常常,无法通过应试而
真正成功,我们没有“回头路”,它只是一个“死胡同”或一条“死路”。难道我们命定
要平庸一生?有几多的人能如此地平庸过活?我想,有点精神的人,是不会真正认同自己
天生平庸的,即使以任何方式努力和奋斗,却命定是“低能 ”的。
其实,我们的苗苗都是棒棒的,问题就出在教育体制和观念上。浓郁的应试教育,它太偏爱整齐化的共性教育了,太拘泥于答题的笔试了,太讲究统一化、标准化、格式化、模型化了。什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什么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什么创新教育、特长教育、素质教育等大体只留于形式。招生选才普遍硬挤“独木桥”(高考),“立交桥”尚处“天桥”之位。学习是任务,课业成负担,差不多是不容置喙的、正经八百的“圣经”了,升学考试也自然犹如观世音菩萨的“紧箍咒”了,即便有孙悟空的通天本领也得老老实实,再所难免,顶头更有那如来佛掌呢!非得如此吗?这使颇多的人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而喘不过气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原本不适应这种方式的人才类型就更加的深受其害、倍受折磨了。也因此常常深恶而痛绝之,甚至敢把“退学”和“老命”当儿戏,暴露天然的反逆心理或宣泄不满。一不小心,便可能不堪重负,造成惨剧,这样的血的教训还少吗?
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是令人欢欣鼓舞、大快人心的。减负
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落实了这个通知,就给了学生充分的属于自我的时间,有更多的自
主权、兴趣活动和独立思考的余地,利于发挥特长、展现个性,为特才教育等提供了广阔
的天地。然而,减负的口号虽极为洪亮,但在许多人的手里,却变换成“减负减负,减去一个负数,越减越负”的“指示”了。
我们每个人皆是绝无仅有的,以独特的形式而存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如果达
到应有的程度,自然便是特才生了。特才,作为特别的人才,特色的人才,是特才教育的
内核,是个性教育、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同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相联结的特才教
育,当然意义深远。因为,首先人出生的头八年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一般都认为已经拥有智力的60%以上,大体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特点和智力发展方向等,其次是智力的个别差异,权威的像加德纳的七种“智力中心”说,认为人有七种智力,偏重哪一种智力的便是哪一种智力类型,而传统的教育,基本上以语言和逻辑数学两种智力作为全部智力,我国的智力学倾向于从记忆、思维等方面划分类型,如视觉记忆型、听觉记忆型等等,我们的教育也只是注重记忆类型的教育。再次,在比智力更能决定人生和成败的情商、性格等非智力方面更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了,按不同的标准有相异的类型,如顺从型和独立型,内向型和外向型等等,然而,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和创造力的核心和灵魂。最后,世态人情是丰富多彩、变化万端的,人才也理应是无限多样的,天公既然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难道要拘一格育人才呢?
至于上大学和成才,摆在特才生面前的最常只有可哀的几条路,一是争取保送或特招,对
文学特长生往往很可怜,名额很少,成果要大;二是努力地跨入普通高校,在那里饱受忧
伤、历经磨难,致而小成功;三是憎恶、仇视或弃绝应试,走自我的路,我行我素,追寻
个性化的独特的自我,探求特长的发挥,最常表现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
亡”的样式;四是“闯江湖”,捞世界去……
特才生、特才生教育,想到你们,我思绪万千、激情澎湃、百感云集、无限缺憾……
特才生,在我们这样一个依然广泛流传“按部就班、遵规蹈矩、因循守旧、中庸封建”的大国度里是万难随遇而安的。作为特长的学生、特殊的学生,你是否举步为难?你的路途如何?你走的有多难?到底怎样呢?!
临了,愿新世纪的特才生和特才生教育,你走好!?……

http://www.bayaonline.com/bayabbs/BBS/dispbbs.asp?boardID=34&ID=5445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是瓶子——瓶在江湖,身不由己!! 己所欲,勿施于人,然而我常常违心地违反这个原则。 http://www.xiaozuojia.cn 站长 http://www.xiaozuojia.cn/bbs/dispbbs.asp?boardID=11&ID=636&page=1
凌丁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7-8-4 13:07:2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0

好友

2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07:26 |只看该作者
奥赛、体育、艺术特长生已经是“广开门路”了。所以文学特长生的出路是主要的了。
我是瓶子——瓶在江湖,身不由己!! 己所欲,勿施于人,然而我常常违心地违反这个原则。 http://www.xiaozuojia.cn 站长 http://www.xiaozuojia.cn/bbs/dispbbs.asp?boardID=11&ID=636&pag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0 11:3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